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辉
摘要:只有弄清音乐学的学科性质,才能真正理解音乐学教学目的、重点。研究硕士生音乐学课程结构优化在于梳理音乐学内部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音乐学整体学科视野下来界定各门课程所具有的性质及功能,优化课程结构。特别是研究音乐学课程的承担者与音乐教学质量观之间的关联问题,只有对音乐学接受者的经验结构、感知类型、思维方式、心理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接受者的特征,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激发学生的人文想象,培育他们的诗性智慧。在研究硕士生音乐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主要探讨过程教学法、音乐作品分析教学法、中外经典音乐导读法等。最后,针对音乐学课程的技术属性,在课程评价时应当考虑到课程的性质,避免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指标来进行简单化评价。
关键词:现代教学质量观;硕士生;音乐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3-0050-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3.011
音乐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最少定规的学科,因为在国际通行的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中,没有“音乐学”这一二级学科,构成“音乐学”的主要内容——“音乐史理论”,基本上隶属于音乐史学专业的其他学科,如中国音乐史或西方音乐史。我国有这样独立的二级学科与对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的沿袭有关。但其继续存在于今天却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它不仅对应了国际学术界中一种正在独立发展的被称为“理论”的现象,也对应了中国大学亟需实行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因此,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将“思想”置于“知识”之上并统领“知识”,将音乐教育置于专业(工具)教育之上,正是其存在的理由与更广阔的可能性空间。但现实情况却与此背道而驰,韩锺恩指出:“关于音乐学写作并及相关问题有这样几种,既对音乐分析的美学研究、音乐学分析、临响叙辞并相关实践、作为意向存在的音响经验事实、音乐理解与立意、音乐学研究生的写作训练、理解与阐释、作品修辞并及整体结构描写与纯粹感性表达、感性声音与音乐感性经验描写、音乐学写作。古今中外的‘音乐事件大综合几乎是所有音乐史学理论教材的共同‘特色。”[1]7冯伯阳指出:“当前音乐理论教学之所以不景气,有一个深刻的内在原因,这就是目前带有主导倾向的音乐理论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较为封闭的束缚人的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而非一种智慧的启迪。”[2]3
一、现代教学质量观的硕士生音乐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目的
基于现代教学质量观的硕士生音乐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摆脱既有音乐学教学过分注重知识性、体系性、抽象性带来的弊端,探寻一种与现有硕士生年龄、性别、感知方式相契合的教学模式,激发硕士研究生对音乐学学习的热情,增强音乐学教学教学效果,并与音乐史、民族音乐、写作等课程达成有效衔接;通过音乐学学习,使硕士研究生不再仅仅记住一些概念和知识点,而是在思辨能力、审美感悟能力、音乐批评能力上获得切实提高。
1.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改变硕士生音乐学教学过于教条化、知识化、封闭化的现实,在现代教学质量关视野下,实现音乐学教学模式的从注重知识性到注重人文性的转向。
2.提升教师人文素养。通过制度化的课程教学要求,强化教师教学的人文自觉,提升教师整体性的人文素养。
3.优化课程资源。在现代教学质量关视野下重新梳理各门课程的关系,明确各门课程的性质与功能,做到协调互补,优化课程资源。
4.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以人文性、技术性、开放性、审美性来深化课程内涵,激发学生热情,改善教学效果。
5.启迪学生诗性智慧。应将音乐理论教学活动看成是对学生实行技能、智慧与审美心性培育的重要途径。
二、现代教学质量观的硕士生音乐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从国内硕士生音乐学教学和学科近十余年发展的情况来看,问题尤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一)研究现状
1.硕士生生源构成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音乐学教学模式却无法适应这种变化。硕士生生源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一是扩招导致入学的门槛相对放低;二是女生人数越来越多,在人数上占绝对的比例;三是学生的成长经验越来越多地由音乐史学媒介语境所塑造,思维更具发散性和直观性。这使得传统音乐学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式难以与现有的学生的接受状况和思维方式无法有效对接。可以说,随着大学研究生的扩招,以及音乐学专业生源的变化,这个专业的学生,却早已不再按照传统的就业途径,仅仅从事音乐学的教学、研究及文化传播和发展,而日益渗入文化、政治、经济、生态等各个领域。然而,这个专业的课程,尤其是隶属于音乐学的各种课程,仍然是按传统的培养目标设计的。这一方面呈现出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美国施行通识教育之前的情形:“大学本科完全只为考研究院服务,却完全不顾大多数学生并不继续入读研究院”[3]69整个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却与这整个生源环境的变化相脱节,甚至倍道而行。
2.课程构成方面的不够完善。音乐学学科本来由“音乐原理”“音乐史学”为基础,以“中国音乐”“西方音乐”为两翼,以“音乐评论”为落脚点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音乐评论”课程在本专业却一直阙如,而“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又不属于音乐学方向。因此,音乐学学科便只有原理课,缺少将原理与具体的音乐学现象、审美现象有效衔接的环节。从课程关系看:理论学科与具体的音乐学史学科相脱节,音乐学学科内部各门课程缺乏基本的互动。
3.师资构成方面体现学术优势却不体现教学优势。音乐学学科的骨干力量日益年轻化,从事音乐学学科教学的老师大多是从中国各音乐学院与综合性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经受严格音乐学专业训练的博士生,他们将名牌大学的音乐学研究、教学范式带到本校,体现了他们的优势,但也愈益见出这种教学过于专业化、理论化的弊端。
4.从教学理念看,缺少一种统一性的人文自觉。具体表现为:过于强调知识的完备性,而忽视思想的开放性;过于强调确定的结论,而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过于强调专业素养,而忽视了诗性智慧的陶冶;过于强调抽象理论,而忽视了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5.教学效果不理想。音乐作品的赏析与理论思维的训练相脱节,使得学生既没有提升理论思维能力,更没有提升音乐理解能力,更没有提升人文想象力。
(二)研究特点
1.宏观理论研究与探讨。在现代教学质量关视野下,从一般理论层面探讨当前音乐学、音乐理论教学的“科学化”“知识化”的弊端,对音乐学的人文性质做出界定与阐述。主要代表成果有徐金阳:《方法、逻辑与概念—论中国民族音乐学教学活动系统的问题》(2014);伍国栋:《选题和研究如何体现“音乐学”本色—民族音乐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答疑》(2012);杨民康:《从学科方法论到文化哲学观:现代民族音乐学理论的转型与分层》(2006);荣洪曾:《西各尔音乐学理论阐释》(2008);邹彦:《接受美学对音乐学研究的几点启示》(2012);王小龙:《依托史料、构建事实、关注细节、渗透历史——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之我见》(2008)等。这类研究虽看到了音乐学教学中的问题,但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无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2.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探讨。这类研究主要从教材建设的角度探讨音乐学教学的问题与可能方向。主要代表性成果有《关于西方音乐史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孙国忠,2008),《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权美兰,2013);《本土音乐作为高校课程资源的学理研究》(郭学智,2013);《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何云霞,2007)。此类研究,着眼于教材,且除了尝试性的探讨,未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且至今为止,未能编写一本真正令人满意的教材。
3.课程及课程群研究。此类研究着眼于课程及课程群来思考硕士研究生音乐学教改的可行方案,现有成果研究不多。代表性的有徐元勇的《西方音乐学构架中的我国音乐教育理论》(2002),这篇文章指出我们对于西方音乐学构架的本土化问题,更是缺乏系统、体系性的认识;要改变我国现有音乐学及音乐理论研究的滞后现状,急需改变我们历来对音乐学只是文字工夫的错误认识观念;要加强音乐学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音乐学的专业教育要在高中开始设置,音乐学的课程设置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系统性,要解决目前音乐学学习与研究中无阶段性、无层次性两大棘手问题;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要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培养方向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训练手段。范晓君的《音乐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探究》(2005),此文认为中国的师范音乐教育已有约八十年的历史,但却一直没有能形成民族特色和师范特色,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已明显地表现出与基础音乐教育不相适应,该文对目前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课程体系方案。吕莉娅的《传统是一种精神—记一次“民族音乐学”课堂讨论》(2010),文章认为传统不单是一个客观实体,也不仅是一个时段概念,它是一种精神维度。另外,还王虹霞的《地域文化融入高校音乐学课程初探势》(2012)以及曹莉芳的《高校音乐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探索》(2008)。此类研究着眼于课程群,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但需要在一种更整体的视野中进一步推进。
4.关于音乐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成果有《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拓展—试论计算机音乐系统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杨德华,2001),《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兼谈音乐教学方法的改进》(吴爱芳,2003)《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樊萍2007),《当代德国学校音乐教育观念的变迁》(代百生,2012),《关于音乐学教学改革的思考》(符伟,2009)等。此类研究着眼于具体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操作性,但过于技术化。
5.现有研究的局限。已有的相关研究要么过于宏观,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完整的、系统的可操作的硕士生音乐学教改思路;已有的相关研究要么过于微观,忽略了音乐学学科整体的人文属性,仅仅关注音乐学教改的技术化层面;既有研究忽略了音乐学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见树不见林,将音乐学教改研究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环节。
三、研究的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内容
1.硕士研究生音乐学的学科性质及教学目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于正本清源,只有弄清楚音乐学的学科性质,才能真正理解音乐学教学的目的、重点。目前碩士研究生音乐学教学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对音乐学学科的人文属性理解不到位,并将音乐学学科社会科学化,从而偏离了音乐学教学的宗旨和目的。
2.硕士研究生音乐学课程结构优化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在于梳理音乐学内部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音乐学整体学科视野下来界定各门课程所具有的性质及功能,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互补,在关联互动中实现音乐学教学的转型。音乐理论教学应同音乐技术教学、音乐创作、音乐史学、音乐美学与美育教育等联系起来,应该在具体感性的审美实践活动中理解音乐理论的现实性品格,从而真正引导学生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层面。
3.硕士研究生音乐学教学主体研究。主要研究音乐学课程的承担者与音乐学教学的人文转向之间的关联问题。它包括:如何将每一位教学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音乐气质有效转换为音乐学教学的风格与特质,从而使理论更具体、鲜活,也使音乐学教学更具有人文性,也更多元化;如何在现代教学质量观视角上,在制度化层面打破一位老师仅讲一门课的保守与僵化,用不同性质的课程来训练教师在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游走的能力,从而打破课程教学过于知识化的弊端。
4.音乐学教学接受者研究。在现代教学质量观下,音乐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审美特征与人文属性。对音乐学接受者的经验结构、感知类型、思维方式、心理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接受者的特征,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培育他们的审美能力。
5.硕士研究生音乐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主要探讨过程教学法(注重思维过程的训练,而非具体结论的叙述),文本分析教学法(将理论落实于具体的音乐作品的分析,在音乐作品的分析中阐述理论,在使用和操作的过程中熟悉理论),作品导读法(选取经典音乐,分析音乐结构,把握音乐情绪,引导学生真正感受经典音乐的气息,激发学生对音乐表现与表达的热情)。
6.硕士研究生音乐学课程评价机制研究。针对硕士研究生音乐学课程的人文属性,在课程评价时应当考虑到课程的性质,避免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指标来进行简单化评价。如何平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过程考核与期终考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的价值
1.如何将硕士研究生音乐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教学主体、教学接受者、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综合起来做一全盘考虑,以实现音乐学教学的人文转向。
2.如何通过课程间的联动打破教学的单一性与封闭性,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深化课堂人文内涵,启迪学生诗性智慧。
四、结论
从“现代教育质量观”这一视角着手来处理硕士研究生音乐学教学问题,突破了从一般的层面来探讨音乐学教学,体现了研究本身的针对性和时代意识,避免了无的放矢和泛泛而论。通过系统研究认为,传统的音乐学教学模式以知识为中心,強调教学的体系性、理论性、科学性,忽略了音乐学学科本身应具有的开放性、启迪性和技术性。经典的音乐学研究范式在今天面临转向,需要将理论与具体感知、将思辨与音乐有效结合,并充分考虑到硕士研究生层面、认知心理取向、理论兴趣与问题意识等方面的特点。要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机制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调整与变革。
参考文献:
[1]韩锺恩.如何通过语言去描写与表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关于音乐学写作并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音乐与表演·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2):7
[2]冯伯阳.理想的坚守与利益的博弈—对我国综合艺术教育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1(4):3.
[3]尹晓东.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及对策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7):69.
(责任编辑:涂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