摘 要:针对“旅游文学”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引入任务教学法改进教学。分析了任务教学法的内涵及设计原则,以“旅游文学”课程 “上海旅专校园导游词编写与模拟讲解”任务为例,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安排等环节,加强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職业技能。
关键词:旅游文学;实践教学;任务设计;任务教学法
作者简介:远征,女,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4-0055-03
一、“旅游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旅游文学”是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于优秀旅游文学及文化资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将经典的山水诗词、游记和楹联等内容灵活地应用于导游现场讲解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导游词等旅游应用文的结构模式和写作要领,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课程课时短与知识内容多的矛盾,现有教材大多以古代作品和传统体裁为主,较为陈旧和深奥,而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使得本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偏重理论化,实践性不强。必须对课程进行改革。
二、任务教学法的内涵及设计原则
(一)任务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教学法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试验项目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先进教学方法之一。[1]
(二)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参与。任务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者、传授者,而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2.教学内容情境化、任务化。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模拟情境、工作任务,将真实的、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材料引入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与对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目的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理解、掌握和深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3.任务难度符合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教师应注意设计的任务不要太易或太难,倘若任务太容易,就会缺乏挑战性,学习者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但如果太难,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对任务的完成失去信心,以至于消极地对待学习。所以,教师应把握好任务的难度,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他们能完成的、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任务,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4.趣味性原则。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任务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多样性的任務,使学习者从必须学习变成爱好学习,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2]
任务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笔者将任务教学法引入“旅游文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课程的实践性,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任务教学法在“旅游文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优化课程内容体系,设计科学有效的任务
工作任务导向教学,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本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山水诗词,古代、现代游记,楹联等作品体裁的角度进行编排,不能完全适应工作任务导向教学的实施。因此,笔者在授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方式,就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征询了学生的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取舍。
问卷调查得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分发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问卷回收率为99%。调查显示(如图1),对“旅游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中,48人选择了现当代经典游记,比例为70 %;42人选择了导游词写作,比例为61 %;41人选择了古代经典游记,比例为59 %;38人选择了古代经典山水诗词,比例为55 %;37人选择了旅游广告文案写作,比例为54 %;31人选择了以旅游从业人员工作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或影视,比例为45 %;26人选择了名胜楹联,比例为38 %; 22人选择了旅游风光片解说词写作,比例为32 %。
在对于旅游文学教材分类编排的方式选择中,有20人选择了从诗歌、词曲、古代旅游散文、现代旅游散文和楹联等文学体裁的角度进行分类编排,比例为29 %;有49人选择了从自然旅游景观,如地文、水域、大气、天象和人文旅游景观等资源的角度进行分类编排,比例为 71%。
所以,通过对学生未来将从事的导游、计调、销售等旅行社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基础能力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在教学中突破原来按文学体裁知识体系的逻辑排序,设计了“经典诗词游记名篇选读讨论、上海旅专校园导游词编写与模拟讲解、旅专校园游广告征文及口号设计”三个学习任务。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目标融入到具体的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中去,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学习任务的具体实施
在优化了教学内容、设计了学习任务之后,教学过程具体由前任务,教师引出任务;任务环,学生执行任务;后任务,师生共同完成任务成果评价三个教学环节组成。[3]
以“上海旅专校园导游词编写与模拟讲解”教学为例,此任务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导游词的特点、结构和写作要求,进行校园实景考察,写作校园导游词,进行模拟现场校园讲解。
1.在“前任务”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讲解导游词的特点、结构、写作要求等基本知识,分析相关导游词案例,解答学生的有关提问。其次,根据学生自学以及完成作业的情况来完成分组,将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再次,教师发放“旅专校园导游词编写”任务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内容,即“做什么,怎样做”,具体为进行校园实景考察,设计本小组游览路线,编写校内景点的导游词,提交作品,模拟SIT旅行社导游实践队,分组模拟现场校园讲解,进行汇报与评价。
2.在“任务环”教学环节中,每组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要进行校园实景考察,设计好本小组的参观路线,提出完成任务的计划,做好成员的任务分工。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审核参观路线及工作计划的合理性,提出修改建议并引导确定最终实施方案。学生进行景点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导游词、制作PPT,以模拟讲解校园作为成果汇报。实施任务过程中,同学们都围绕自己的任务积极做相关准备,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增强了团结和协作意识。
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传统的讲授不一样,传统上课讲授时学生是被动的,而在完成任务中遇到困难需要教师讲解时学生是主动的,教师在这一情况下的适时反馈和讲解也更具针对性。教师所设计的校园导游词编写与模拟讲解的任务具有真实性,可以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关联性和意义。
3.在“后任务”教学环节中,各小组模拟校园讲解,师生共同完成任务成果评价,将考评体系分为小组自评、其他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所占比重分别为20 %、30 %和50 %。同学自评和互评内容包括团队合作程度、工作态度、工作计划性和成果汇报情况等,既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也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并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各组汇报完之后,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发表不同观点,台上同学予以解释,进行组间交流、互相促进。这样,既共享了学习成果,也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达锻炼机会。教师根据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适当评价。要鼓励积极参与及努力探索的学生,这样,小组每个成员对完成每一次任务的情况都非常清楚,对下一次任务的获取和完成的信心就会更大。[4]
除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应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补充,对一些疑难、重点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讲。如导游词编写中需强调突出重点、抓住景观的特色、导游结构层次性等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系统的知识。
四、任务教学法的应用思考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习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力量,因此,要從传统教学到任务教学,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定会有一个适应过程。[5]在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后续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应按照每组学习能力的差异来分配差别化的任务
由于班内不同的学生知识储备、执行具体任务时的能力不同,这就对任务的设计、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设计、分配要有层次性,应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和知识的循序渐进,由不同的學生完成,前后衔接。如今后在编写校园导游词的任务分配中,可以将校园景区划分为校园概况,历史文化中轴线,地学景观园及天象馆,异国文化体验馆、图文信息中心,休闲实训中心、酒店实训中心及高尔夫实训基地六个部分,让各学习小组根据实际水平来分别承担其中一个部分,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二)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在教学中及时进行调整
教师可以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召开学生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或在期末,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总结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接受了什么任务,根据任务是如何搜集资料、完成工作、汇报成果的,通过汇报及听取同学汇报获得了哪些提高,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教师通过搜集对任务型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对课程教学及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杜明明.浅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J].新课程研究,2011(9):93-95.
[2] 祝林,张春明.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J].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85-88.
[3] 赵欣.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中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3(20):141-142.
[4] 廖林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旅游目的地国概况》创新教学[J].当代旅游,2011(8):201-202.
[5] 薛蓓.以任务促学习——“古代汉语”课程任务教学模式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6):100-102.
[责任编辑 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