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平等”师生观的反思与重构

2017-05-30 20:56马振云朱成科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平等师生关系

马振云 朱成科

[摘要]在某种意义上,当代社会中的“平等”师生观是对传统社会师生关系地解构。通过对当代“平等”师生观进行反思,发现“平等”存在虚假的两面:师生“伪平等”关系——形式平等中的实质不平等;师生“伪不平等”关系——形式不平等中的实质平等。由此而提出“真平等”的师生关系——形式平等实质亦平等,通过对“真平等”师生观价值诉求的合理阐释,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改善当下的教育教学环境。

[关键词]当代社会;平等;师生关系;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7-0119-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7024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关系,要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就必须首先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对师生关系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认识,正确把握师生关系的合理内核和外延,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平等”的师生观,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师生“伪平等”关系:形式平等中的实质不平等

当下对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其主流思想几乎无一例外地是追求平等的师生观,然而我们所追求的这种平等的师生观究竟是怎样的平等?如果我们刻意去追求师生关系的平等是否会造成实质意义上的不平等?

(一)翻转课堂造就的“平等”师生观

为了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改革,“翻转课堂”就是其中的一种。翻转课堂把课堂上的时间进行重新分配,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全程跟的授课方式,不再是一整节课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的填鸭式教学。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内占用了更多的时间,老师用来传授知识的时间所剩无几。学生可通过课下看视频、听讲座、阅读电子书,或者通过浏览网页、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等方式完成自主学习。然而,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内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老师也随之从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了课堂内观看学生表演的旁观者。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是对教师职能的弱化,不仅如此,这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交流逐渐减少,使得本就缺少温情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冷漠。笔者不禁想问我们所强调的师生平等是一种偏向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所谓平等,还是真正的师和生之间的平等?这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平等是否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1]?

(二)释放管控生成的“平等”师生观

在教学活动控制方面,对平等师生观的刻意追求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业方面的实质不平等。设想,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即老师和学生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发布命令,同时老师发布的命令学生也可以完全不服从,那么我们还怎样去推进教学活动[2]?举个例子来说,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制止一个学生与学习无关的行为,看似是在保护班里其他学生学习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在保护那位捣乱者自己学习的权利。试想如果老师不去制止这位学生的行为,那么这位学生和其他学生就都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再有,很多年纪小一点的学生,还不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校读书的责任和义务,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与机会,没能好好珍惜应有的受教育权。如果这个时候老师不能够进行教学活动的控制,不能够实施自己的教学管理权,实则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一种损害。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教师实施这种教育管理权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是师生之间的不平等。试想如果让教师放弃教学管理权,是否是对教师职责的亵渎?是否是对教师的一种不平等?再者,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许多学生自控力差,不懂得规划和安排学习生活,通常情况下缺少了教师的指令,他们就会变得无所事从,浑浑噩噩,如果教师放弃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和指导,是否是对这部分学生的不负责?难道教师的这种不作为不是对学生学业的真正不平等么?

(三)网络时代虚拟化的“平等”师生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教育的目的、方式、手段和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身处资源丰富的信息时代,学生可以更为便捷更为快速地从多种渠道不断接收并处理信息,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甚至有些学生从外界获取的知识量已经超过了课堂。正是在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下,有人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然而笔者认为无论科学多么发达、技术多么进步,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永远都不可能被取代,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学生和老师是存在于同一个场域之下的,学生能接触到的东西,老师同样可以接触得到。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承认老师在专业方面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研究,所以与学生比起来,老师在自己讲授的学科范围内会比学生懂得更多、了解得也更深入,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也都能讲出更有说服力的道理。如果盲目地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应该完全平等,盲目否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恰恰是对教师的一种不平等。

二、师生“伪不平等”关系:形式不平等中的实质平等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升学考试去到一个学校读书,大部分的老师也都是通过教师岗位招聘去到一个学校教书,也就是通常情况下学生和老师可以选择的是去到什么环境,但是究竟由谁教和究竟要教谁是不能够选择的。教师和学生的这种不能互相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为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我们就需要思考在这种复杂的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是否可以存在不平等。

(一) 尊师重道隐喻着平等之情

尊师重道应该得以提倡和坚持。暂且不说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师道尊严”,单就“尊敬长辈”而言,“尊敬老师”也应是学生最起码的义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个人的良好修养。然而有文章从师生平等观出发认为老师应该“尊生”而不是“爱生”。其在文章中对“尊生”与“爱生”的区别进行了详细阐释,认为“爱生”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和情感,这种社会责任感和情感虽然是老师所不能缺少的个人品质,但它的社会学意义蕴含着社会距离和等级,是一种从高到低、由强到弱的爱。然而,强调“尊生”却是一种社会常识和认知,突显了相互交流、相互依赖、平等团结的社会学意义。因此他认为“尊生”的老师不是那种每时每刻都想着让学生感恩戴德的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而是老师对学生也必须怀有感恩之心[3]。在此,笔者认为其这种老师对学生也必须感恩戴德的“尊生”观点有失偏颇。我们不能为了师生之间的刻意平等,就要求学生不应该对老师怎样,而要求老师应该对学生如何。再者我们之所以会说学生要对教师感恩戴德,是因为教师传授我们知识,还在生活上给予我们指导。不管是哪一方面,我们都应该给予老师以敬意,用一顆敬畏和爱戴的心去对待教师。

(二)教师主导暗含着平等之局

教师主导不等于教师专制。教师主导隐含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地位上升的平等格局。从老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所担当的角色、所起的作用,还有老师作为比较成熟的主体与学生作为尚未成熟的发展中主体两方面来看,老师是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因此师生关系的平等是相对的,它是以不平等的教与学的关系为基础的,一旦抽离出了以不平等为基础的教与学关系,实际上师生关系也就随之解构了。即使教师和学生还是可以沟通和互动,但它只能被视为任何一种人际关系,如朋友之间、老人和年轻人之间……而不再是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教师主导不同于教师专制和以教师为中心,真正的教师主导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要条件,它是对学生进行必要且适当的引导,而这恰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进行重新认识,明确老师是能够帮助未成熟的学生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的人,是可以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是能够让学生从问题中找到影响个人发展的有意义的答案的人,教师能够激励学生进步,引导学生自我实现。因此,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应该在老师而不在学生,我们应该重新解读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它不是教师专制,也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一种看似以不平等的教与学关系为基础,实质却是以实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目的的平等师生观。

(三)师生互动凝结着平等之爱

师生之间的爱是双向的。我们常常要求老师爱护每一个学生,却忘记了学生对老师也应该还以同样的爱。一个学生有令人厌恶的缺点,在经过老师的教导之后仍没有改变,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爱老师的表现;如果学生不能像老师爱他一样爱老师,那么老师又如何能做到怀着一颗真心诚意的心去爱他呢?但是老师还是要按教师专业的要求努力地为他提供教育服务,因为这是所有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就像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协助的服务、导游为游客提供指导游览的服务一样,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4]。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教师不能给予学生真心诚意的爱看似是师生关系的不平等,但究其过程又的确是一种爱的平等的体现,所以我们想要努力追寻的是师爱生生爱师的平等关系,而不是生不爱师师也必须爱生的所谓平等。

三、师生“真平等”关系:形式平等实质亦平等的价值重构

人是灵魂的载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心灵的沟通。因此,师生关系的核心应该是深度对话,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5]。弗莱雷曾经说过,深度对话是解放教育的重要手段,因为它能引起被压迫者的自我认识与行动。教育的神圣和崇高也在于它和生命联系在一起,它基于人的生命来促进人的发展。所以这种基于生命与生命深度对话的教育,应该成为我们构建和谐共生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即我们应该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去理解师生关系[6],将爱、宽容和温润融入其中,让师生在相互接纳、包容和信任的精神世界中实现知识与文化的滋养及创造。

(一)师生深度对话的前提:尊重中体现要求

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马卡连柯,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确立了一条基本原则,即对人的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马卡连柯认为,要求是和教育相辅相成的,就如园丁栽培心爱的果木,不该只是欣赏与赞美,还应该拿起剪刀切掉朽木,甚至喷洒农药杀死害虫,只有这样才能让它长得更旺盛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作为老师应该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多的要求,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不随心所欲、不放任自流。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还是宽松,他的目的都应该是为学生服务。同时,作为老师可以严格要求学生,要求也未必就是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压抑、践踏或是伤害,如果是为了帮助学生进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这样的要求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基于生命与生命深度对话的教育中的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要求,这样才有利于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深度对话的基础:自由中融入纪律

我们反对传统师生关系中学生像被胶水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个人都被束缚在课桌椅上,我们强调给学生以自由,允许学生个性化地、自发地表现自己,但同时我们也强调纪律。笔者所理解的纪律是每一个人充分发展的保障,当然它首先应该是教育的结果,然后才能成为自由发展的保障。即一开始教师需要通过说教等方式让学生形成纪律意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脱离教师的说教,最终达到自觉主动地维护或者遵守纪律的状态。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促进生命——让它自由地发展、展开——这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务。如果仅仅是把孩子们当成接收知识的机器,那么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基于生命与生命深度对话的教育中的教师应该是在给予学生自由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将纪律融入进去,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三)师生深度对话的重点:温情中渗透威信

当代社会中的师生情感逐渐趋于淡化,大多数的师生关系都随着教育阶段的结束而结束,然而实践证明,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蕴含温情的师生关系才会绵延不绝。公冶长曾经坐过监牢,但孔子并没有对他存在偏见,孔子认为公冶长坐监牢并非是因为他本人的道德品质不好,而是因为受到亲属的牵连,所以不应该根据他的过去而应该根据他本人的思想表现去评判他;冉伯牛身患绝症,孔子亲自看望,并表示极大遗憾;颜回病逝,孔子哭得很伤心,这些都表现了孔子与学生患难与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纯粹的爱,是对生命的关怀,它不受个人喜好左右、不被准则程序蒙蔽、不受眼前得失影响。同时,基于生命与生命深度对话的教育还需要教师在温情中渗透威信。“师严而道尊”“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传统而长期存在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笔者认为教师威信的树立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社会赋予,另一种是学生认同。社会赋予的威信又需要以学生认同的威信为支撑。因为对学生来讲,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去行使知识所赋予他的权力,也才能更好地通过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

教育就像大海中行驶的一条帆船,而师生关系就是帆船上的桨,只有正确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前行。

参考文献:

[1]阮成武.主体性教师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余清臣.权力关系与师生交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么-兼谈师生关系的转换[J].教学研究.2003(4).

[4]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J].教育科学.1993(3).

[5]李瑾瑜.布贝尔的师生关系观及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平等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