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成果市场化机制研究

2017-05-30 10:48叶存军方亮徐旭苏聪学李云翠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校

叶存军 方亮 徐旭 苏聪学 李云翠

【摘 要】针对高校科研成果专利化、市场化程度低的现象,文章阐述推动建立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的必要性,从知识产权教育体系、企业—高校—政府互动体系、知识产权基金管理体系、科研项目评估及成果评估体系、知识产权成果管理体系5个层面优化高校知识产权成果市场化机制,为高校科研工作發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成果;市场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3-0028-03

0 引言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对发展城镇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国家战略意义重大。高校作为人才集聚地,是知识创新的主要源头,并且有国家、政府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援,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也应该勇于承担社会发展的重任,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履行自己的科技创新职责。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等科技产业地的诞生和发展均与高校科研息息相关。

我国的高等科研工作蓬勃开展,所得成果也急速增加。但是,高校科研工作者对成果专利化并不重视,具体表现在科技成果奖在高校专利中所占比重较低,国际专利数量不多;忽视专利市场化,大多数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造成科研成果的浪费,造成科研工作者、高校及国家利益的损失。针对高校科研工作中出现的“重论文轻专利,重成果轻转化”的怪相,笔者认为,优化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应该努力构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专业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的价值取向。

1 高校知识产权成果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 529所,科研成果不断增加,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国高校发表论文总数为115.21万篇,占全国总数的72.86%;高等院校专利申请受理数是149 961件,占当年全国申请总量的6.78%;高等院校的专利授权量是85 006件,占当年全国授权总量的7.03%。

以论文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加,而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成果的发表量、申请量的增加程度却不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成果市场转化率不到10%,造成了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成果的极大浪费。

从以上数据分析,我国高校的专利管理、转化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校科研工作者对成果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

科研工作者对成果质量不重视,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高校教师只为完成每年的科研定额任务,忽视成果质量;二是教师科研、教学任务繁重,经费有限,无暇、无力顾及专利申请及转化问题;三是教师还没有意识到专利市场化、产业化的经济效益。

1.2 高校科研成果质量不高

高校科研成果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专利涉及的权利范围较小,企业很容易从权利范围之外应用专利,损害了科研工作者的利益,挫伤了其科研积极性;二是高校发明的专利的有效期普遍较短,企业专利一般为10~20年,而高校发明的专利的有效时间仅为3~5年;三是我国高校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较少,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前50所大学中,中国高校无一入围。

1.3 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运作程度偏低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是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我国高校科研队伍、专利管理团队中兼备技术、法律、金融等领域专业知识的人员匮乏,不能有效地开展专利申请、转化工作;二是高校在科研过程中与企业沟通较少,不能为企业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专利;三是企业对高校的科研并不关注,使得高校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2 推动建立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必要性研究

2.1 国家政策层高层面

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及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商总局、版权局等机构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都提出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转化体制、机制建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命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指导方针,将知识产权工作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构建创新型国家,坚持科技创新,必须以提升知识产权成果质量、优化成果转化机制作为一个基本点。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2.2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面

习近平多次提及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其中含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及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经济发展动力的创新驱动都需要高新技术做支撑,这就要依赖知识产权转化机制的建立。

2.3 社会、企业层面

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被社会承认、企业应用,才有价值、有意义,也只有企业才能让知识产权成果产生经济效益。而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利润和可持续发展,则必须依赖于高新技术,其中就包括高校的知识产权成果。这就是社会、企业与高校的相互依存关系。

2.4 高校层面

科研成果转化是衡量高校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知识产权成果是学校的重要资产,知识产权转化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庞大的,国外已经将高校知识产权转化的收益视为学校建設、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将知识产权转化收入用于学校发展,引进设备、引入人才。

3 优化措施研究

3.1 建立知识产权教育体系

构建知识产权教育体系,建立普及教育、法律教育、思想意识教育,是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及转化率的首要举措。我国高校科研工作者对知识产权知之甚少,高校对知识产权的教育仅限于法学专业,有的地方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专业。高校应该尽快开设知识产权公共课,在学生及教师中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应该有所改进,教学模式上引入大量案例分析,切实从案例中普及基本常识;教育内容上应该对理工科、文科专业进行区分,对理工科侧重专利法,对文科专业侧重著作权法。高校还应该定期开设宣讲会、培训会、交流会、汇报会等,对师生进行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营造知识产权学习氛围;也可以通过开设专题网站、橱窗、学报、展板等形式,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在师生中形成一种理念——知识产权文化理念,熟知一种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培养一种能力——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管理、运用能力。

3.2 建立企业—高校—政府互动体系

形成企业基于需求出题、政府严格把控经费、高校确保成果质量的互动体系,解决部分科研成果无可行性运作、无经济价值、政府科研經费严重浪费等难题。我国专利申请的主力军是企业,就因为它们的科研项目是基于需求的,而高校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原因是脱离实际、脱离需求,没有与企业紧密沟通,最终使得科研成果没有实际价值,没能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经济效益。对此,可以鼓励高校科研工作者到企业挂职,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切实为企业提供经过可行性分析、实际经济效益预估的科研成果。企业要加强与高校沟通,向高校提出需求,及时跟进高校的科研进度,对高校科研进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修正。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当中介人,为企业、高校的互动搭设平台,予以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严格把控经费管理、追踪科研进程,施行成果劣质问责等,切实为企业、高校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企业、高校形成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3 建立知识产权基金管理体系

确立知识产权基金管理体系,给予专利申请费用支持,对专利申请者和知识产权市场化的科研工作者予以奖励。建立知识产权基金势在必行,专利的申请、授权、维护等都需要一定的费用,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就因为科研工作者的经费紧缺而放弃专利申请,造成极大损失,这既是科研工作者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基金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基金还可以用来奖励实现成果专利化及成果市场化的科研人员,形成有效激励,提升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成果质量,避免国家、各级部门科研资金浪费。对于基金筹集,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前期基金来源,可以由国家、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学校从科研经费中划出一部分列入其中;学校与企业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企业以融资形式介入,学校专利出售时优先考虑融资企业。当知识产权基金体系建立完善,运行进入正轨,基金来源就可以从专利市场化管理费用中收取,维持基金发展,使基金管理体系进入持续发展轨道。

3.4 建立科研项目评估及成果评估体系

开展科研项目评估及成果评估,有效地遏制项目价值低、成果质量低的状况出现。首先,要对科研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确定项目的可研究性,对将来的成果进行预估,避免科研经费、科研人员浪费精力,从源头上控制科研工作质量。其次,对科研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对不同等级的成果确定不同的保护时间,如果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没有价值的成果就予以放弃,减少高校科研成果管理者的工作量,使得高校科研管理者能够集中精力对有重大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成果进行重点管理。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果管理费用,还可以提升学校专利市场化收益和成果转化率。

3.5 建立知识产权成果管理体系

设立知识产权成果管理部门,由专业部门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高校科研工作者教育任务、科研任务繁重,无暇专利申请,更无精力对知识产权实施有效管理。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团队来负责知识产权,我国“985”及“211”院校也已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知识产權管理研究所、技术转移处等部门,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但是,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仅仅将知识产权管理列入科技处工作中,还没有形成专业管理的理念。这样既浪费了科研成果,也损害了学校的利益。高校应该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处,组建专业的团队负责申请、管理、维护等相关事宜,提升管理效率,为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结语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的高速发展,高校作为专利创造的三大主体之一,在国家科研体制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然而,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念、健全的体制及完善的体系。笔者提出的措施对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参 考 文 献

[1]唐莹,方亮,徐旭,等.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2):105-106.

[2]黄立芳.高校知识产权转化平台构建研究[J].法制博览,2015(9):19-20.

[3]魏纪林,徐华,魏芳,等.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与知识产权文化创新问题探析[J].观察思考,2015(6):94-96.

[4]何莉.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31-32.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