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学习自然而纯正的语文

2017-05-30 10:48潘文彬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船夫小节黄河

编者按:

斯霞、霍懋征、袁瑢、丁有宽、张庆、李吉林……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早已镌刻在小语人的心中。他们的教学思想、他们的教学艺术、他们的教学风格直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揣摩,去体悟。当然,时代要求我们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但必须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所创新继而传承发展,否则便是无本之源。为此,本刊特设“重温经典”这一栏目,以“经典重现 + 品读借鉴”的形式展示。希望通过对老一辈教育专家课例的透彻分析,让更多的老师真正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内化他们的教学思想,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验证,从而使优秀的教学经验得以传承与发展。

重温经典,有助于更好地践行当下,更有助于坚定地迈向未来!本期特邀潘文彬名师工作室成员品读斯霞老师的经典课例《李闯王渡黄河》,希望能对老师们有所助益。

【经典重现】

《李闯王渡黄河》教学实录

斯 霞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传说故事《李闯王渡黄河》。现在我简单地给你们介绍一下李闯王。李闯王本名李自成,是明朝末年陕西米脂县人。他小时候家里很贫穷,给地主放羊,是个放羊娃,受尽了地主老财的剥削压迫。后来他参加了农民起义,成为农民军的领袖,大家都叫他李闯王。李闯王带领农民军转战南北,为民除害,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因此,老百姓都很爱戴他。课题上这个“渡”字是什么意思?

生:“渡”就是过的意思。

师:那么,过马路能不能说成“渡马路”呢?

生:不能。“渡”是用船渡过水面。

师:对。假使我们这样——(作泅水的动作)

生:“渡”就是从水里过,如渡水、毛主席横渡长江。

师:还有什么“渡”?

生:渡船、渡口。

生:东渡、摆渡。

师:对了,都是用这个“渡”字。因为是从水里过,所以“渡”字左边有三点水,大家记好了。你们自学课文后,想一想:李闯王为什么要渡黄河?

(生默读)

师:李闯王渡黄河的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师:对。请你们再看看课文怎样分段。为了帮助你们思考,我拟了几个问题。(出示小黑板)大家把这几个问题念一下。

生:(齐)1.李闯王为什么要渡黄河?2.渡黄河时遇到了什么困难?3.谁帮助他渡过了黄河?

师:按照这三个问题,你们看課文怎样分段。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时可以查字典,结合上下文弄懂它们的意思。再不懂,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生默读课文)

生:这篇课文可以分为3段。

师:怎样划分呢?

生:第1小节是第1段,第2小节到第6小节是第2段,最后一小节是第3段。

师:谁有不同的意见?

生:第1和第2小节是第1段,从第3小节一直到最后是第2段。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把课文分成4段。

师: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是这样分的:第1小节是第1段,讲了李闯王为什么要渡黄河;第2小节是第2段,讲了李闯王听说黄河没有上冻,两天工夫,头发胡子全白了;第3小节到第4小节是第3段,讲了黄河岸上的船夫们想办法让李闯王渡过黄河;第5小节到第7小节是第4段,讲李闯王顺利地渡过了黄河。

师:现在各人有各人的分段理由,有的分得很细,有的分得比较粗,那么到底怎样分比较恰当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李闯王为什么要渡黄河?从哪一小节到哪一小节是讲这个问题的?

生:第1小节。

师:你把第1小节读一读,声音响亮些。

(生读)

师:这个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生:第1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什么人,什么地方,要干什么。

师:对了。这就是记叙文一般的写法。那么,这一小节告诉我们是什么时候?

生:(齐)明朝末年。

师:什么叫“明朝末年”?

生:就是说,明朝快要结束的时候,清朝快要到来的时候。

师:明朝是一个朝代,明朝之后就是清朝。这个“末”字就是“末了”的意思。像×××和×××,他们就坐在末排。注意“末”字的写法,它同哪一个字很相像,很容易混淆?

生:“末”字和“未来”的“未”字很相像。上面那一横写得短,下面那一横写得长,就是“未来”的“未”;上面那一横长,下面那一横短,就是“末了”的“末”字。

师:对了,讲得很好。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稍微大意一点,就会写错。刚才已经说过,明朝末年就是明朝快要结束的时候,这就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呢?

生:李闯王和他率领的农民军。

师:地点呢?

生:在黄河边。

师:他们去干什么?

生:去消灭贪官……和地主恶霸。(该生讲得断断续续, 因为有的字不认识。)

师:有些地方大家还说不清楚。“去消灭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这句里有几个生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什么叫“贪官污吏”?什么叫“地主恶霸”?先查查“贪污”这个词。

生:(查字典)“贪污”就是利用职权,非法取得别人家的东西。

师:什么叫“官吏”呢?先查“吏”字。

生:(查字典)“官吏”就是旧时代的官员。

师:旧时代的官员,就是旧时代做官的人,是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现在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那么,“污”字本来是什么意思?

生:“污”字本来的意思是肮脏,不干净。

师:官吏是肮脏的,这意味着什么?

生:就是做官的人贪污,很坏。

生:他们剥削人民、压迫人民。

师:什么叫“地主恶霸”?“地主”我们是知道的,那什么叫“恶霸”?你们再查查“霸”字。

生:(查字典)依靠反动势力,横行霸道的人。

生:迫害人民的坏人。

生:恶霸就是他霸占了一块地方,作恶称霸,迫害人民。

生:他也有一定的武装力量。他很壞,欺侮老百姓。

师:你们看过《白毛女》这部电影吗?里面有一个恶霸,叫——

生:叫黄世仁。他抢白毛女,还害死了她父亲。

师:对!恶霸就是依仗反动势力,横行霸道,欺压人民,使广大劳动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牛马不如的生活。所以,贪官污吏、地主恶霸都是坏人。你们现在把这几个词读一读。

生:(齐读、个别读)明朝末年、贪官污吏、地主恶霸。

师:好!大家把第1小节读一遍。

(生齐读)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小节是讲什么的?

生:这个小节告诉我们,李闯王为了要消灭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去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所以要渡黄河。

师:(指着地图上黄河和陕西米脂的位置)那么第一个问题:“李闯王为什么要渡黄河”是在哪一节呢?

生:(齐)第1小节。

师:对了。第二个问题:“渡黄河时遇到什么困难”是在哪几个小节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默读片刻)那时候正是初冬天气,滔滔的黄河水挡住了农民军前进的道路。

师:谁能不读课文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初冬天气,黄河还没有上冻,河水哗哗地流着,农民军没有办法过去。

师:这就是碰到的困难。刚才你们阅读课文时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他们遇到的困难,是黄河没有上冻。他们为什么不用船渡过去呢?

师:大家想想,为什么不用渡船, 一定要等黄河上冻?

生:(思考片刻)用船是可以渡过去的,但是一只船坐不了多少人,那么多人,一船船渡过去要多少时间呀!假使黄河上冻了,大军就可以从冰上走过去了。

师:对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要等黄河上冻,好让人马都可以过去,那样就会比渡船来得快。当闯王看到黄河没有上冻时,他就急了。课文中是怎样写李闯王着急的心情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李闯王着急的心情?

生:“他急得头发胡子白了一半”“他急得头发胡子全白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李闯王焦急的心情。

师:对!一夜工夫头发胡子白了一半,两夜工夫全白了,真会有这样的事吗?

生:这是形容他焦急的心情。

生: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师:对,这是一个传说故事,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写的。要是你们写,会怎么写着急的心情呢?

生:我写着急的时候,会写“在房里踱来踱去”。

师:“踱来踱去”这个词语用得好。

生:李闯王看到黄河没有上冻,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生:李闯王看到黄河没有上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生:李闯王急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生:李闯王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师:(笑)那是你的心情,你一急就会掉眼泪,是吧?课文可不是这样写的。课文里用他一两夜工夫头发胡子全白了,来形容他焦急的心情。这样写,虽是夸张,但是有好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处吗?

生:写得生动。

生:写出了他着急的心情,使我们读者也为他着急了。

生:不这样写,我们就不知道他心里有多着急。

生:写得有感情。

师:嗯!写得生动、形象、有感情,我们好像看到了李闯王着急的样子。课文里没有写“着急呀着急”“急得不得了”“急死了”这样的语句,而是用“头发胡子全白了”来说明他着急的心情。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生:课文说,那时候正是初冬的天气,别的河都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才上冻的,黄河怎么能在初冬的时候上冻呢?

师:哦!你们知道,黄河那边的气候比我们这边寒冷。在我们南方,气候比较暖和,河水在初冬的时候一般不会上冻,你们看到的长江就不会上冻,而且严冬时即使上冻了冰也不会冻得很厚很硬。而北方天气冷,在初冬时是可能会上冻的。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记得高迎祥是闯王,怎么李自成也是闯王?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回答他?

生:我知道。高迎祥被敌人抓住后,在北京牺牲了。

师:牺牲以后呢?

生:就让李自成当闯王了。

师:对了。这个历史故事你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现在我来问你们:李闯王看到黄河没有上冻,为什么这样着急?等黄河上冻后再过河可以吗?

生:他迟去一天,就要多死一些老百姓。因为有贪官污吏、地主恶霸欺压他们。

师:讲得有道理。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因为李闯王迟过黄河一天,那里的老百姓就要多受一天坏人的罪,他是去解救他们的。

师: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个原因,那几年,陕西一带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老百姓没有吃的,就吃树皮草根。你们想一想,迟一天去解救他们,要多死多少人啊!所以闯王非常着急。这说明闯王怎么样?

生:他很爱护百姓。

师:到第4天,困难解决了没有?黄河上冻了吗?

生:没有。(声音很小)

师:黄河上冻没有?

生:(齐)没有。

师:把士兵说的话读一读。

(生齐读士兵的话)

师:为什么士兵要想办法?士兵的话说明了什么?

生:因为两三天来,黄河的水没有上冻,闯王急得头发胡子全白了。如果他们回去再说黄河没有上冻,闯王就会更加着急了。所以士兵说,得想个办法才好,让闯王不要着急。

生:说明士兵也很爱戴闯王。

师:对!现在把第2、第3小节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两个小节是讲什么的?

生:这两个小节是讲渡黄河时遇到的困难。

师:这就是第二个问题。现在我们再看下去,是谁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让他们渡过黄河的?

(生默读第4~7小節)

生:是船夫帮助他们渡过黄河的。

师:船夫是怎样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

生:船夫把船和板连起来,扎成一座宽大的浮桥,让闯王带领大军胜利地渡过了黄河。

师:对。在这几个小节当中有什么不懂的?

生:什么叫“日盼夜盼”?

生:什么叫“四更、五更”?

生:黄河的浪很大,会不会把浮桥冲走?

生:黄河那么宽大,哪来这么多的船搭浮桥?

生:什么叫“浮桥”?

生:“浮桥”不是真的桥,上面为什么不加双引号?

生:两个士兵正在商量,船夫怎么会听到的?

师:好,现在来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先把“商量”这个词读一读。

生:商量、商量。

师:注意翘舌音,再读。

生:shāng,商,商量。

师:注意“商”字里头的写法:不是一个“古”字,是撇、点,下面一个“口”。看清楚了吗?(生:看清楚了。)士兵正在商量办法的时候,黄河岸上的船夫听见了,很感动。为什么感动?

生:因为船夫听见士兵说,黄河没有上冻,两天工夫,李闯王急得头发胡子全白了,所以他们很感动。

师:李闯王渡黄河去做什么?

生:去解救老百姓的苦难。

师:对了,因为李闯王急于要渡过黄河去消灭贪官污吏、地主恶霸,解救老百姓,所以船夫听了很感动。刚才有人问什么叫“四更、五更”,有人知道吗?(没有人举手)古时候没有钟,用打更来表示时间。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三更是半夜,四更是两点钟左右,五更是四点钟左右,天快亮的时候。这里还有“吩咐”这个词要学一学。“吩咐”是什么意思?

生:“吩咐”就是口头指派或命令。

师:这个解释你是从字典里查来的吧?“吩咐”就是口头的命令。所以“吩咐”两字都是口字旁。但是“吩咐”只能用在上对下,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老师吩咐你怎样怎样,不能用在下对上,也不能用在小对大。“吩咐”这个词不能乱用。刚才有人问:什么叫“浮桥”?浮桥两字为什么不加引号?黄河的浪这么大,浮桥为什么不会被冲走?哪来这么多的船?这些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

生:“浮桥”就是用船连接起来的桥,船和船都用绳索系牢,水涨船高,所以不会被冲走。

生:用船连接起来的桥叫“浮桥”,可以走人,可以通车,所以“浮桥”两字不必加引号。

师:那么一夜工夫怎么能搭起浮桥呢?黄河边哪来这么多船?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这是一个传说中的民间故事,有的是夸大的,有的是设想的,不可能都是真实的事情。

生:因为这里曾经来过很多反动官兵要抢船夫的船只,船夫们平时把船都藏起来了。现在听说李闯王带着农民起义军来了,是来为百姓除害的,船夫们就把船都拿出来了,所以有很多船。

师:对。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黄河是很宽大的,水流也很急。但是船连船,板连板,用粗绳子或粗竹篾拴起来,成为一座浮桥,很牢,水就冲不走了。假使水大了,船就会高起来;水小了,船就会低下去,所以叫“浮桥”,不用加引号。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也很好,这篇课文是个传说中的民间故事,什么两夜工夫头发全白了,什么一夜之间就搭起了浮桥,这些都是有点儿——

生:有点虚构。

生:有点夸张。

师:说得好,有点夸张,因为是民间故事,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是允许的。刚才有人问什么叫“日盼夜盼”。“盼”是什么意思?谁查过字典了?

生“盼”是盼望、期望的意思。

师:那么“日盼夜盼”就是——

生:就是日里也盼望,夜里也盼望,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的意思。

师:船夫受尽剥削压迫之苦,日日夜夜盼望有人来解救他们,好不容易盼到了李闯王渡黄河来解救受苦的老百姓,所以他们一夜工夫就搭起了浮桥,这也说明劳动人民对李闯王的——

生:(齐)爱戴。

师:是呀!所以李闯王能顺利地渡过黄河。那么这几个小节都是写的什么?

生:写船夫帮助李闯王渡黄河。

师:分段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把这几个小节读一读。(生读完后,忽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还有个问题搞不懂。以前,谎报军情是要被杀头的。明明黄河没有上冻,那两个士兵为什么要欺骗李闯王,说黄河已经上冻了?

师: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军令是很严肃的,谎报军情是不允许的,要杀头的。可是,士兵为什么要欺骗李闯王呢?明明黄河没有上冻,却欺骗他说黄河上冻了?

生: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但是李闯王刚要杀他们的时候,一眼看见有了一座浮桥,可以渡河,就不杀他们了。再说,船夫也已经把原因说给闯王听了,所以闯王就不责备那两个士兵了。

师:是不是闯王刚要杀士兵的头时就看到了浮桥,我们不知道。谎报军情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谎报军情?你们想过吗?

生:是为了安慰李闯王,让他不要着急;而且船夫也说过他们有办法,一定让大军渡过黄河,所以士兵才谎报军情。

师:对了,就是这个缘故。这和一般的谎报军情不一样。现在,我们来看这张放大图。(出示)你们仔细看看,哪一个是李闯王?哪一个是船夫?旁边的又是谁?

生:(指认)这个是李闯王,这个是船夫,许多士兵都在过黄河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他们身上的打扮看出来的。李闯王戴着帽子,披着披风,穿着靴子,还拿着宝剑。船夫正对闯王说话,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

生:老师,课文中说,李闯王的头发和胡子都急白了,怎么图上画的闯王的头发和胡子还是很黑的?

师:噢,你看得真仔细。这张图没有按照课文的意思来画,这个问题提得好!

生:旗子上还写着个“闯”字呢!

师:这表示是李闯王的军队。现在把全篇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

师:李闯王顺利渡过黄河之后,怎样消灭贪官污吏、地主恶霸,怎么解救老百姓,为什么不写下去呢?

生:因为课题是“李闯王渡黄河”,所以只写渡黄河的事。

师:对!所以写文章要切题。这篇课文基本上你们都懂了,几个生字你们回去写两遍。下课。

[原载于斯霞《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

【温故知新】

汉字教学:从学会到会学

封海蓉

最近,拜读了斯霞老师的《李闯王渡黄河》的教学实录。这是斯霞老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的一个经典案例。在这节课上,斯霞老师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如何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语文以及如何让儿童学会学习。

汉字教学是低年级語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教师在思想上并不重视汉字教学,因此在教学时基本上以机械、重复的读读、写写为主。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大大降低,出现错别字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而这节课上,斯霞老师在教学汉字的时候,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了汉字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她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形成带得走的能力。

一、善用方法,让儿童热爱汉字

这节课上,斯霞老师采用了“随课文识字”的方法,把生字词放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同时,在识字时,使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用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识字数量和质量,真正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例如,在教学“末”这个字的时候,斯霞老师结合文中的“明朝末年”这个词语进行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经验理解“明朝末年”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词语意思理解“末”是“末了”的意思。接着,又让学生想想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引导学生辨析“未”和“末”这两个字的字形。最后,再回到课文中,告诉学生“明朝末年”这个词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从理解到辨析到运用,斯霞老师让识字教学变得丰厚起来,同时也让儿童感受到识字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二、巧用方法,让儿童学会汉字

斯霞老师在教学汉字时,特别注意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会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我想,这也许就是大师们的过人之处。斯霞老师在这节课上一共教学了8个字词,有的是直接讲解,如教学“商量”;有的是师生讨论,如教学“渡”;有的是直接说意思,如“四更、五更”;有的是讲解用法,如“吩咐”;有的是比较字形,如“末”和“未”;有的是查字典理解,如“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8个字词分别用了不同的方法引导,看似简单,实则匠心独运。例如,教学“渡”的时候,她和学生一起讨论,当学生说“渡”是“过”的意思时,斯霞老师追问:“过马路能不能说‘渡马路呢?”学生再答:“渡”是用船渡过水面。到此,学生已经明白“渡”是和水有关的“过”。斯霞老师并没有满足这个结果,她做了一个泅水的动作,学生立刻联想到毛主席横渡长江,由此可见,“渡”并不只是指“用船过”,此时,学生对于“渡”的理解就更准确了。于是,斯霞老师又追问:“还有什么‘渡?”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回答“渡口、摆渡、东渡”等。最后斯霞老师强调了“渡”字的部首:因为是从水里过,所以左边有三点水。此处,斯霞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来引导学生学习“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字义,也记住了字形,形义结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而且符合儿童识记的心理规律,有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识字任务,儿童也学得生动有趣。

三、教给方法,让儿童会学汉字

斯霞老师在教学汉字时,不仅教学生学会汉字,更教会学生学习。斯霞老师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将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上,斯霞老师始终把学生放于主体地位,充分地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耐心地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掌握方法,运用方法。例如,在教学“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这两个词语时,斯霞老师引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她先让学生查字典理解“贪污”这个词,然后再查“官吏”的意思,最后又通过对“污”的理解整体理解这个词语。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贪官污吏”的意思,也知道了如何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对于有些结构比较特殊的词语,不一定非要逐字理解,而是要找出这个词语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理解。在教学“地主恶霸”时,因为“地主”一词大家都理解,所以她就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恶霸”:先通过查字典理解“霸”的意思,然后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恶霸”的意思。最后还提到电影《白毛女》中的黄世仁,让学生对“恶霸”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想,通过这两个词语的学习,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种不理解的词语时,一定会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

教,是为了不教;同样,学,也是为了会学。在斯霞老师这堂课上,上课不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也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定能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唤醒儿童的问题意识

赵爱珍

人们常说,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头,是创造的动力,是教育的灵魂。拜读了斯霞老师的经典案例《李闯王渡黄河》后,我深以为然。

现代的小学生处在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中,思维活跃,个性突出,但问题意识却很差。尽管我们越来越注重课堂提问技能的提高,但其本质并未得到颠覆性的改变。有些只是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反复揣度教师需要的问题,直至将教师心中的问题一语道出。归根结底,这与教师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密不可分,教师没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也必然影响教学效果的最优发挥,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斯霞老师便有了这样先进的意识,不得不令人叹服!我以为斯霞老师至少从以下几点梯度地培养着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夯实语文基础,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教学伊始,斯霞老师就课题中的“渡”字向学生提问。题目是文章的灵魂,由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渡”字入手,用问来启发学生思、辨,深入理解课题内涵,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扫除障碍。再比如,“去消灭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一句,斯霞老师问:“什么叫‘贪官污吏?什么叫‘地主恶霸?”让学生通过理解这两个词语知道李闯王渡黄河的目的是要去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从而丰满了学生心中李闯王的形象,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有了这些知识储备作为基础,学生才能萌发问题意识,向新的领域探索。

提问作为一种言语活动,它的发展离不开言语的发展、认知的发展。也就是说,言语能力是提出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斯霞老师注重加强双基训练,为学生的提问做好铺垫,从而让学生能用流畅的、有逻辑的语言表述想法。

二、增加形象刺激,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斯霞老师在学生理清了课文脉络之后,出示了一幅图:“现在我们来看这张放大图,你们仔细看看,哪个是李闯王?哪个是船夫?旁边的又是谁?”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一下子就辨清了人物,并说明了理由,还提出了问题:“课文中说李闯王的头发和胡子都急白了,怎么图上闯王的头发和胡子还是很黑的?”斯霞老师通过简简单单一幅图巧妙地打通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渠道,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触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和经验少,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文字等较抽象的刺激需要在脑海中形成文字所描述的物体的表象之后才能产生问题,而图片等形象化的刺激则来得更为直接迅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潜力。所以形象化的材料对学生的刺激效果更好。因此,斯霞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增加了形象化材料,将信息直观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注重对话质量,推动元认知发展,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长久的动力和源泉

在学生明确李闯王遇到的困难是黄河没有上冻时,斯霞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想想,为什么不用渡船,一定要等黄河上冻?”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李闯王渡黄河的那时那事。因此学生后来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初冬时的黄河为什么会结冰?什么叫‘日盼夜盼 ?什么叫‘四更、五更”等等。归根结底还是斯霞老师注重与学生的对话质量,精心地设计了对话主题,螺旋式地推动学生的元认知发展,在学生自觉地反省和调控中为其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和源泉。

以今人之眼光观斯霞老师的课,不仅能领略“斯霞课堂”的独特魅力,更能触摸到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我们怀念斯霞不只在于怀念的本身,其深层的意义在于传承。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语文的世界一个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循循善诱,如何“诱”?

常相波

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是一种遵循启发性原则的教学方式,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常常陷入这样的状况中:为了听到“正确”答案,用“满堂问”把语文课上成支离破碎的标准答案训练课。于是困惑:怎样的引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循循善诱呢?斯霞老师的经典课例《李闯王渡黄河》带给我一些启发。

首先,“诱”要能关注语文学习价值。《李闯王渡黄河》这篇课文,单从文本来看,它的语文元素并不明显。但是斯霞老师却能有效开发文本的语文学习价值,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言语能力。比如学习第4~7小节时,斯霞老师非常敏锐地从文本中捕捉到“吩咐”“日盼夜盼”这两个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学习用法,体会情感;在学习用夸张的手法表达闯王着急的心情时,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会怎样写着急的心理,再与文章中的夸张写法进行比较,既落实了语言训练,又启发学生领悟到作者“于无形中见有形”的语言魅力。我们常说,语文最基本的要素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捕捉字、词、句、段、篇的语文味,引领学生在诵读、赏析中积累语言,丰富语言,体悟表达,领会运用,让语文学习落到实处。那么,拿起一篇课文,我首先要做的就该是寻觅文本中具有语文价值的学习点,让“通过课文学习语文”真实地发生在语文课堂上。

其次,“诱”要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而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给予点拨。就像课例中,学生在划分段落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斯霞老师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以“到底怎样分比较恰当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李闯王为什么要渡黄河?从哪一个小节到哪一个小节是讲这个问题的?”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疑惑进入自主探究学习中,并且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多次通过“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在这几个小节当中有什么不懂的?”等提问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产生问题。之后,斯霞老师再予以点拨启发。因为斯霞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对语文的学习是主动的、踊跃的、深入的。

再次,“诱”要能勾连起新旧知识。学习是一个前后关联的累积过程,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有效搭建起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课例中,在学习文本用夸张的手法表达闯王着急的心情时,斯霞老师是这样逐步引导的:“当闯王看到黄河没有上冻时,他就急了。课文中是怎样写李闯王着急的心情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李闯王着急的心情?”“对!一夜工夫头发胡子白了一半,两夜工夫全白了,真会有这样的事吗?”“对!这是一个传说故事,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写的。要是你们写,会怎么写着急的心情呢?”“课文可不是这样写的。课文里用他一两夜工夫头发胡子全白了,来形容他焦急的心情。这样写,虽是夸张,但是有好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处吗?”这一学習点的教学,斯霞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几个问题都紧扣主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了无痕迹地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无拘无束地发言、快乐大胆地交流,让学生亲历学习,一步步领会文本的表达方法以及为什么如此表达的秘妙。

于此,我渐渐明晰,所谓真正的循循善诱,必然如斯霞老师一般从尊重儿童、尊重语文的立场出发,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引领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激活学生富于挑战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成为真正而自由的学习者。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张 惠

最近有幸拜读了斯霞老师的经典案例《李闯王渡黄河》。虽然这是35年前斯霞老师执教的课,但却深深震撼了我。读的虽是文字,但总感觉斯霞老师就在我的面前娓娓道来,给我上了这节课,连神情、动作都那么逼真。

這一课,斯霞老师把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放在了获得语文知识的前面,看似简约的教学流程中无不渗透着智慧,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思考、真体验、“能学”、“会学”。在斯霞老师的眼里,小小的课堂是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是和偌大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

一、基于课堂,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疑”开始,又在“疑”中得以发展。宝贵的40分钟,斯霞老师三次当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提问质疑,并给予鼓励肯定。在学生提出了很多与语文学习无关的问题后,斯霞老师并没有弃之不管,而是立刻抓住学生非语言学习问题“两个士兵正在商量,船夫怎么会听到的?”中的“商量”一词,引导学生理解“商量”的意思,把学生重新领回到语文学习的路上。斯霞老师从学生的提问质疑中捕捉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必需的知识”。

二、基于课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斯霞老师的课堂上,在无声无息地指导着学生如何阅读。开始学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李闯王为什么要渡黄河”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学每一大段时再读课文,教学结束时再整体齐读课文,每一遍读书都是在前一次理解的基础上加入了学习后的新感悟。没有那么多读的花架子,却扎扎实实地把方法织在了学生的心中。

三、基于课堂,提升学生表达的能力

斯霞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如,引导学生感悟出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李闯王着急的心情时,顺势让学生也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李闯王着急的心情:“要是你们写,会怎么写着急的心情呢?”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表达极为生动:“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急得心都要跳出来了。”……斯霞老师继续深度开掘:“这样写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处吗?”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了:“写出了他着急的心情,使我们读者也为他着急了。”“写得生动。”……将学生的理解感悟与表达训练有机结合,开出了一朵朵表达之花。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船夫小节黄河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船夫和风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黄河』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船夫和儿子
话丢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