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看儒家中庸调和精神

2017-05-30 04:30王亚敏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庸

王亚敏

摘要:在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极具中庸调和色彩,家与国、人与时间、人与环境、严与慈、德与行,这一对对矛盾都协和地存在于家庭教育这一实体之中,并产生出不同种类的“调和之道”,这也为我们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树立“家国同构”的大教育观;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注重早期教育,因时因地而教。

关键词:中庸;调和精神;古代家庭教育;现代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6-0080-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6.016

一、“中庸”释义

1.何谓“中”

《说文解字》中将“中”解释为“内也”,指事旗杆正中竖立,说明远古宗族部落正在旗杆竖立的中央地带进行活动,因此“中”被理解为氏族社会的徽帜。而由本义“旗帜”慢慢衍生出了这样一些字义:表示处所的“中原”,表示时间的“中午”,表示身体关键部位或是狩猎战争重要环节的“中”,表示正好恰好的“中意”。从字义演变我们可以看出,“中”的含义从处所时间变为重要性与事物状态,从具体到抽象,色彩意义逐渐丰富而偏向褒义。我们从字义的演变不难看出“中”在我们中华民族心理词典中所蕴含的意义:一种在时间、空间、事物性质状态、事件活动过程等方面的“尚中精神”。

2.何谓“庸”

“庸”,最早出现在中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是一种器具。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用也”,表示需要之意。而何晏注《论语》中解释道:“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得也。”“庸”,大多数人倾向将其理解为“平庸”之意,过分降调其结果,但结合“用”与“常”这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日常生活或是社会实践活动。

3.“中庸”的含义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从孔子生活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正处礼崩乐坏的大乱时代,孔子使人民大众能够受到教化,恢复周礼,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他提出“中庸”这一概念,将其奉为“至德”,即人们应该遵循的最高道德模范。

一提及“中庸”精神,便想到《论语》中另一思想——“过犹不及”,这也能反映“中庸”精神的部分内涵。在笔者看来,“中庸”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道德品质或规范,如仁、义、礼等,因为它高于这些世间能够具体显现的道德,更倾向于一种抽象的思想概念,一种能够实行的方法论,正如“过犹不及”所言,凡事做“过”与“不及”,其最终的结果都是一致的,只有寻找到万事万物的最佳契合点,才能实现“中庸”之道。就像我们所说的仁、义、礼等具体道德形式一般,过“仁”则为溺爱,不及则为缺乏爱心;过“义”则为虚假,不及则为乱;过“礼”则为迁让,不及则为野。“中庸”精神可以贯穿于任一具体道德规范中,反过来一个人只有在某一品行修养上做到“中庸”,才能说他具有这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孔子才将“中庸”称为“至德”。

“中庸”,其核心在于“中”字,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贯彻“中”的精神,从而做到“用中”,即为人做事都要中正、中和。据先秦儒家所言,要做到“中和”,必须先贯彻三大原则,即“道中”、“时中”、“适中”。

一是“道中”,儒家之道也就是指“礼”,并非是指具体的礼仪规范,而是指一种达到“中和”的必要标准,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原则。《论语》中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告诉我们,只有先“礼”才能后“乐”,而此处“乐”,指的是康乐、安乐、民生育乐,其最终导向也无不是一个“和”字。

二是“时中”,取自《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句话是将君子与小人进行对比,讲到君子追求中庸,会根据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寻求变通,即“因时而变”,但这需要注意的是这也并非意味着这种变化是任意性的,而要求君子能在“道中”的基础上完成的,也就是首先要遵从自身的心灵原则。

三是“适中”,即合度,既无过也无不及,相比“道中”,它更倾向于“中庸”在人的具体行为上的表现,也更注重要求的凡事都要遵从“中庸”之道。圣贤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这种具体要求或是表现:遵循艺术之美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赞赏“文质彬彬”之真君子,学习讲求“学思结合”切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追求德行风范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二、调和精神的内涵

“调和”二字,在笔者看来,“调”是其手段和方法,而“和”则是其目的与归宿。换句话说,“人們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将矛盾双方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调整融合,寻找事物差异性中的最佳契合点,使其双方能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论语》中论述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追求协和而并不忽视差异性的存在,反对盲从,小人一味追求盲从和一致性反而最终达不到真正的协和,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儒家的调和精神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折中主义”,它并不忽视矛盾双方差异性与个性的存在,而正是辩证地看待这种“不同”,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寻求矛盾各个方面的联接、平衡与协和。

三、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调和精神

家庭,是指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生活形式,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同时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从而自始至终都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与儒学气息。本文所谈到“中庸调和精神”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特征,其本质是追求社会实践活动中矛盾双方之间的平衡与协和,而这也对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简要阐释:

1.家国调和——家国一体的教育理论

儒家注重调和个人、家庭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孔子曾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思想,其目的就是在于说明我们应该通过“修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达到安人、安定社会的作用,而家庭作为实现社会安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个人与国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学》中明确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也说明儒家的社会理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齐家”作为修身的目标、治国的前提,家与国两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关系愈加紧密,这也促使产生了“家国一体”的教育理论。

家国一体的观念到了宋代以后表现得更为集中。宋代大学者司马光总结了历代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强调齐家为治国之本,家庭教育搞不好,就无法教好别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民法之也,此所谓治国在齐其家”。即你的言行只有打动自己的家人,使家人效仿,才谈得上影响其他人,再进一步提出治国与治家相通之处,如家长能慈,到社會上便能以慈待人,子弟能孝,到朝廷中便移孝为忠,只要人人能尽忠孝。也就能“定天下了”,这就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家国一体的传统。而这一理论的产生、发展与实践正说明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对“家”与“国”两大社会组织形式的不断联系与调和,显然这种理论也深深打上了儒家中庸调和精神的文化烙印。

2.人时调和——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人与时间的矛盾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视的,对这一关系的调和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循序渐进,即根据子女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这一理念也同我国古代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教育传统是一致的。

如早在西周时期,周代贵族家庭就有一套按儿童年龄安排教育的程序,《礼记·内则》对这一程序作了介绍:“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三字经》中对家庭教育子女的程序也作了详细的描述:“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

这可以看出,我们古代家庭教育是特别注重对“时”这一变量的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读“经”到读“子”再到读“史”,这恰恰说明了古代教育者注重调和家庭教育与时间发展这一矛盾的内在关系,“因时而变,循序渐进”,才是家庭教育所应该采取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3.人地调和——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

人的教育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最为熟知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也恰恰反映了我国古代家庭在处理人与环境关系时的态度,重视客观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并设法为子女的教育寻求较好的环境,从侧面也说明了我国古代家庭借鉴中庸调和的精神去思考和解决人与环境这一组矛盾的教育实践。颜之推在《家训·慕贤》中说道,“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类狎,墨渍淘染,言笑举功,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也,君子必慎交游焉”,指出“人性如染丝”,周围的环境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不管是周围的人或事,或多或少对青少年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他们需要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与发展,从而成为善人君子。

实际上,“人地调和”指的是教育内因与外因的调和,活动主体即内因,客观环境即外因,通过对外因的调整与改变,创造一个更适合教育的学习氛围,这也就是中庸调和精神在其中所发挥作用的表现。

4.爱教调和——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爱与教,或是慈与严,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的矛盾,爱子之心,天下父母都有,但如何去爱才称之为恰当合理呢?爱之过甚,称之溺爱;教之过甚,称之暴戾。我们只有用中庸调和的精神去把握二者的关系,爱教结合,慈严相济,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我国“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最早源自于儒家,孔子曾提出“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又有“严父莫大于配天”之语,可见,儒家既讲慈,亦讲严,讲究“慈严相济”。颜之推明确把“慈”与“严”结合起来,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还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司马光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这方面思想,在爱与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训并重,爱教结合。他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即父母只讲慈爱而不严加训教,便失去作为尊长的大义,只严加训教而不慈善,则伤害了骨肉相亲相爱之理,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

5.德行调和——求真务实的教育传统

德与行,即道德品质与行为实践,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前提与条件,而具体行为实践是其目的与归宿,我们也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具体行动的贯彻也是检验一个高尚道德品质的试金石。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注重德育,尤其是儒家传统的优良道德,同时又要求子女能够付诸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的现实价值,这就是古代家庭教育采用中庸调和思想寻找 “德”与“行”两者之间最佳契合点的充分表现,也是儒家崇尚“入世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国儒家思想特别注重对道德品质的修养,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明确提出了孝悌、谨信、仁爱等优良品质的修养,将其放在“学文”之前,也可以孔子对德育的重视。儒家提出要“修六德”,即“智、仁、圣、义、忠、和”,但同时要求“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其中广泛的谈到了对待父母、友人、邻里、妻子、社会、百姓等众多社会实体的实践行为,这也教导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又应该将其实践于何处。由此看来,“德”与“行”在古代教育中是并行的,也存在于同一统一体中,二者缺一不可。

四、中庸调和精神的现世教育价值

1.家国同构的大教育观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关于家庭建设重要讲话座谈会上指出的,这也说明当今社会家庭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是非凡的,家庭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是重大的,只有家庭教育成功了,千千万万个“小家”才能幸福,只有撑起了千千万万个“小家”,中国社会这个“大家”才能够立足于世界,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家国同构”的大教育观。

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提倡“家国一体”,因为家与国的联系是密切的,无国便无家,跟我们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家国同构”一词虽然有着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但将其运用到现代教育,其内涵被赋予了时代意义:现代教育应从国家整体全局出发,宏观上进行调控;但更应注重个体家庭的教育,家庭就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统一于同一整体。

2.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讲求德行教化兼备,要求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既注重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又强调社会行为活动的实践,给当代教育有所启示:应该树立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寻求孩子自身的发展兴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人格的青年。

尤其是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会驱使家庭教育“变质”,更加急功近利,忽略子女自身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只在乎眼前的利益,使教育利益化物质化。而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倡导在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孩子的传统优秀品质,在培养其品质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要一蹴而就,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而需要不断改进努力的过程。

3.注重早期教育,因時因地而教

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教育应该秉持一种灵活性的教育理念,随着时间与地点等相关的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教育方法,或者说改变某种条件去适应、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现代家庭教育,我们有时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教育资源与方法进行整合与利用。

而说到“早期教育”,或者说是“胎教”,这都是针对孩子某一特殊阶段的教育,而这种“适时教育”又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教什么?应该怎么教?”出现的种种问题又引起我们教育者的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总的来说,在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极具中庸调和色彩,家与国、人与时间、人与环境、严与慈、德与行,这一对对矛盾都协和地存在于家庭教育这一实体之中,并产生出不同种类的“调和之道”,这也为我们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让我们更加关注家庭教育,更加注重用中庸调和的思想去思考家庭教育中产生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许慎.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2006.

[3]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苏俊霞.孔子的中庸思想解读[J].齐鲁学刊,2014(03).

[5]严贵香.继承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5).

[6]陈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及其现代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猜你喜欢
中庸
人的伟大
从《中庸》治学观浅谈党史学习的方法
中庸自明
《中庸》名句节选
半途而废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中庸”思想与高职学生人格养成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