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力”启蒙文言阅读力

2017-05-30 10:48莫国夫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杨修汪伦文言

莫国夫

无论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提升个人言语修养,文言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都有其学习的必要性。对于儿童来说,适当地学一些力所能及的文言,对其人格形成和语文能力影响深远。但在一线的教学现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老师抱怨文言难教,而学生则从心理上抗拒文言。

在笔者对儿童的研究与观察中,深深觉得故事是每一个儿童的天然伙伴。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四篇小古文全是故事(《杨氏之子》《学弈》《两小儿辩日》《伯牙绝弦》),而一些学校的课外小古文教材,更是大量选编了来自《世说新语》《山海经》《明清笑话集》等的文言故事。除此之外,大量脍炙人口的古诗也无不蕴藏着故事元素。从学理上说,故事以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这高度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可以说,一切有意思的故事都是儿童认知世界、晓事明理的最佳途径。由此,笔者强烈建议古诗文教学应该多一些故事力,让古老的文言在现代儿童的心灵上生根发芽。

一、以“添油加醋”感受文言情趣

从学习心理学来看,学习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舒适区中学生缺少挑战,因此尽管学得愉快但收获不大,恐惧区的学习则让学生感到通过努力也无法达到目标。文言以简蓄丰,语言习惯和内容距离当下儿童的认知相去甚远,教学不当,十分容易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恐惧区。因此,用现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进行“添油加醋”,丰满生动文言文本的叙事情境,能让文言更加贴近孩子的心。

如笔者学员丁圆伟老师执教的小古文《狐假虎威》一课,课一开始就以说书的方式向学生交代《狐假虎威》一文的来历。然后模拟老狐狸给小

狐狸讲故事的情境,以此引出

全文。

两千多年前,在一个狐狸洞穴里,狐狸爸爸给小狐狸讲起了它年轻时候的故事——(出示)

狐狸爸爸:吾儿啊,汝过来,为父有事同汝讲。

小狐狸:父亲,何事?

狐狸爸爸:吾年轻时,曾与虎有过一场精彩的较量,惊心动魄,永生难忘,为父当时命悬一线。

小狐狸:父亲所言当真?

狐狸爸爸:放肆!为父难道还会在吾儿面前妄语不成?

小狐狸:哦,父亲息怒,父亲息怒!儿愿闻其详。

狐狸爸爸:这是个古老的故事了,且让我慢慢道来,那日——

有意思的是,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仍与学生以老狐狸和小狐狸的身份演绎故事场景,并随机诵读理解文言。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课结束时,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用现代文以“老虎爸爸”的口吻来改写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

文言教学,特别需要这样添油加醋的言语能力。整堂课文言带着故事,故事带着表演,表演融合着文言理解,不知不觉间,学生和文言有了亲切而自然的接触。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文言文教学中的儿童立场,就是把儿童是否喜欢文言当作评判教学的核心尺度。

二、以故事新编达成文意初通

“笔者对文言文教学做了一些随机的调查访谈。发现70%以上的老师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读读背背,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能写出关键文言字词的意思。而在课堂观察中,读诵全文、串讲意思、概括主题基本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拙文 《基于儿童立场的文言教学改进》,刊登于《小学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12期)特别是串讲文言意思,在一线教学中最令师生头疼。以白话语言串讲文言,必然失去文言原有的韵味节奏,如果教师以和初中接轨为由,拔高要求,要求做到字字落实,必然使小学生的串讲如挤牙膏般痛苦不堪,而所述文意也是零打碎敲,寡然无味。

针对这一问题,于永正老师教学的《杨氏之子》以故事新编的方式给我们以启发。

师:这个“杨氏之子”究竟是谁呢?三国时候,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杨修,有人猜测,杨氏之子写的可能就是杨修的故事。那么,我们暂且把杨氏之子就假定为杨修吧,这样称呼起来比较方便。这篇短文只有53个字,但是含义却很丰富。下面我们用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文章补充得丰满一些。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非常简练,根据这句话,请你想象一下杨氏小儿长什么模样。注意,相貌描写一定要体现出他的聪明。第一排同学扩写这句话。

师:“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注意是谁?去干什么?主人不在,是哪个人把小儿叫出来的?这里面蕴含着很多动作和对话。请第二排同学来写。

师:“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们难道就说了两句话吗?肯定不是的!往下肯定还有好多话呢!展开想象,一定要通过对话描写把杨修的聪慧表现出来。请第三排同学写这一段。

……

(生写完并分享)

生:梁国有一户人家,他家有个孩子叫杨修。虽然才九岁,但是非常聪明。胖乎乎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嘴唇很薄,能说会道。凡是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个聪明有教养的孩子。

生:一日,杨氏的好友(师:我最欣赏“一日”,他不用“有一天”,用“一日”,有文言味道。)孔君平前来拜访,家人为其开了门,并告知杨氏不在(师:应该是杨老爷不在。),并告知杨老爷不在。他的儿子杨修在书房读书。孔君平想与杨修见面。看看多日不见,小杨修又学了些什么。管家告诉杨修孔君平来了,杨修赶忙出来迎接,并亲自为其摆上了水果,其中就有孔君平最爱吃的杨梅。

生:孔君平看着果子,一眼看到了杨梅。他左思右想。该怎样考考杨修呢?哟!杨梅,杨修,你姓杨,它也姓楊,这杨梅是你家的水果吧!(掌声)(师:杨梅,杨修,联系起来了!多有意思呀!)杨修眼睛一转。灵机一动:“孔叔叔,我可从没听说过,这有‘孔字的孔雀是您家的鸟啊!”孔君平摸着杨修的头说:“你这个小机灵鬼儿啊!”杨修说:“嘿嘿!孔叔叔过奖了!”孔君平笑着说:“哈哈哈!真是个聪明孩子,聪明孩子!”(掌声)

师:你真是个聪明孩子,聪明孩子啊!

(生继续交流。略。)

师:大家看看,三段话连起来是不是一篇好作文?这就叫故事新编。

儿童天生喜欢故事,于老师深谙其理。学生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进仅有53个字的《杨氏之子》中,通过扩展新编,既遵循原文,又有生发,可谓精彩。以故事讲述来达成文意初步理解,我认为应该是故事类文言教学的核心策略。

三、以揣摩故事情境抵达形象理解

任何文字表达,都只是生活的一个截面固化。生活本身是充满故事感的,它的鲜活和变化远非文字可以描述穷尽。特别是中国的古诗词,言简意丰已臻极致,儿童要抵达完整丰满的形象理解,感受其中的情趣和魅力,绝非易事。以诗词中隐含的故事元素入手,揣摩潜在的故事情境,不失为建构形象,以达成理解的好方法。

故事的一大特点就是波折。细读李白的《赠汪伦》,其中就有诸多看似不合情理的故事元素。如既然汪伦盛情相邀李白来家做客,怎么可能分别时不去家门口送别李白,让李白孤身一人离开呢?李白告别汪伦,汪伦理应在家就送别李白,为什么要等到李白离开,才走出村庄,来到桃花潭边送别呢?既然李白和汪伦关系如此之好,李白怎么会不辞而别呢?

如何运用这样的故事元素来让学生抵达更高层次的形象理解,孙双金老师在执教中是这样展开的:

师:汪伦为什么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坐上小船才赶来踏歌相送呢?

生:我们一般送亲人是在家里送,汪伦故意不在家里送,而是特别安排走的时候送,这样能给李白留下非常

深的印象,让他记住自己这个

朋友。

生:可能是因为李白喜欢喝酒,而汪伦又是酿酒的,他在家里特地为李白酿了酒,李白快要走了,他才酿好,急急忙忙地给李白送了过去。

师:已经在酒店送过行了,但他觉得就这样把李白送走还不够。他想我是写一封信把人家骗来的,现在人家走了我就这样送别情意不够。于是再次赶到桃花潭边踏歌相送。

生: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李白的名气很大,所以汪伦想组织一个很大的活动来告别李白。

师:你的想象当中,不是汪伦一个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个村子的人都组织来踏歌相送。那个场面真是不得了,李白坐在船上,本来都要走了,忽然听到一阵阵歌声传来,李白还坐得住吗?

生:(齐)坐不住。

师:李白站起来,跳上岸去,握住汪伦的手说:“汪兄啊,你真是对我太好啦!这样的情意我怎么表达呢?我一介书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拿笔来。”于是,李白即兴挥毫写下了《赠汪伦》。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

从这个课例我们可以看出,古诗文的阅读理解,最需要的就是教师能够提供一个撬动文本、达成形象理解的支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的阅读,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另一种复活。而阅读,就是召唤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去重构文本的意义和形象。伴随着故事的古诗文学习,相信学生一定会感觉亲切。故事中所蕴含的生动形象和丰富情感,也往往会成为学生打开文言之门的金钥匙。

四、以事件嫁接趣读成诵

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伟大的。文言教学一样需要散发出独特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读诵作为文言教学的基本手段,很容易让学生心生厌烦。而通过故事元素的运用,以事件为线索,把孤立的文本进行叠加链接,使得文本在读诵中鲜活起来,不失为吸引学生积累文言、运用文言的一种好策略。

如一位老师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是这样进行读诵设计的。

老师先简单介绍张志和,然后交代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出示古诗,全班读。)

师:先自由地读一读,哥哥在劝弟弟干什么?这样吧,我来当哥哥,你们来当弟弟张志和。我来催催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句。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由慢到快)

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好一个“不须归”,弟弟啊,为何不归?

……

师:这首词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很多诗人都向往这样的悠闲、这样的风光,诗人徐俯来寻找张志和了!(出示,生齐读。)

鹧鸪天

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师:苏轼也来了。(出示,生齐读。)

浣溪沙

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样以一个文本为轴心,以读诵进行事件嫁接,不仅扩展了文本的意义域,而且会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文本本身的现实价值与艺术美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愉悦感和自由感,这本身就是对儿童烂漫生命的主动顺应。我想这就是儿童教育的真谛。

五、以创生故事亲近原典文言

并非所有的文言都有显性的故事元素可以运用,尤其是一些课外拓展的原典类文言。这类著述多以哲理思辨为主。当下,一些地区“读经”盛行,提倡“趁孩子记忆力好先背下来再说”。在“教育首先是科学”已成共识的今天,这类暴力式的简单化的教育口号是值得警惕的。笔者一贯不提倡小学阶段花较多的精力去接触这样一些原典。但偶有接触,未尝不可。这样的文言原典学习,首先需要一些游戏精神,而不是什么黄钟大吕,着汉服行汉礼。如何让一些庄重肃穆的经典放下身段,在孩子面前柔软起来,编一些故事,甚至是“无中生有”地编一些故事,实在是一种现代汉语教育的大智慧。朱文君老师给儿童讲《道德经》的教例,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朱老师为了诱发学生的兴趣,先讲了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我有个朋友,超级喜欢老子,他生了孩子,起名字都是从老子的《道德经》里找的,老大叫大成,意为大成若缺。老二叫大盈,意为“大盈若冲”。到了老三,就叫“大直”,老四叫“大巧”,到老五,麻烦了,要叫什么呢?大家看看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一看老五要叫“大辩”了,学生开始坏笑,看来起名字还要注意谐音啊!朱老师说那你们给他换个名字吧,从老子的文章中去找。学生找了“若缺”“若拙”之类。朱老师又说这么好的名字,还不如留给自己用,学生直点头,不过,你们已经有名字了啊,不如留给你的孩子吧。女孩子们犯愁了:老师,我还不知道孩子他爸姓什么呢。其中一个女孩是这样写的:

贶善道

呜呜,我还这么小,就要面对给孩子起名字这么严肃的事情……

我想给我的孩子取名为:贶(kuàng)善道。

贶:这是一个一般人很难一次性读对的姓氏。虽然我不姓贶,我也不希望孩子跟我姓。我是个有爱心的人,“贶”是中国第一小姓,我要为这个姓氏的家族添砖加瓦,让他们繁荣昌盛起来。他还必须是个男的。

善:是善良的善,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品质就是应该深沉、安详、随和和仁慈。善良是人的本性,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以后也能善良,不要忘记与生俱来的美德。

道: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孩子要知道人世间的大道理,也要懂得生活中的小道理。而我的孩子还知道“道是在不斷变化的”,他会注意到观察世界,认真思考和探究,去发现事物间联系和变化的奥秘,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一个“道”字,在时刻提醒着他呢。

他的小名叫“矿山道”,这是由他名字的谐音而来,寓意我的孩子犹如矿山中的一条小道,铺满了矿石宝藏,也为人们采集矿石带来了方便,他是个厚积薄发的人。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上姓名网测试一下,63分,OK!只要过得去就可以啦。

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实务,在这个课例中我看到完美的沟通和融合。学习文言经典,并非就是傻读傻背。这样的无中生有,无非就是为了让学生觉得文言有其好玩、实用之处,而并非就是佶屈聱牙,艰涩高深,拒人于千里之外。

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尊重儿童言语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波段”和“频道”。那种只是把儿童当作容器的“填鸭式学习”早就应该丢进历史的垃圾桶。一切儿童学习的发生,包括古诗文学习,要抵达并改进儿童的认知,必须和儿童言语、精神“共振”,故事,就是其中的重要媒介。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识、概念、道理,而往往是故事”。我想对于文言学习也是如此。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杨 伟

猜你喜欢
杨修汪伦文言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赠汪伦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真正的聪明人
赠汪伦
杨修解字
“一合酥”续编
泪别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