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军
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使美国再次强大”,其实这也是奥巴马在位时的目标,他在2011年就启动了“重振美国制造业”计划,作为这个计划的一部分,他推动了免费社区学院教育政策。但特朗普上台后高调地以反奥巴马主义者的姿态否定了这位前任的许多政策,免费社区学院教育会成为又一个被牺牲的奥巴马政策吗?
为了讨论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位名为霍华德·洛克的虚拟人物。洛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系学生,但就在毕业前夕,学校却决定开除他,因为他毫不掩饰地反对学校的教学,他承认自己提交的“杂乱无章”的作业是在对课堂中和当时建筑界弥漫的华而不实的设计风格的“明显的反抗”。洛克认为,建筑界对浮夸的巴台农神殿风格的推崇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的思考与审美能力,他宣称:“我必须卖给客户最好的东西,而且必须教会他们鉴赏,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无意于为了服务或帮助任何人而去建造房屋。我无意于为了拥有客户而建造房屋,我是为了建造房屋而拥有客户”。
洛克是美籍俄罗斯裔作家安·兰德在其畅销小说《源泉》中创造的主人公,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曾以“我就是霍华德·洛克”自居。尽管有媒体人调侃特朗普大概从未看过《源泉》原著而只是看了那部同名电影,但他自竞选到上任以来的言行倒多少与洛克非常相似。洛克有着浓重的精英主义思想,他不相信普通人对于建筑有足够的理解与审美能力,他甚至不相信他的同行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一方面,他喜欢以上帝的视角看待他的作品,而不太顾及客户的感受;另一方面,在设计与建造建筑时对同事也表现出“独裁”风格,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自己的理念与设计。仅此一点就与特朗普非常相似:尽管遭受了巨大阻力,这个亿万富翁仍然坚定地否决那些与传统白人精英的理念相左的“政治正确”,仍然义无反顾地努力恢复美国白人精英阶层的价值观和治国理念。至于把特朗普扶上总统宝座的“铁锈带”工人和普通民众,大概难以成为特朗普各项政策的核心目标受众,就像《源泉》中的洛克確实有一个建筑工人朋友,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只是帮助洛克走出人生低潮的工具而已。
出生于1946年的特朗普在安·兰德掀起客观主义哲学思潮时已经二三十岁,受到其影响当然在情理之中,实际上,特朗普行政团队中许多人都是安·兰德的书迷,其中就包括通过副总统彭斯的“决定性一票”而成为新任教育部长的贝特西·德沃斯。德沃斯是安利公司的老板娘,与他丈夫的共同财产高达50亿美元,但从未有过教育工作经历。她最具争议的政见是扩大“教育券”的使用范围,允许学生带教育券进入私立学校就读,也就是使学校招生完全市场化,同时,在税收补贴上给予公、私立学校同等地位。众所周知,美国的公立学校一般是失败教育的代名词,这一举措将有可能彻底摧毁美国的公立学校体制。
德沃斯的这一政见也符合安·兰德的“新个体主义伦理观”。安·兰德拒斥任何形式的利他主义,因为利他主义所考虑的价值不是自己如何真实地生活,而是如何牺牲这种生活,它把人们看成是一群命中注定的乞讨者,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安·兰德道德哲学中的核心理念是“人都是自我的,而不是为了去满足他人……他必须以实现自己的幸福作为他生命中最高道德目标,为了他理性的个人利益而工作”。在这一理念之下,通过政府的巨额补贴维持腐朽的公立学校制度就成了一种“恶政”,撤除对效益不良学校的资助,让政府补贴流向高水平的公、私立学校,从而使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能力就成了一个自然的政策选择。
极端保守的安·兰德主义者成为美国总统和美国教育部长不禁让人开始担忧免费社区学院教育的前景。一方面,就读社区学院的青年大概不会被特朗普界定为“精英”;另一方面,既然“人最终还是为自己”,人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纳的税补贴给那些上不了好大学而只能就读社区学院的年轻人?人们应该要求这些年经人努力去改变现状,而不是躺在树下等果子!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德沃斯砍向公立学校的那一刀能够成功,那么她的第二刀或第三刀就会砍向免费社区学院教育。
其实,仅从“重振美国制造业”这一政策的初始目标来看,奥巴马的免费社区学院教育確实不是一个好的政策:制造类生涯集群的入学人数只占社区学院入学总数的5%左右,这一政策的溢出受益人群竟然远远超出政策目标人群!2016年,参加民主党初选的“社会主义者”桑德斯的一个重要政见就是免费社区学院教育,但他最终铩羽而归,也许可以说明,社会对这一政策的认同程度并不高。总之,美国的免费社区学院教育政策面临的是一连串的坏消息,也许真的会无疾而终!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