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Seminar教学模式建构

2017-05-30 14:29张睿思
高教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

张睿思

摘 要:文章将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到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探讨了Seminar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发现:Seminar 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符合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Seminar;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084-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由于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的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国际交流的重要因素。跨文化能力包含“文化知识、解释和关联技能、探索和互动技能、态度、跨文化敏感度”等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因素。[1]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单独设置跨文化交际课程,凸显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20世纪60年代源自美国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进中国,开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跨文化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包容心,在熟知多种文化的基础上能客观评价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具备文化观察、文化阐释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最终将知识应用到跨文化交流中去。那么,在跨文化交际的课堂上,教师如何突破知识灌输的瓶颈?教学方式如何改进?知识与交际能力之间如何转化?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的实践能力?这些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Seminar教学法

Seminar一词源于德国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学生的论文研究发表会。”这种教学形式的特点是:教学研讨以某个“主题”展开;教学对象主要为高年级学生;教学班级规模较小。20世纪80年代,以学生为中心的Seminar教学范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2]Seminar教学的基本程序是:(1)确定选题。首先由教师规划好学期的教学内容,设定各章节的主题,然后遵循学生的研究兴趣,自主选择具体的研究主题。(2)自主学习。学生的任务是依据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目来阅读主题内容、独立思考、撰写主题论文。(3)课堂讨论。负责主题单元的学生需要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阐述研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在交流中可以拓宽研究视野,并深化对主题的理解。(4)论文反馈。在课堂展示和讨论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反馈意见,同时学生要对别人的研究论文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Seminar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应用

(一)Seminar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

跨文化交际课程面向的是大三英语专业学生,学生具备相对扎实的知识基础、成熟的思维模式和自主学习能力。英语专业的班级基本上是不超过40个人的小班,这为Seminar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跨文化交际课程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依靠教师单一的课堂信息输入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交际需求,学生必须具备主动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Seminar教学法以“主题”为中心,鼓励学生查找资料、树立观点,独立展开研究,并能就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探讨,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Seminar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跨文化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学模式弊端,如:教师主要通过单向的教学来传授各国不同的文化知识,忽视对学生的跨文化感知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培養;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依赖课本、主体地位未落到实处;教学评价体系直线化,不够立体全面,看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容与熟练程度。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纯记忆式的被动接收知识在信息时代“无法生存”。教师如何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支架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发展交际能力的空间,关键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去研究、探索和分享,并把这些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跨文化交流中去。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中Seminar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 第一步:准备研究选题

笔者选用的教材是许力生主编的《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全书以不同的主题为线索,共分为10个主题单元,如:文化与交际、语言与文化、跨文化言语交际、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跨文化适应等。该课程共48个学时,每个主题约占4个学时,另外8学时用来教师的示范和总结。在第一周的课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安排计划,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论文的写作要求以及Seminar教学法的操作过程,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组长1名,负责本组研究任务的具体分配。每组的研究主题为不同主题单元,主题单元下有分为不同的子单元。以“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主题为例,可以分“手势”“表情”“眼神”“姿态”“身体接触”等子单元,学生有一周的准备时间,按照不同的研究任务,依据教师提供的与主题相关的参考文献,去查阅资料,撰写论文。在自学为主的准备环节中,学生必须调动内在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克服惰性、提高意志力。

2. 第二步:课堂展示

各小组课前对主题的研究程度可以直接从论文报告体现出来。每组由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对指定的研究题目进行陈述,并用PPT展示出来。时间安排为45分钟,内容需要包括理论介绍(约10分钟):如非言语交际的含义、文化定势、非言语行为的传播内容等;论点阐述(约10分钟):如言语与非言语交际的比较、各民族文化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共性与独特性等;案例分析(约15分钟):如不同民族在手势、身体接触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等;设置开放性问题(约10分钟):如教师和同学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有哪些?对课堂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调整非言语行为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Breen & Candlin[3]认为,学生作为自我学习过程与学习目的之间的沟通者的角色,来自于其在所参与的活动中的角色,这种角色对学生的意义在于他们应该将所学用于交流,从而以互动的方式学习。学生代表在课堂上展示的主体地位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研究探讨型Seminar中,讨论环节是重头戏,全体同学参与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并提出问题。

3. 第三步:教师反馈

在小组学生主持的研究陈述结束后,教师首先就研究报告内容的完整性、结构的层次性、观点的清晰度、案例的广度深度、PPT展示的效果、陈述的语言表达、讨论方面进行评价与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对非言语交际的含义解释得还不够清楚、报告中的观点缺乏支撑,太随性,论据不足、案例不充分、PPT的制作形式大于内容等。然后补充案例,引导发散思维,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知识,如非言语行为中的两性在目光语、表情语、身试语、体触语、空间语等领域的差异及现象背后的本质(地位、权势、支配等角度);交际情景中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的冲突会有什么特殊的交际效果和交际障碍等。

学生在大量查阅资料,与同伴共同探讨学习之后,对研究主题的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有很清晰的思维与想法,课堂上的展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正如孔子所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理,此时的教师反馈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良好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更自信,思想更有深度,与教师的互动才能摆脱热闹的假象,从本质上达到促进深化的效果。同時,师生的思想碰撞大大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师生感情的升温成了学生学习的助力器。好的教学不仅意味着流利的语言,不让学生睡着,也不仅意味着教师讲授的课程要“内容清晰,结构合理”,而更多地意味着智慧的展示和对学生心灵的启发,意味着开发青年人的头脑,培养其形成清晰缜密思维的习惯。[4]

4. 第四步:撰写反思日记

教师反馈后,学生需要以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具体包括:(1)记录在查阅资料中获得的新知识;(2)描述在小组学习中如何沟通,解决争议的途径;(3)表达对教师反馈的思考;(4)指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与改进之处;(5)设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等。反思日记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也能积极推动师生的相互沟通,使老师能更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效果,为下阶段的教学做准备。本研究结果表明,撰写反思日记能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反思自我的认知、价值取向和思维活动,用综合、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等问题,促进有意义的跨文化交际学习,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面临的挑战

Seminar研讨式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前、课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和思考,而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在英语专业的大三年级。在大三,除了语言基础技能课程,还增加了很多英语专业课程的开设,如英美文学、英美国家概况、语言学等,学生的课程繁多、学习负担非常重。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要把学生的知识准备、教师的拓展和师生间的讨论融入到有限的课时里,对教师、学生都是一种挑战。Seminar研讨式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高质量的配合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教师需要积极示范,创造学习氛围,针对学生不同背景、需求和兴趣,有选择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被激发出来的学习欲望得到延伸和满足,这对教师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转变惰性的“听课”模式,肯花时间,肯吃苦,在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锻炼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国际视野、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化敏感度。

四、结束语

Seminar教学模式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具有学术性。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而学生从事的是自主性的研究学习。[5]将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到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概括、分析、综合、运用等思维活动,对文化和文化差异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尝试解释,对异域文化进行对比探索,并及时反思总结。这种研究+探讨+反思式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提高跨文化敏感性与自觉性,促使学生以更包容的心态、更全面的视野、更深刻的理解来与不同文化取向的人进行交流。学生不仅成为了知识的主人,也获得更为重要的独立学习能力,这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

[2]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潜力[A].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Breen, M. & C. N. Candlin. The essentials of a communic

ative curriculum in language teach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

80,127:89-112.

[4]Harry Lewis. 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How a Great Universi

ty Forgot Education[M].NewYork:Public Affairs,2006.

[5]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