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文复习的“再体验”

2017-05-30 10:48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融会贯通苏教版教材

如何让过往的作文教学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继续存在?自然离不开作文复习。但作文复习不等同于外在的叠加,毕竟我们探索的、追寻的,应该是有意义的自身具有,是内在的学习,是心底的生发,归根结底,也就是对作文复习的再“体验”。

一、融会贯通,从关注阅读走向关注作文

作文复习时,倘若视域狭窄,就作文讲作文,而做不到触类旁通,显然是最大的忌讳。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共选编了23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平时也好,复习也罢,都不失为语文课堂教与学的主体。引申开来,如果我们在作文复习时不能做到从关注阅读走向关注作文,不能开掘阅读教材中与作文相关的知识点、训练点,而是仍将它们作为阅读教材去教,岂不是最大的课程资源的浪费吗?

也就是说,阅读教材的教学价值,除了文章大意的体悟外,除了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寻觅,也离不开其表达技巧、作用的领会。当下的阅读教学的主流意识形态,都在积极倡导从“内容分析”向“关注语用”的华丽转身。2011年版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都倡导我们在作文复习时要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何谓“融会贯通”呢?笔者认为,这就是逼着我们冲破阅读和作文的所谓“界限”,逼着我们将平时阅读教学中忽略、忽视的“语用”重新拾起,且逼着我們在作文复习时放大其功用。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为例:笔者尝试概括、提取出每篇课文中的写作特色(表达技巧、写作知识等),现列表予以说明:

此外,仅出现一两次的写作特色分别有:动静结合、扣题开篇、间接转述、直接描写、象征手法、对比描写等十几种。

不难发现,每课的写作特色既有指向片段练习的,即告知学生怎样写出精彩的一段话;更有指向谋篇布局的,即告诉学生怎样写好精彩的一篇文。尽管每课的写作特色各有偏颇,但细细揣度下仍可发现,后者所占比例更大些。为什么呢?笔者以为,四年级作为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的过渡年级,编者在编选阅读教材时自然会让阅读教材承担起这个过渡作用。而我们如果在作文复习时,忽视了阅读教材中藏着的写作特色,忽略了阅读教材中藏着的关于作文的编者意图,在练习时只关注片段练习,而忽视教导学生如何去谋篇布局,那一切作文复习的教学行为自然是南辕北辙,自然是事倍功半,那自然不能从关注阅读走向关注作文。至于“融会贯通”,更无从谈起。

二、固本寻源,从呈现碎片走向呈现体系

现如今,作文复习的无序性和拔高性行为,是影响作文复习效率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仍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我们尊重一课一练、一篇一得,但并不是提倡原先散落于一篇篇阅读教材、习作教材中的训练点继续以“碎片”呈现,而是要将作文复习置于单元层面,甚至学期、年段统摄下的有序安排,也就是建构期作文复习的体系。下面就如何将随文练笔置于单元观照下的有序进行作详细举例:

如果仔细研读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三篇课文,也就是:《鸟语》《天鹅的故事》和《生命的壮歌》,你就会发现点面结合的构段方式是本单元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散落于作文复习时的一个个“碎片”。如何从碎片呈现走向建构体系,也就是我们在复习这个作文训练点的时候,应遵循怎样的教学规律?

笔者以为操作流程如下:首先,读一读,初识点面结合的特点。《鸟语》中先重点描写布谷鸟,描写喜鹊,而对画眉、黄莺、百灵以及燕子、大雁、苍鹰等等,则作概括叙述,形成了点面结合;《天鹅的故事》中,运用特写镜头突出老天鹅的奉献精神,运用场面描写突出天鹅们团结拼搏的精神,前者为“点”,后者为“面”,再次形成了点面结合;而《生命的壮歌》里,特写镜头分别放在外层被灼焦的蚂蚁和老羚羊上,又一次运用了点面结合。在作文复习时,我们不要刻意提出“点面结合”这一术语,不妨让孩子多些角色朗读、对比朗读,潜移默化中认知了点面结合的形式特点,这也属于浪漫感知的阶段。其次,仿一仿,丰富点面结合的内容。作文复习时,最怕不能开掘出新的可供训练的练笔资源,导致作文复习时内容的机械重复,从而让学生丧失了写作兴趣。在本单元练习中“读读背背”里,有这样一幅图: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鸟傍晚归巢时在林中嬉戏。之前,这是项积累语言的练习,反复诵读中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考量到本单元中点面结合的构段方式着实重要,不妨对此处教材进行二度开掘,让孩子们尝试写鸟归林时不同的姿态。可以这样说,学生在读的时候习得方法,而此处仿的过程则升华了对点面结合的认识,这属于精确感悟的阶段。最后,练一练,内化点面结合的写法。有了前面的诵读积累,更有了前面的仿写强化,不妨将本单元习得的点面结合的这一写法与孩子们的生活巧“链接”,如引导孩子观察他们之前的大扫除、拔河、校运会等,学生在掌握写法后各自练笔,再经过效果反馈,保证学生不但会写,而且写得生动。自然,这属于片段练习综合运用的阶段。

作文复习时,在单元视域下进行随文练笔,学生经历了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经历了浪漫、精确、综合的学习过程,将吸纳与倾吐结合起来,借助于言语实践活动,点面结合等种种写法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内化为驾驭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并伴随孩子一生,这就是孩子身上自身具有的能力,也是作文复习在他们身上继续存在的理由。

三、指向内心,从学会学习走向学会生活

我们之前将作文复习归于学习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其也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让作文复习无法指向孩子们的内心。长此以往,在作文复习时,学生自然索然无味,效率低下,这些都不足为奇。那如何让作文复习从学会学习走向学会生活呢,如何让作文复习指向孩子们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心呢?笔者不妨举例一二:

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科书为例:记一次体验活动,是《习作7》的内容。平时的作文教学,或许我们碍于教学计划、教学设备的影响,也或许我们出于学生安全的考量,并没组织过类似的体验活动。现在,不妨让孩子们“走出去”: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体验一回盲人、聋哑人;走进社区,体验一次真正的社区活动;走进文化宫,体验一次文体排练……在一次“走出去”的体验中,让孩子们自觉生发作文复习就是唤醒留存在他们心底的感动、快乐,以及自由。

前面是谈怎么“走出去”,现在再谈如何“请进来”:写一两种植物,是《习作5》的训练内容。笔者教学时也常常困惑,由于受专业知识的影响,自身对植物了解就不是很多,哪还谈得上指导孩子写好此类的作文呢?作文复习时,不妨邀请园艺师,或者对花草培植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园艺师、家长们的现场讲解,让孩子既习得了知识,更懂得了有情趣的生活,岂不是一石二鸟之举呢?

作文复习,不是原地踏步,不是机械重复,更不是任意“拔节”。只有当我们努力开掘阅读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点,将这些零散的“碎片”建构成“体系”的大厦,且足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且足以满足孩子学习的需求时,那么,我们对作文复习的再“体验”将变得更有存在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融会贯通苏教版教材
化繁为简 融会贯通——例谈概率知识综合问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视唱练耳教学改革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