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

2017-05-30 09:58:59李娜娜宁永红
职教通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

李娜娜 宁永红

摘 要:隨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与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与之相适应,农业生产组织也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如土地流转政策推进为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农民合作组织正在形成等。但也应该看到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进程中,还存在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有限、农业生产环境比较艰苦等诸多缺乏吸纳职业农民的有效载体,一些接受系统培养的农科专业毕业生作为潜在的职业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进行的职业培训成效也有待提高。通过供需视角来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对职业农民的吸引力,完善职业农民培养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的有效供给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市场培育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经济发展视域下职业农民供需市场培育研究”(项目编号:HB15JY104);秦皇岛市社科联委托项目“秦皇岛市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D151040)

作者简介:李娜娜,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宁永红,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04-0053-05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我国30年“三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1]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农业经营主体一个全新的改变。

一、不同农业阶段农民的特点

(一)传统农业与传统农民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诸如铁犁、铁锄、耧车等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为主要劳动方式,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此期间,我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农业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业经营形式,土地资源匮乏、劳动力过剩、人均收入过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人力、畜力成为主要生产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发展,工业区雏形逐渐形成,这些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导致传统农业中农民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或工业园上班,但仍居住在农村,即所谓“离土不离乡”;一部分农村青壮年利用农业闲暇之时进城打工,虽离开家乡但仍保留其户籍地的土地拥有权,所谓“离乡不离土”。 [2]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没有放弃土地,追求的是家庭效用最大化,表现为亦工亦农或钟摆式的季节性兼业。基于当时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形式,农业的经营主体,无论是全业农民还是兼业农民,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他们完全凭借祖辈流传下来的经验,经营着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对文化要求较低,不需要过高的门槛和条件,依據个人意愿,人人可以从事农业生产,农民仅仅是身份的一种象征。

(二)现代农业与新型职业农民

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下,我国也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科学化管理,逐步过渡到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先进市场经营理念、科学管理生产,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规模化、机械化、市场化、智能化的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城乡收入差距引发了“务工潮”,2003年以后,中央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实行种粮直补,取消农业税,提高农民收入,又引发部分农民返乡,2005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乡村人口就业的比重达到了72.3%,是近十年的最高点,以后逐年下降,2014年,仅占到了60.1%。[3]目前我国乡村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4亿,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越来越强的“离农”情结,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推进。为了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要求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去除“农民”的身份属性,使新型职业农民取得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

与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以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等经营形式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从收入层面说,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市场的主体,他们通过市场获得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带来的主要经济收入,且收入较高;(2)文化程度及要求,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业技能型人才;(3)年龄以青壮年为主,防止老龄化、幼龄化弊端;(4)工作时间,新型职业农民根据从事农业产业的不同类别对播、耕、收及季节转换作好安排;(5)职业稳定,新型职业农民像其它职业一样,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也像其它职业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

二、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吸纳力分析

始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但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时期,针对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农民增收缓慢,农产品质量差等问题,必须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机械化水平,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科技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才能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明显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职业农民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正在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已实现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转变,但是同美国、日本等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农业机械化方面还存在着农机化发展结构不平衡和农机装备技术短板等问题。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约占耕地总面积百分之三十的东部地区,其农机拥有量占到总体农机拥有量的百分之五十,而占耕地总面积百分之二十五的西部地区,其农机拥有量却占有不到百分之十五。[4]2014年,全国仅有9个省份机械化水平在70%以上,有4个省份低于40%,贵州不到20%;农作物中,三大主粮中小麦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经济作物(如甘蔗、棉花、油菜等)机械化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另一方面,农机装备技术含量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低档机所占比例偏大,有些关键机具和核心部件的对外依存度高,难以擺脱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使得高效率、多功能、精准化农机装备的缺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成为提升机械化水平的障碍。

基于我国目前的机械化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农业全面机械化,这使得改变农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经营现状成为一个长期工程,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累、苦、慢、收入低”,使得大批劳动力避而远之。

(二)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小,职业农民呈现兼业化

我国目前农村土地经营非常分散,存在农户抛荒、土地细碎化等现象。现行土地流转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流转程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和流转文书格式,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使得农民存在离土后顾之忧,不会轻易流转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进程,阻碍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下,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有所提升,但与其它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距离还是相差很远。截至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28万个,带动农户1.1亿户,户均年增收2 400多元;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国营农场

1 789个,经营耕地面积0.92亿亩,两者仅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和7%。其中,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为200.2亩,较美国农场的平均经营面积 2 400 亩相差甚远,加之诸如农业投资资本、产权、技术工人和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出现,也成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障碍。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设施农业发展规模有限以及生产规模较小等原因,导致许多农民在闲暇时间从事兼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业生产劳动者素质偏低,急需高素质职业农民参与

我国农村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相对偏低。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新农村建设,但还表现为诸多问题。

首先,从文化程度方面说,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 100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9%,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5]近年来,许多专家在分析“加快新农村建设,走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必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其次是外出就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留守农村劳动力在年龄、性别结构上的失衡,直接影响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性别结构上,男女劳动力分别占50.8%、49.2%,男女比例相当;年龄结构上,20岁以下劳动力占13.1%,适龄劳动力(20~50岁)占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1.9%,51岁以上占25%[5];另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女劳动力占36%;20岁以下劳动力占16.1%,21~50岁占78.8%,51岁以上占5.1%;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5]综合数据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外出从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20~50岁、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男青壮年,这无疑削弱了从事农业产业的中坚力量,致使农业劳动力出现幼龄化、老龄化、农业生产以女性为主的弊端。

基于當前农业的发展,改善农业现状,重要的是提升农业人才软实力,培育一批专业化、高素质、接受农业发展新理念,掌握农业发展新技术、懂得农业市场营销新策略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这些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参与进来,带动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供给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涉农教育的学生;二是农民职业培训。

(一)涉农专业学生从事农业意愿不高

我国的涉农教育主要分布在中职、高职及农科院校。随着国家对“三农”、教育、人才”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农业院校中涉农专业的学生,相比其它人员,有着学习时间充分、学习内容系统、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等独天得厚的优势,理应成为我国农科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输出口,但历年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情况却不乐观,表现出涉农专业学生从农意愿不高,对口就业率低的现象。

近几年,国家虽实行了涉农专业免学费、给予生活补贴等政策,但仍然存在着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因涉农专业与“农”分不开,提到农业就被认为是落后产业,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艰苦等,“轻农”思想或多或少都削弱了毕业生选择农村就业的意愿,加之社会认可度低,导致就业对口率也越来越低。以杨州职业大学为例,调查数据显示2010到2014级四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在30%左右浮动,近七层学生选择“弃农”;另外,对该校涉农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在校学生未来就业意向(即愿意选择专业对口相关职业)的调查数据显示,三届在校生的就业意向分别为41.23%、39.23%、27.25%。[6]可以看出,随着学生毕业时间的接近,他们未来从农的意愿也越来越低。另外一项来自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的数据显示,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专业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达到31%。

(二)接受农民职业培训的农村青年数量有限

农民的职业化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的过程。我国农村青年劳动力(20~40岁)占总农村总劳动力的比例较高,如果这些农村青年通过涉农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培训,是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其参培人员数量有限,积极性低。

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民的市场经营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规模扩大到全国4个整省,21个整市和487个示范县;农业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启动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计划每年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1万人,但从实际培训结果来看,整个农业领域里因为农村大批青壮年农民的转移就业,使得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青壮年数量相对较少,且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参培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中间,学习过程中因受文化程度限制,表现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参培人员来自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农业新技术,新思想,新应用存在很多顾虑,对学习没有自信心。在培训过程中,因为培训对象特殊,他们很难在一段统一的时间内完全放下手中的农活,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系统的参加培训,影响了参培人员数量;针对这些情况,在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时,要调整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学交替的方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系统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可以给予他们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和跟踪服务。

四、新型职业农民市场培育策略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背景下,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应从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入手,一方面,加大农业发展,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吸纳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为市场提供有技术、高水平的农业工人。平衡调节市场供需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增强对职业农民吸纳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把分散在农业兼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提高市场吸纳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一方面,国家要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由专人专管。土地承包、转租,流转程序、方式要进一步细化流程,实现一定程度上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离,可以通过施行“以土地换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鼓励他们流转出承包的土地,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改善土地流转的停滞和小规模经营格局的局面。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加快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解决好流转出土地人群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有效去除部分兼业农户依靠“主业”与“副业”两条“拐杖”维持小农经济的现象,使零散分割的土地集中到专业的农业经营者手中,从而发展农业专业化及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大部分处于农户分散经营状态,一家一户经营能力有限,种粮、养殖、兼业同时进行不可取,农业要想发展,必需增加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行农业专业化分工,提升农业标准化程度,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总之,无论是农产品初加工还是再加工,都要立足于一户一业,争优创先,打造品牌,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增强农业经营的吸引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收益稳定,才能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平台,使他们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带头作用。

(二)积极引导农科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农业的了解还停留在“贫穷,落后和社会地位低下”的一知半解阶段,他们通过读书“跳农门”走出农村,在社会认可度、地位和社会保障都与城市无法相比的情况下,自然不愿意回到农村,导致了对农业的盲目排斥。如何鼓励农科毕业生走进农业,一方面,农业院校要系统培养人才过程;另一方面,国家要从制度层面提供社会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很多农科毕业生毕业后弃农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这就需要农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本着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规模化产销经营、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做到专业之间不冲突、不交叉、不重叠,专业及课程设置适应未来职业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内容要精确、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符合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以发展现代农业、满足农民经营实际需要为导向,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促进培育与产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深度融合。另外,要开设有关农业科普、职业忠诚度等方面的课程,使涉农专业学生了解、认识农业,引导他们树立“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正确就业观。

此外,国家要为农业经营者提供后续保障,这样才有更多的农科毕业生愿意成为职业农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1)国家应该加快制定有关职业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包括收入、医疗、社保在内等方面的差距,解决诸如“子女受教育权”等后顾之忧;(2)地方或农村在吸纳大学生服农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提供吃、住、行等方面的便利;(3)积极推荐一些素质较高的大学生作为职业农民加入到农村干部的队伍中去,通过多方渠道去保护职业农民的利益,使他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社会影响力都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三)加大青年职业农民培训力度

目前,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尽管国家投资专项资金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但仍然存在着培训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培训师资短缺和培训方法途径单一等问题,加之各级地方政府执行力度参差不齐,参培农民存在应付、凑数等不规范现象,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青年职业农民培育不同于其它培训,必须以突出需求为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培育过程的连贯性,培育模式要满足农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可以根据青年农民的学习意愿,由国家联合中高职农业院校,推荐他们进入学校免费学习,补充农业知识空缺,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如韩国的“农业继承人”计划等,选派一部分优秀农业实用人才去发达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理念,扶持培育一批热爱农业并以农业成功创业的青年职业农民;另一方面,可以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形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大力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特点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培训,可以采取进村入户,现场示范,集中和分散等方式进行,培训内容要基础与实用相结合,使农民想学、好学、乐学。也可以通过远程、微信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为农民答惑解疑,通过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保障培训工作连环顺利开展,国家应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一个由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科技、劳动、教育等涉农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整体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统一实施培训任务,以提高职业农民培训的实效性,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有规划、有条理地进行。

參考文献:

[1] 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16].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2.htm.

[2] 樊明,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行为与政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190.

[3] 王兴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从,2016(2):30-37.

[4] 朱帮辉.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5(12):10,29.

[5]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OL].[2008-02-27].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0802/t20080227_30465.html.

[6] 季彩宏,等.高职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探讨[J]. 扬州教育学学报,2014(3):67-70.

[责任编辑 张栋梁]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4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4
现代农业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14
现代农业赚钱的新模式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经营者(2016年19期)2016-12-23 16:08:06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