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
摘要: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当前的阅读教学多停留在词、句的层面,忽视了语篇、语境的理解,语篇分析教学为大学英语阅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语篇分析注重对语篇的背景知识、篇章知识、字词句知识和推理这几方面的教学。本文就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如何让语篇分析更好地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篇;语篇分析;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6-0105-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6.021
阅读是我国英语教学的核心,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途径,也是大部分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主要技能。所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注重培养学生文章语篇的阅读技能。
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并进行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学习者本身处于被动的阅读地位,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因此,必须要有一种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篇分析理论被运用到阅读教学领域,教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运用语篇教学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语篇和语篇分析
语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话语”也包括“篇章”。语篇(discourse)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说,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总的说来,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其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Cohesion)的,在语义上是连贯(Coherence)的。语言学家定义为语篇是语义单位(Semantic unit)或是“在某处情景中做某事”的语言(Halliday&Hason,1976)。语篇(text)的着眼点是一个完整思想意义的篇章,一个大于句子小于语境的成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意义,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 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是由哈里斯(Harris)于1952年在美国《语言》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一门研究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并涉及多个学科的学问。Harris曾指出:“语言不存在于单词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之中。语篇是一个语言单位,强调语言的行为和活动,强调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篇分析从语篇的整体出发,超越了句本位研究的范围,把注意力转移到更加重要的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联系上,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它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进行解释词句、分析人物性格或事件缘由,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语篇分析教学还表现在对语篇的背景知识、篇章知识、字词句知识和推理这几方面的教学。只有通过实际参与语篇交际,才能真正理解语篇。因此,只有语篇教学,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它不仅重视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
二、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阅读
语言学家威多森(H·G·Widdowson)说过:“一旦我们承认需要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教授,我们显然再也不能仅仅用句子的术语来考虑语言。我们必须考虑语篇的特征以及怎样最好地教授语篇。”这充分说明了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地位。语篇分析是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它的特点是,紧密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同时还从语言的交际功能、交际双方的认知能力出发,使学生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理解真实意义。
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实际的帮助,从而促进对语篇的全面理解。语篇分析法指在语篇水平上恰当地使用各种语言技能,获取或表达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是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认识和理解语言符号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识别文章中的词汇、句子结构、语篇衔接,理解篇章所传递的信息和所要表达的意义。人类大量的知识传递是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来实现的。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的效率与成就及其整体学习生活质量。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单纯是提高一项语言技能,而且也是提高其它语言技能如听说写译的重要来源。
三、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话题为中心,以阅读、对话、听力和写作等内容所构成的整体教学单位;同时,通过语法和词汇在语篇中的多次循环,反复打好语言基本功,整套教材大部分内容都是以语篇形式出现,并结合以课堂项目。这为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提供了保障。
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main ideas)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評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因此,我们在对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这三个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1、语境分析。读者一个学会从上下文中推断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它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发现过程,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的直接陈述,而且要把握隐藏在文章背后的内容,从而为进一步的想象提供空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当他在网上浏览信息时,为了得到隐含的信息,在组织话语结构的帮助下,他们可以的出正确的结论。
在文本中,作者总是用一种特定的方法来组织他的观点和目的,而读者也以同样的方式来思考,因此读者可以预测上下文的意义。如果读者可以根据语言或非语言的线索做出预测,他很可能会对这位作者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做一个粗略的猜测。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上下文的主题中进行预测,并猜测话语的主要思想和组织。第二,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准备好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第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最后一段来预测下一段,或者根据一开始就预测到最后一段,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语言有它自己的语言知识,同时它也承载着图式知识,这是一种社会获取的知识。它也是被称为关于文化背景知识,学生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在语言水平和交际水平上的能力提升。涉及到语言的使用,交际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要求学生在语言规则上的微语言表演,作为宏观理解目标文化的能力。首先,沟通是理解一种语言前提,理解英语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因此,文化联想对理解有很大的影响,分享和匹配文化的形成是为了弥补信息的鸿沟,驾驶的角色至关重要,帮助学生超越语言的实体,识别文化的前提,为顺利的交流奠定基础。例如:第一,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利的环境中英语使用的现实与地理上遥远的地区的课堂,所以,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文化氛围,出示一张地图、剪报、卡通画等,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视觉存在。其次,教师应该提供有关地理、历史、制度、宗教信仰、社会风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克服阅读障碍。
2、衔接分析。衔接是词汇、语法和其他关系的连接,它提供了文本不同部分之间的链接,链接的领悟涉及到引用、省略 、替換、重复、同义和搭配。
作者经常使用这样的字眼如:it, he, our, this, those, then, so/not等,比如: “I think so”, “ It appears not.” 和一些表示比较的词如:smaller,same, additional, such, other 等等,在话语用来引用或代替其他的一些词或短语,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多关注这类单词,引导他们找替换部分,并要求他们进一步质疑这些地方,为了加快他们的阅读速度和提高阅读效率。
在交流过程中,作者往往忽略了他们认为读者可以通过文章的上下文来弥补省略的部分,就像参考和替代一样,读者也必须在上下文中找到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来训练学生,并帮助他们总结省略的一般规则,在此之后,学生们可以很容易识别出它,并且更迅速、更透彻地理解这些话。
3、语篇中的连贯分析。概念意义和介词意义是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基础,但对语篇的彻底解释是不够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获得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是必要的,这些都隐藏在连贯的语境中,获得这些意思的基本方法是研究句子的功能价值,把握作者的意图,每句话包含三个功能价值:(1)独立价值;(2)上下文相关功能和(3)相互依赖的功能,这三个功能的价值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关系,并且清楚地揭示了作者的观点。
主体结构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目的,注意主题结构,将有助于读者对上下文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因此,应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主体结构安排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发展的过程。 在主体结构的突出部分读者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文章的信息结构,者与作者的思想最为相似。也就是说,读者可以找到作者将以讨论的内容以及从主题结构本身实现的顺序,确定主体结构可能会让学生们一次一次地阅读,从而全面掌握并帮助学生形成快速阅读和阅读的有效方法。
4、文本模式分析。文本模式的分析可以举例说明:
(1)One of the irritations for joggers is having to stop every five or ten minutes and retie their shoe laces. (2) A new device- the lace lock puts an end to those involuntary pauses. (3) The lances are threaded through the ends of a simple plastic barrel. (4) This is pushed down on the tongue of the shoe and locked into place. (5a) The tie is then completed and (5b) the shoes will stay done up, throughout a bout of running, cycling or playing.
句子(1)呈现于句子相关的情况和问题,句子(2)对这个问题作出反应,句子(3)到句子(5a)给出设备工作的细节,而句子(5b)对设备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评价,换句话说,评估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得出了问题解决方案的模式:处境—问题—回答—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标记(2)到(5a)的句子都被一个标签所覆盖:回答,文本中的回答、评估等不一定与句子一致,它们可能包含少于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在问题解决法案模式中,标记完成模式的关键元素是对至少一个可能解决方案的一个 解决的评估。如果仅仅的评价任何特定的评估都不被保留,作者通常会考虑任何一个问题的其他解决方案。一篇没有可能解决方案的文章会给读者感到不安,当然,这是一些写作风格的合理工具(例如:竞选新闻、文学写作)。大多数问题解决方案将以首选解决方案结束。但是在解决方案被拒绝或部分被接受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阶段,从而产生更复杂的模式。
在复杂的上下文中,循环返回到潜在的解决方案可以重复很多次,知道最终的正面评价,学生们往往很难精确地做到这一点,并且在教学大纲或课程材料中可能需要特别注意。
因此,通过使用作者提供的线索找到上下文中的模式是读者的一种解释,这不是一个找到正确答案的问题,但通常可以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所给出的上下文。
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各式文章体裁及其语言结构形式,使学生从整体了解篇章结构,准确把握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根据Kolzow和Leeogel,英语主要语篇思维模式有以下几种: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ution pattern),陈述反陈述型(claim-counterclaim pattern),问题答案型(question-answer pattern),一般特殊型(general-specific),反问型(rhetorical pattern)。這几种语篇思维模式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交叉存在于某一语篇中,并组成复杂的语篇思维模式。通过语篇思维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作者思维脉络,熟悉语篇结构,使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语篇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思想内容与读者进行语篇交际的。
语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内容和进展情况,精心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语言知识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注重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从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
四、语篇分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语篇意识。以往教师的教学方法过分依赖于对语法的讲解和课文的翻译,这是造成对语篇宏观处理技能的忽略的根本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误导作用。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他们从一开始需要依赖教师的引导来进行阅读活动,若长期地进行句子水平层次上的训练,这必然会使他们丧失掌握正确阅读方法的机会。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转被动为主动,从一种懒散的、消极的认知过程转变为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对文字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做到主动出击,利用语篇分析技巧去推测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意图、因果关系及某些细节。
2、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语篇分析教学要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语篇分析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语言分析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来抓,这样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眼界,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句子之间的衔接或连贯,培养学生对语篇前后响应的敏感性,认识语篇的交际功能。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分析、推理和总结的全过程。这种方法要求学生不仅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而且要将精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而且,它能帮助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释重要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在语篇层面上分析课文,而且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气氛以增强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3、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为主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课文内容或围绕课文设计出系统的、前后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或者活动安排,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行语言习得或语言学习。课堂训练要激发兴趣;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训练既要准确,又要流畅,由浅入深,难易适度。语言训练注重语言内容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考虑到中学生语言知识层次的实际情况,适当讲解语言知识,尤其是影响理解的语法和句子结构。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
综上所述,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强调的是语篇、整体、内容、意义,顺应了人的思维认识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的各方面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语篇分析教学,教师能训练学生迅速、准确把握语篇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摸清作者的思维脉络,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结构表达思想内容的。语篇分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以及初步的语篇交际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其阅读理解水平,提高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London:Arnold,1973.
[2]Widdowson, H. G. 1978.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胡壮磷.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版社,1993.
[4]王枫林. 阅读理解和语篇分析 [J]. 外语界,1994,(1).
[5]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王玲. 语篇分析法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7]刘辰诞. 教学篇章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2.
[8]李潇颖.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当议 [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