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媛
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正逐步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但是单位制度的发展及未来却是我们考察当今社会转型所不能忽视的。因此,一些相當深入的单位相关理论的研究在考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一、单位理论的学术研究
虽然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是由于历史上长期执行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单位制和单位组织在当今中国仍然具有异同寻常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原本作为中国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制度的单位制,因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的变化导致中国的城市社会发生较大变革。单位制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当下的社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自然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我国的单位制度与苏联等国家不同,后者依靠国家和社会力量来承担单位之外的住房分配、保险、养老等职能,因此我国的单位制度更具有政治化、制度化的功能。学术界一般将单位译为“danwei”而不是“units”,可见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单位制度是独特的,国内学界相比国外要关注的多。
虽然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社会的基本制度,国内的研究成果比国外多,但是国外对此领域的关注却早于国内。1986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华尔德编写的《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利结构》一书被学术界公认为该领域的研究起点。书中认为共产党政权“利用政治组织化的工作单位及其所控制的奖励手段来将工人们吸引到党所发起的政治活动中去”,通过分析工人依附于工厂的权力结构,从而进一步阐明共产党社会的结构基础。虽然全篇大幅使用“工厂”这一概念,较少使用“单位”一词,但是却对后来国内学界的“单位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1.对单位内涵分析
研究单位体制,单位无疑是分析对象之一。国内较早研究单位现象的学者路风认为,“单位是我国各种社会组织所普遍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础。”其基本特征包括功能合一性,生产要素主体之间的非契约关系以及资源的不可流动性。李路路等学者认为单位既是“代表国家直接占有、处置、分配资源的组织,又相当于政府的派出机构,成为国家统一分配社会资源的主要渠道。”单位组织与社会组织不同之处在于单位是具有级别且功能多元化的非独立的组织。朱光磊认为单位的界定条件必须包括有“基层”法人;有独立核算的财务系统;在所有制上是全民的或集体的;有一定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国家干部”的身份;有与本单位同等规格的中共基层委员会。他归纳总结出单位组织承担的三种职能即一般政府职能、社会—政府职能以及政治—政府职能。在考察中国单位组织的过程中,他指出,在中国,政府的行政末梢不是最基层一级的地方政府而是单位。不了解单位的内涵,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社会结构。王沪宁认为单位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中国社会组织、调控以及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李猛等学者认为单位是“再分配体制下的制度化组织”,其生存的关键因素是资源输入。刘建军则将单位界定为“在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以实现社会整合和扩充社会资源总量为目的的制度化组织形式,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联接点”。李汉林认为单位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高度整合和低度分化的基本组织形态。田毅鹏等认为单位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空间”,也不是单纯的“政治空间”,而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理想社会的构建与选择。
总体来看,单位是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单元,是实现社会整合和资源分配与调控并承担多元化功能的一种制度化组织。
2.对单位制的内涵分析
单位制的定义国内至今没有统一。路风认为“可以将整个社会的运转不得不依靠单位组织形式的结构”定义为单位制,并且单位体制内“一切微观社会组织都是单位”,认为社会基层组织和行政组织是构成单位制的两种基本组织。孙立平等学者从政治动员与管理的角度出发考察单位制,认为单位是国家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纽带,国家通过单位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整个社
会的运转表现为各种组织(单位)的运行”,并将这种社会结构称为“单位制”。在单位制内,国家与单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单位必须向国家负责,同时单位成员对单位具有高度依赖性。边燕杰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认为“单位制”现象是“在计划和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所造成的职工对其工作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因为计划经济使得社会成员的生活机会和对社会财富、资源的占有均离不开单位组织。胡伟、李汉林将单位看作是一种制度,主要是因为单位制是在“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和机构形态”,其制度因素中存在着一些通用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以及行为规范和取向。田毅鹏则将单位制“看作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特殊形态的共同体”,认为单位共同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和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共同体类型。
3.关于单位人的分析
美国学者华尔德依据新传统主义观点,认为单位人对单位组织具有强烈的依附性,不仅体现在对单位组织存在政治、社会、经济方面的依附,而且体现在对单位直接领导存在个人依附。于显洋从社会体制、文化心理的角度分析归纳了单位成员在单位体制下形成的五种单位意识,即强烈的私人关系意识、“磨洋工”意识、盲目服从意识、平均主义意识以及追求身份的意识,并且将单位成员产生的上述五种单位意识归因于个人对国家单位的依赖。李汉林等进一步从资源与交换的角度考察单位成员,认为正是因为单位成员通过对单位组织的依赖才能获得各种资源,因此即便单位成员感受到较强的相对剥夺感也没有考虑过脱离单位组织,终止对单位组织的依赖关系。揭爱花赞同上述观点,认为单位向单位人提供生存保障和社会身份,却同时也限制了单位成员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和机会。单位成员由此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李汉林和李路路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大量样本数据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单位成员所获得资源、收入、社会地位是影响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的主要因素,并得出结论认为单位组织仍是国家统治的基础机构。在此基础上,胡伟、李汉林深入调查,结果显示,事业单位成员的相对剥夺感最为强烈,其次是企业单位成员,再次才是行政单位的成员。田毅鹏等则从单位变迁的角度去考察单位人,认为单位制的变迁和分化不可避免地作用于单位人,在分化期产生了所谓“新
单位人”问题,强调通过加强单位人口述史的研究,进行系统的资料搜集和整理,深入了解剖析单位人。
4.关于单位制转型的分析
孙立平等学者认为社会转型中单位制也随之发生转型,主要体现在单位角色职能化、单位利益独立化、单位责任具体化和内向化、单位“家长”角色强化等四个方面。单位因其功能的专业化不断强化,李汉林、渠敬东认为社区及社区委员会正逐渐承担着从单位中剥离出来的功能和责任,单位专业化和社区单位化的趋势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即便一些单位仍然还承担着社会的功能,但那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单位组织功能多元化”,而是把对单位成员提供的这种服务当作了一种激励,当作一种特殊单位组织中的一种社会福利。李汉林认为,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为了避免社会的不稳定,有必要充分利用单位组织中的制度资源,如充分發挥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以及党员的作用,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与整合,同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
5.关于单位制发展趋势的分析
关于单位制的未来,由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的不同,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单位组织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变化而逐渐弱化,单位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单位制发挥作用的空间愈来愈小,单位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解体;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单位对国家、个人对单位的依赖逐渐减弱,但是“这种以单位组织为主导的基本结构格局在短时期内还不会彻底改变,单位组织和非单位组织并存、两种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并存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状态还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尤其经历了“非典”灾难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被弱化的单位组织在社区中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强化,被弱化的单位社会控制在社区中也得到了强化。
在承认传统单位社会业已开始走向“终结”的前提下,学界开始使用“后单位社会”概念来表述中国社会当下的变迁。学界也有使用“后单位时代”“后单位制社会”等类似概念来表述当今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变迁,一般都是将其作为一个背景性概念而提出。在后单位社会中,旧的社会结构体制开始逐渐消解,而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尚未成型。虽然单位制开始逐渐消解,“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单元,单位组织并未退场,而是以一个新的角色和身份继续发挥作用”。
二、单位社区理论研究
学界针对单位型社区的专门研究起因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第二次对社区发展”的关注,至此 “单位研究”开始与“社区研究”结合起来。在学术界,单位社区和单位制社区这两个概念同时存在,但其研究对象的本质是相同的。
1.单位社区的转型发展
在“典型单位制”社会中,国家凭借对资源的垄断与控制,使得单位社区管理行政化、管理主体单一化、管理组织科层化。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结构逐步朝着“国
家、市场、社会”三元化发展,单位社区的转型发展也迫在眉睫。事实上,“很多单位制社区并没有随着单位体制的瓦解而骤然消解”,单位社区一直不断发展变革以适应社会结构的调整。
郭凤英、陈伟东认为单位社区的改制呼唤多元治理主体,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社会治理方式,摆脱原有的国家行政体制的框架。在多元治理主体发挥作用方面,政府需要变管制为主导,市场需要积极推动,社会组织需要变被动参与为积极参与。单位社区治理主体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学界持统一赞同态度。毛子丹、柴彦威通过对毛纺南社区的研究认为,现实的需求,如社区事务、居民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社区治理必然是多元组织共同参与的过程,这也是单位社区转型中治理结构转变的必然趋势。
2.后单位社会单位社区的微观研究
学界在针对后单位社区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一度被视为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羁绊的单位社区并未因单位制的消解和社区社会化而骤然消解。很多单位社区仍然作为城市社会基本功能单元而存在,这些单位社区只不过由原来封闭、同质的单位生活组织变成了融合、杂化的城市生活空间。学界也针对这一有趣现象,展开了诸多单位社区的实证案例研究。同时学界也存在对后单位社会单位社区若干变量的研究,如社区异质化研究、后单位社区社会权威的重塑等等。
如上所述,单位制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实际上,对于这一独特的单位组织和单位制度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的方面,缺乏对制度变革与单位制变化过程和关系的细致分析,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相关理论。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责任编辑 方 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