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

2017-05-30 04:53:18任聪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辅导员

任聪

摘 要:新时期高校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生理和心理特点而引发出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增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要准确把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并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三个途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172-02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bring out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individual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nselors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ork, an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long-term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student cadr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ree ways to enhanc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Key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nselor; effectiveness

近些年,大學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因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导致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辅导员肩负“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的重要职责,应当在深入探究新时期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过程中发揮积极作用[1]。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成因

1. 家庭环境如何,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恰当,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发现,父母离异或者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当中孤僻、自卑和冷漠的倾向性更为明显;如果父母亲关系失和,经常发生冲突而缺乏对子女应有的关爱,孩子进入大学后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容易多疑胆小,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缺少基本的信任,产生人际交往困难的概率更高;而独生子女家庭最常见的教育问题就是“过分溺爱”导致抗挫折能力较差,对同学之间生活习惯、性格差异的包容性不高,部分学生离开父母之后无法生活自理,由此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产生心理问题;过于严厉、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父母则会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许多原本优秀的学生在遭遇考试失利、就业受挫、竞选失败等困难挫折后因为无法面对父母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另外家族遗传性的精神疾病也是大学生入学后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2. 剧烈变化、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原本在高中并不明显的贫富差距开始凸显,部分学生频繁在微信朋友圈中“炫富”,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对比对来自农村等贫困家庭的学生是无形的心理压力;受到高校扩招和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同时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正因素也使得没有家庭背景的学生心态失衡,由就业压力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日趋多样化。

3. 大学生群体处于走出家庭和融入社会的边缘,特殊时期不够成熟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部分大学生对自我各方面的认识不够准确,自我评价过高,个体意识较强,非常在意周围师生的看法,一旦遇到批评的言论,便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质疑自身形象;部分大学生由于身材肥胖、个子矮小或其他外在形象问题而产生自卑心理,不能展开正常的人际交往,长此以往,内心压抑而导致心理问题。

二、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1.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学生最为熟悉和信赖的教师群体,应当采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项日常工作。

(1)在新生入学时,辅导员在新生分班和分宿舍的过程中可以获取新生的各项详细资料,军训也往往要求辅导员全程跟训,这期间呈现出来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团队合作意识欠缺、抗挫折能力不够等问题,为辅导员进行初步的心理筛查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在助学助困工作当中,辅导员能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做深入了解,对于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重而压力过大或者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及时进行开导和帮助,预防和化解这部分学生早期的不良心理情绪。

(3)当前因为宿舍成员之间生活习惯不同、成长背景不同而引起宿舍矛盾,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部分学生往往会求助于辅导员采取调换宿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使得辅导员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宿舍成员之间的问题矛盾,介入调解,防止冲突加剧而诱发心理问题、产生严重后果。

(4)毕业生群体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就业,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压力过大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毕业生开辟倾诉渠道,同时通过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开展求职技能辅导等途径缓解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开展灵活有效的就业帮扶,将由就业引发的心理问题及时化解。

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事务性工作不同,心理工作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和信任,这就要求辅导员能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为人处事令人信服。首先,辅导员应当对学生有足够的心理投入,通过为集体设定共同努力的目标、制订集体必须遵守的规则、对集体细致的日常管理、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获得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依附感,特别是对辅导员的亲切感,这样学生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便会想到向辅导员求助,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其次虽然大部分辅导员非心理学专业,但是辅导员可以通过参加心理相关知识的研修、培训,多与心理学专家沟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有利于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提出更加专业的建议和处理方式,这种心理咨询的专业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最后,辅导员应当注重自身权责之外的人格魅力塑造,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辅导员的外在形象,更多的包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态、深刻的内在思想、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严谨专业的工作素养,辅导员通过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把无形的利剑。

三、辅导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具体途径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因此缺乏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辅导员首先应当抓住心理健康日等契机,以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班创建、组织心理文化节、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月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展心理剧大赛、心理微电影大赛、心理设备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配合有效的宣传和激励机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体学生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辅导员可以利用自身与学生密切接触的优势,与学校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建立由宿舍长、心理委员、辅导员、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共同发挥作用的稳固长效的工作机制,力求在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以及心理危机的干预、跟踪、评估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确保将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抓好学生干部队伍,提高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輔导员的工作优势之一就是有一支学生干部队伍作为左膀右臂,学生干部在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学生干部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还有待开发。调查表明,高校中大部分班级设立的心理委员并未发挥有效作用,甚至有的班级中心理委员由生活委员兼任,这部分心理委员或者是職位虚设,或者是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被动任命,在同学中的存在感较低,往往并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也不具有基本的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然而,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并不仅仅是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学生,更多的是存在心理困惑或者阶段性心理不适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经过适当地开导与自我调整,便可以预防心理问题进一步发展为心理疾病,而对于大多数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向同学和好友倾诉,而不是直接找到辅导员解决问题,因此,学生自身的自助与互助、同宿舍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对于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2]。

因此,辅导员应该重视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心理委员这支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鼓励有能力、肯作为的学生竞聘心理委员,有计划、阶段性地对心理委员进行基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交流沙龙,并适时建立健全例如“设立优秀心理委员荣誉称号”等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三)与时俱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高校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进行校外兼职实践的学生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是学生更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辅导员应当与时俱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首先,辅导员需利用好网络平台,通过调查学生浏览量较大的网站,研究学生的网络言论来了解学生最近关心的热点问题,并给予正确引导,同时开通自己的个人博客,对于不方便进行一对一谈话的学生,通过写与其相关的文章、评论来间接进行影响和教育,辅导员还可以加入到班级聊天群,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关注学生发布的个人状态,对于性格内向、喜欢通过网络宣泄个人情绪的学生,往往可以从其网络言论中发现最初的心理问题萌芽[3];其次学生家长对学生更加了解,并且能够提供学生成长背景和行为方式方面的详细信息,因此辅导员可以采用书信、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预防学生由于家庭重大变故而引发心理问题,同时辅导员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基本的大学生心理保健知识,形成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邱显清.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64-66.

[2]李明忠.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4-8.

[3]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3-11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辅导员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7:54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5:05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团结(2014年4期)2014-02-28 17: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