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课堂”在技工院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7-05-30 10:55:15杨子新
科技风 2017年3期
关键词:技工教育教学模式

摘 要:随着当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的问题,困扰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很多学校老师想尽各种方法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想要“堵”住这种不正之风。但是现实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还有些学生并不配合,与收手机的班干部发生冲突或者是跟老师玩捉迷藏偷偷摸摸的在课堂上玩手机。本文对学生把手机带到课堂上的问题提出了改“堵”为“疏”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技工院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手机课堂;教学模式;技工教育

目前,已经有将手机课堂运用于大学和高职教学的研究,但是运用于技校汽车专业教学还不常见,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汽车专业教师,本人也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的课堂对“手机课堂”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一、智能手机在技校生中的使用现状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在今天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如今的技校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然而这也造就了一大批“低头族”,甚至很多技工学校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仍会拿着自己的手机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抢红包、网购、阅读小说或刷朋友圈,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还打击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因此,现在很多学校都采取强制学生在上课时把手机放置在指定位置的方式,从而实现所谓的“无手机课堂”。但是这种以“堵”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中的反响并不是很好,并不认同这种课堂管理方式,他们正处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日增强的成长阶段,对于这种强制管理的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出现了多种不配合行为。例如,与负责管理手机的班干部发生冲突或者干脆跟老师玩捉迷藏,偷偷摸摸的在课堂上玩手机。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反思,既然我们“堵”不住,那是不是可以考虑采用“疏”的方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智能手机来帮助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呢?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因而,在学习一门新课程的时候,学生更注重感性认识;图像、视频、游戏等教学手段更能冲击学生的大脑神经,加深学习印象,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感性人群才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力。

二、手机课堂实现需要的环境

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智能手机学习的教学环境。

第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实现无线Wifi对教学区域的覆盖。对于这一点并不是难事,现在很多学校校园都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

第二,教师构建本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网页、视频、动画、知识点纲要等存放在网络上,便于学生学习。这个就需要老师花较长时间去整理整合一些资源了,对教师的综合要求比较高。

第三,学生必须具备一部智能手机。

第四,建立一个方便教师与任课班级学生沟通的微信群或QQ群。

第五,如果学校具备实力,也可以开发一个方便师生教学、交流的手机平台,以方便师生在平台上完成教学资源的发放、作业的收取和师生课后交流等环节。

三、基于智能手机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堂教学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对于技校学生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当教师讲授知识的时候,有些人就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另外,对于目前大部分技校课堂教学普遍还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教学资源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合智能手机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课程教学环境特点,我认为把智能手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程,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一)课前发布教学资源

课前通过微信向同学们发布下次课程要学习内容的相关视频和问题(视频可以是老师自己拍摄的制作的微课,也可以是网上下来其他类型的视频)的网络链接,让学生预先学习,做到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心里有数。

(二)课中理论教学

教师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变成一个一个的问题,做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采用提问或者抢答等方式一一向學生抛出,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通过前面的微课视屏或者自己通过搜索网络上的资源查找问题的答案并回答,对回答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在搜索答案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再继续解决。这种头脑风暴的学习方法能够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讲授发动机类型的时候,问同学们发动机按照活塞的工作方式分为哪几类的时候,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提出了在哪些车上用到了转子式发动机呢?进而又继续查找资料获得转子发动机是马自达家的车在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把握住探究的深度,掌控好课堂,避免偏离本节课教学内容太多而没办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课中拆装实训教学

在理论学习结束后的实训教学环节中,实训教学一般是分组进行的,对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在没轮到拆装的同学中指定一位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对拆装的同学进行视频拍摄,拍摄任务依次轮流。等到全部组员都拆装完成后,所有组员一起将刚才所拍摄的视频集体观看一遍,观察并讨论组员在拆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将出现问题的部分采用截屏的方式保存下来,在最后利用多媒体向全班同学展示拆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截图。之后全班讨论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错误再次出现。这样能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课后复习整理

课后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与学生讨论总结出来的视频截图等资料建档上传至百度云网盘,用于学生课后复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盘的链接,方便快捷地在手机上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所有知识点。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等聊天工具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采用手机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前很多同学拿着手机低头玩游戏、看视频的场景得到了彻底的改變。课堂上大家都忙着用手机查找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发现并解决新问题,课堂气氛明显比以前活跃。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教学方法。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也明显比以前要牢固,思维更活跃。

(六)存在问题与反思

虽然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采用手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但也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比较难区分哪些是正确的信息哪些又是错误的虚假信息。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2)由于技校生本身有一部分都是不爱学习的同学,在进行手机课堂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同学容易开小差,并不积极参加组内讨论,依赖小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完成任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多留意这一小部分人,督促其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去。

四、结语

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捷性、易学性等特点,“手机课堂”必将成为一种受大家欢迎的全新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变“堵”为“疏”,使其成为助力教育教学发展的有力手段,需要教育者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俏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无线互联科技,2015(22):86-88.

[2] 胡竞.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与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0-102.

[3] 刘晴,范耘.微信课程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实践与探讨——以无锡电大“微信课堂”为例 [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1).

[4] 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5] 陈怀志.智能手机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启示[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6] 温凤鸣.手机上网对课堂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

[7] 嵇芳,周文君,刘兆平.高等职业院校无手机课堂倡议的调查与分析[J].校园心理,2015(04).

[8] 杨婷.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

[9] 姚月霞,徐宏俊,袁东明,刘峰.基于智能手机提升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年15期.

作者简介:杨子新(1990-),男,广东普宁人,本科,中技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汽车技术。

猜你喜欢
技工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体育教学(2022年4期)2022-05-05 21:26:58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48
新时期关于技工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技工院校班干部建设路径研究
职业·中旬(2016年11期)2017-02-21 15:49:35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嫁接”技工教育下的教学传承探究
职业·中旬(2016年11期)2017-02-21 15:35:40
欲成 “大家”, 先为 “小匠”
考试周刊(2016年42期)2016-06-18 21:11:00
智能手机在技工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 00:52:02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