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红
现在很多人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关注上面的动态,而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打开微信,秀图片,写心得,看各种评论。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也能利用微信,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于是,我尝试着让“微反思”走入学生的课堂。
一、重视每篇教材的“微反思”,可多角度、多元化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语言交际能力
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会让学生写感想或评论,不能长篇大论,而是学着以微信或微博的方式,几十或上百字足矣。完成后,贴在教室专门开辟的栏目——“我的语文”中,其他学生可以根据一些别人的微反思及时点赞或评论。如,有一学生在学完《窃读记》一文后,在“微反思”里写道:“比起林海音,我可是幸运多了,我不必假装别人的小妹妹,不必饿着肚子,不必为了看一本书,走遍所有的书店。我想看什么书,妈妈就给我买,我太幸福了。”当该生的“微反思”贴出后,就有学生在其反思下面画了个拇指,还有人跟帖:“你说得对,我们是幸福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幸福。”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其实我们也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惧怕的人物不一样,我们怕的是家长,而林海音惧怕的是老板。我们的惧怕是幸福的,作者的惧怕是心酸的。”诸如此类的评论跟帖,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吗?不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另一种形式的对话吗?学生在微反思的过程中,发展了个性,学会了合作,懂得尊重他人、评判他人,逐步培养了阅读与语言交际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二、重视每个单元“微反思”,可在“求同存异”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与写作能力
很多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单元教学,课文与课文之间往往割裂开来,以至于学生在学完一单元后,却想不起到底学了哪几篇课文,更无从谈单元的主题思想。因此,我便在每个单元教学后,要求学生用“微反思”的形式,对每篇课文略加点评,如,在教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主题后,要求学生就“读书”主题写出微反思,要求对比出四篇关于读书文章的异同之处,了解编者的意图,反思对自己的写作有何帮助,并把“微反思”公之于专栏中。通过这些“微评论”,学生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写作能力和学习效率。
三、重视整体教材的“微反思”,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每到学期结束,我会让学生用“微反思”的方式,写出自己对每个单元的评价,并根据自己印象深刻或触动自己内心的单元,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如:在学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后,有学生在“微反思”中写道:“本学期,我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也深深体会了作家诗人的思乡情,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也感受了人间的各种亲情,看到了祖国的伟大和沧桑,也感受了伟人的情怀,看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还学到了许多科普知识。一句话,我喜欢语文,里面的各种感情和许多事物都让我感动。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走上街头,去感受汉字的魅力,做一次汉字调查活动。有愿和我一块去的吗?赶快报名哦!”当学生把自己的反思贴出来后,立刻有学生响应,于是,一个“汉字调查小组”应运而生,选人、分工、做方案,采访、调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让学生在学完整本教材后进行“微反思”,是感受语文魅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市南坛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