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2017-05-30 15:32:13李格平张军社杨智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精益

李格平 张军社 杨智

摘 要:本文从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入手,在审计监督服务与企业精益管理相通相融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与尝试,力求审计工作与审计精益管理思维有机结合、与审计精益管理路径有序整合、与审计精益管理成效有效融合,以精益管理助推审计监督水平全面提升。

关键词:内部 审计 精益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112-02

精益管理由最初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近年来,烟草行业在各个层面、各业务领域全面深入推行精益管理,使精益管理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笔者根据工作实际就内部审计工作导入精益管理的途径及实施精益管理后取得的成效进行梳理,以便让精益管理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实实在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精益管理助推审计监督水平全面提升。

1 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精益管理的途径与成效

(1)注重研习,牢固树立审计精益思维。审计人员充分利用现代工具,通过网络、电子书籍等查阅与审计工作有关的精益管理典型案例,深学、细照、笃行,着力从思想认识路径、工作方法路径及成果落地路径进行破题精研践行。在开展每一项审计工作之前,从站的高度、看的视角、干的维度等不同层面开拓路径,看明白、想清楚、出成效,把隐形化的东西显性化,把显性化的东西系统化,把系统化的东西应用工作标准化或常态化。在每个细微环节上用心思,为细微或点点滴滴的改变寻找机会,事事坚持,处处上心,从而找到更多的工作灵感。

思维上的彻底改善和全方位技能打造能够使审计人员牢固树立“工匠”思维、“聚焦”思维及“合作”思维,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突出“精、细、严、实”。“精”即以精益管理为抓手,以工程审计、专项审计等为载体,做精审计项目。“细”即从细小处把好日常审计监督每一道关口,建立完善合同、采购及日常审计监督台账、审计问题整改台账、法律风险台账,杜绝漏洞,防范风险。日常审计监督台账能够直观反映日常审计监督项目和具体内容等,并让审核意见和项目一一对应,便于实施整改和统计分析。专项审计层面不断挖掘有价值、可破题、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审计调查项目,审计选题力求做到选择好角度、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力度,指向更加明确,口子更小更有针对性,审计触角走向更加细化,解决问题更加聚焦专注,突破口径界定更加厘清。“严”是用严的制度带队伍。适应大环境,营造小气候。养成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以制度定位,规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按角色做事,按照规矩来,按照要求办。鼓励审计人员勇于创新工作思路,敢于发表工作见解,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对工作的深度思考能力和精准研究能力。“实”是以基层调研和经济责任审计为契机,持续挖掘审计增值服务。将“审计一线工作法”与“两烟一专”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实现从审计思维向经营思维的转变,积极推动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发挥对企业的审帮促作用。做到审计调研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审计服务在一线、监督落实在一线,切实为两烟经营提供有价值有水准的审计增值服务。

(2)用心践行,把审计精益管理内化为工作习惯。习惯成自然,把好的行为切实变成自觉自发自然的习惯。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培养审计人员做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员工,保持耐心,充实自己,变得更好,做到日有所得,月有所变,年有所成。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激励员工从每一个工作环节入手,积极寻找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金点子”。运用“六源查找”(浪费源、问题源、改善源、危险源、风险源、价值源)等方法查摆现状,分析问题,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全员参与获得感。例如:针对“规章制度更新较快,遇到审计事项查阅制度影响工作效率”情况,积极开展“岗位工作要点提示卡”活动,化整为零,积少成多,使审计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3)聚焦专注,促审计精益监督开花结果。审计人员坚持从审计职责入手,将工作流程与日常实际工作进行对比分析,开展争创精品审计项目活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审计项目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使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与精益管理等各管理工具自然融合,相得益彰。

第一,抓基础,以标准促审计精益。审计人员要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契机,对审计部门职能、岗位职责、企业标准体系建立路径及标准进行认真梳理完善,编制工程类、服务类、物资采购等内部审计管理工作标准、审计部门及各岗位工作标准、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等,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为规范系统内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以及物资类、服务类项目的采购行为,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指导、服务作用奠定了基础,为实施精益审计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挖潜力,以精细促工程审计出成效。近年来,宝鸡烟草针对工程审计方面工程项目工期长,资料多而繁杂,被审计单位提报审计资料存在资料不全、不准确而造成返工耗时,资料在中介机构、送审单位和审计部门三方传递过程中存在遗失、责任不清等弊端,审计人员运用精益思维,认真分析每一个工作流程,准确把握管控节点,设计了《工程项目审计报送单》,囊括了报、送审项目时间、名称、送审单位、施工单位、预(决)算金额、审计中介机构名称等16项内容及审计项目应报送的项目批准文件、合同、招投标文件、施(竣)工圖、验收等11项资料。通过此报送单的应用,被审计单位送审资料齐全,资料传递来龙去脉清晰,责任明确,改善成果明显,近两年,共实施审计项目81项,不仅整个审核过程资料使用保管完好无损,而且大大节省了基层工作人员时间和工作步骤,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67%,同时增强了员工工作严谨性,提高了基层人员对审计工作的满意度。

第三,抓问题,以课题驱动审计精益。宝鸡烟草审计把创新管理作为精益管理的“解码器”,大力实践课题化攻坚短板的创新导向。积极开展QC小组改善活动,盯紧制约审计效率的问题,采取因果分析法从认识、配合、内容、中介机构四个大的方面分三个层级进行逐层分析,建立和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被审计单位抓落实、审计单位督促、各有关单位部门协调配合的整改工作机制及督促检查联动机制,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不力、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单位及个人,由纪检监察、人事部门及时进行问责,强化审计整改工作成效。通过建立审计发现问题库,从审计项目、问题类型、问题描述、整改状态、整改完成期限、整改责任主体(部门)、跟踪检查情况等十个方面内容设置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跟踪检查机制,不仅使审计整改结果一目了然,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最重要的是针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明确判断存在问题是属于政策理解层面还是流程设定、监督管理或是内部管理制度方面,为企业规范管理,健康发展提供较为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精准监督、精细服务、精益管理在审计工作中实实在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结语

总之,精益管理只有不拘泥于小节,从小处着手,抓住细节寻求改善点,最终会达到全面规范,规范必然会提质增效。每个审计人员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想方设法消除工作缺陷,努力做到无缺陷,通过对完美的不懈追求,达到审计工作精益管理的最高境界。所以积极、持续、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是全面提升审计质量的客观要求,是有效实现审计价值的必然选择,更是审计人员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邓超.烟草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探究[J].企业研究,2014(10).

[2] 王琪.浅析烟草企业内部管理审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

[3] 孙盛.试论管理审计在我国烟草行业的运用[J].财政监督,2013(11).

[4] 王伟洪.企业实施管理审计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15(08).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精益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6:34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9
封闭图形“内部”与“外部”的辨别探究
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新路经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改善措施初探
浅析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54:57
财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和方法浅析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8:55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3: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