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经济贸易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国内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单位之一,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当下,国内大多数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本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国内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产教融合 高职 跨境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应用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c)-189-02
当前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其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尽管各大院校有开设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但关于跨境电商教育的发展普遍存在滞后性。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师资力量的培养都存在诸多瓶颈,这使得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且因其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育方法,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学生关于跨境电商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增值,就此导致了既懂外贸又识互联网的人才储备不足。高校教育过程的滞后性不仅成为了限制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高校外贸,电子商务等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而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已经成为各大院校和跨境电商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高校在培养顺应跨境电商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时何去何从?如何能够提升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针对这一主要问题进行全方位调研,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 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自从阿里巴巴的“百城千校”计划启动以来,国内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已逐渐进入火热状态。在此背景下,国内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清晰明了。跨境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交易双方完全凭借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交易,是一种进出口贸易的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模式是B2B(business to business),就是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在国内的代表有阿里巴巴等。第二种模式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就是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在国内的代表有当当网等企业。第三种是C2C(customer to customer)模式,就是为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为个人进行商业交易提供平台,比如闲鱼网等企业[1]。《跨境电商发展给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的启示》一文的作者毛姣艳认为:“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产品品类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企业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跨境电商企业对专业外贸人才的需求与现阶段人才的培养是极度不平衡的。”
高职院校会据此确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细分方向。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面向的具体职业来讲,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相关企业包括电子商务公司、进出口公司、货代公司等。国内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非常繁多。高职院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要高度切合这些部门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2 在高职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式不利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当下,国内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科目大概有两种类型的教学体系,第一种是基于营销理论的扩展模型,其实质就是传统营销理论加上相关技术知识网络,但缺乏应用性和实践环节。第二种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是以计算机科技和互联网技术为中心,传授的网络知识和技术足够学生使用,但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策略却远远不足[1]。从学校情况来看,跨境电商教学相对侧重传统经济理论的内容,属于第一种类型。对如今的网络互联网经济特色和新经济时代特点的认识不充分,重视不充分,对跨境电商的实践能力训练较少,过分看重理论方法,教学技巧和策略等方面明显不足。所以教出的学生对网络互联网经济的适应能力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弱,这不利于培养学生适络时代[2]。
2.2 教学方法传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与大部分经济管理课程一样,“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方法仍相对国外的电商课程传统保守,缺乏创新点。老师说,学生听,没有好的方法在课堂上激励学生,深入探究应用方法和工具,跨境电子商务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兴趣学习理论知识,缺乏主动学习。案例教学使用的教材是一本关于案例的书,有一套既定的解答和答案,学生是沿着这种思维方式建立的,缺乏创新思维。同时缺乏实践,学生在理论上没有个人经验,没有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3]。毕业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只有理论知识,实际问题无法启动,与实际情况和市场理论存在一定差距,使学生感到失落。
2.3 教学内容落后,不利于增强学生地创新能力
目前已有大量学校开设了跨境电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不过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并不高,无法满足社会总需求。从市场需求情况来看,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和平台操作等方面的新型外贸型人才缺口巨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外贸企业也意识到跨境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试图向跨境电商方向转型,在这个转型大潮中,能胜任跨境电商业务工作的新型外贸人才显得非常稀缺。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技能运用类的专业,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根据理论和实践,进行实际的操作模拟。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子商务”实践环节内容来看,课程基本上都是学习理论,分析书上的营销案例办法,并没有真正意义的让学生接触跨境电子商务最新的模拟操作系统,缺乏行之高效的应用环节。
2.4 考核方法不合理,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对于评估,通常的做法是期末考试,加上考勤和课堂表现。最后的一次考试就占到了总成绩的60%~70%,而通常业绩表现只占到考核的20%~30%。平时成绩又围绕课堂签到展开,实际上就是以一次考试作为评价标准。跨境电子商务是一个实践性的课程,评价一个高度应用化的学科必须遵循实际表现。比如,有的同学对跨境电子商务很感兴趣,寻找电子商务公司的实习岗位,尝试营销理论的实践,不管成功与否,都赢得了经验,获得了一定收入。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实践是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他们得到的能力不是从一张试卷中可以测试的[4]。因此,教师在期末考核中对电商课程的成绩评价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程度,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议
3.1 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培养出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可以从事的工作类型非常多,比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网络营销、电子报关等。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高水平电子商务人才针对的领域非常多。学校應当根据这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课程应更加偏重于实践技能。国内高职院校对电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训课程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际操作课。此外,也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3.2 加强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产教融合模式是通过地方高职院校(电商人才培训方)和电子商务公司(电商人才需求方)的合作,使高职教育更加符合实际企业的要求,增加告知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的合作平台,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产教融合双方应采取主动行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调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共同制定计划,培训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电商主管,在学校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因此,必须以产教融合模式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培新质量,实现最终目标[5]。
3.3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双师队伍建设
在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校方必然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组建。一支优秀的跨境电子商务教师队伍对于提升跨境电子商务教学质量而言,极为关键。由于高职院校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通常不会花太多的时间深入调查电子商务企业现场,了解其中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这也是产教融合模式无法深度开展的原因之一。所以,地方高职院校不仅要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还要制定合理、适当的规范让教师积极的到业内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学习。
3.4 建立长效的产教融合管理机制
为使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学校要更加的重视产教融合的全过程,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协助,对实习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高职院校要创新产教融合教育制度,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实训的具体管理措施。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要和电子商务企业共同打造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3.5 应用恰当的考核方法
高职院校在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过程中,仅仅用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能力太过片面,应进行改革。在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的起始阶段,就要对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所要获得的能力与技能提出规范,提出目标。在实践教学的进程中,要对前期规划的各项能力要求进行深入细分。实践训练的目标是学生应获得的,可以在工作中运用的能力,比如,跨境电商推广的办法、如何有效的展开网络调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心理分析和转变趋势、不同角色的交易模拟仿真等。获得这些能力的实习实践都应该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3.6 建立长效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产教融合教育教学体系的经验,明确相关电商企业参与教育的责任以及权利,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培养中去。在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作用,出台一些能吸引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绿色政策,从而强化他们参与产教融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教育部门要通过加大对高校教育的投入与扶持,改变高职院校的相对弱势处境,增强高职院校参与产教融合的可能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跨境电子商务对学生专业素质、语言、交流能力等都有了更高地要求。高素质的电商人才不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国内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种情势下,高职院校应负起责任,培养出电子商务专业水平更加高、跨文化语言交流能力更强的人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产教融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加符合企业期望。产教融合模式运行的时间较短,该模式对高职院校、相关企业以及社会的影响还没完全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以及相关企业。
参考文献
[1] 陈国雄.浙江省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6(20).
[2] 刘琼.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6.
①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局第四批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学院——广州跨境电商特色学院建设项目(穗教高教[2016]11号);广州市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贸易专业建设与升级课题——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2017D01)。
作者简介:邓志超(1981-),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跨境电商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评论和跨境电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