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银东
摘 要: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比较普遍,同时使用用途广泛,手机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而且也是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也给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带来不小的挑战。与其一味地采取“禁”、“堵”的方式,不如因势利导,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手机辅助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手机;大学生;影响;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9-0041-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it is comm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use cellphone during class, and their purposes are various. Mobile phones are not only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tool for learning, social and entertainment. The use of cellphones in the class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which also brings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big challenges. Instead of blindly "banned" and "blocking", it is better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circumstances, explor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to have a cellphone-aided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classroom; mobile phone; college students; influence; auxiliary teaching
近些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手机上网使用率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1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达到9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占30.3%[1]。在这个年龄段的手机网民中,大学生手机网民群体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例。
对大学生而言,手机在生活和学习中扮演了一种无可替代的角色,在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大学生在使用手机。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用途广泛,手机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而且也是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在课堂上,大学生使用或频繁使用手机给课堂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应科学引导限制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利用手机辅助教学,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用途调查
作者采取类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人文学院、化工学院、美术学院等9个学院,共35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手机持有率高,356名受调查的大学生手机持有率为100%。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比较普遍,上课时经常使用手机的有84人,所占比例为23.6%,偶尔使用的有246人,占69.1%,从不使用的有24人,仅占6.7%,其中甚至有22名约6.2%的学生称整堂课都在使用手机。
课堂中大学生对使用手机产生了依赖的倾向,当被问到上课时长时间未使用手机的感受时,146人约41%的回答无所谓,128人约36%的回答心里不舒服有些牵绊,65人约18.3%的会急切的想打开手机看看,17人约4.7%的回答有種倍感煎熬的感觉。
当被问到课堂手机使用的用途时(此题为多选题),调查发现258人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261人使用手机QQ或微信聊天,231人使用手机浏览网页、看新闻,104人使用手机玩游戏、购物,112人使用手机看小说、电影、韩剧,211人使用手机听歌曲,56人使用手机自拍,129人使用手机以自拍的方式记录笔记。从中可以看到,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用途很多,作为社交工具和通讯工具使用的所占比例最大,有73.3%的学生使用手机QQ或微信聊天,72.5%的学生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其次是作为学习工具使用的所占比例也很大,使用手机浏览网页、看新闻的学生占64.9%,使用手机记录笔记的学生占36.2%;作为娱乐工具使用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有59.3%的学生使用手机听歌曲,31.5%的学生使用手机看小说、电影、韩剧,29.2%的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购物,15.7%的学生使用手机自拍。
二、课堂使用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和强大,再加上手机上网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始向手机用户学习、工作和生活深入渗透,促使手机上网使用率增大。特别对大学生而言,手机的各种功能在他们手中发挥到了极致,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机更是不可或缺,同时,在课堂中无论是作为何种用途使用手机,不可避免的会对大学生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从辩证的角度看,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通过手机获取各种渠道的信息,开拓大学生的视野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书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一本书中知识和信息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电脑,特别是智能手机等网络设备的出现和发展,弥补了书籍这一缺陷,也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方便快捷地浏览网页、看新闻,还可以自由访问网站,搜索、下载和保存网络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进一步掌握到本专业领域中的前沿信息。另外微博、微信、QQ等平台时刻推送热门信息,使得大学生能够不断了解到最新时事,加深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在课堂上,大学生利用手机强大的搜索、下载、存储等功能,获取各种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可以拓宽学习渠道,进一步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
(二)利用手机进行多样化的在线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7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上半年,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的一种公共服务方式,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在线教育领域不断多样化和细化,其中移动教育提供了个性化学习场景,这种功能性优势促使移动教育成为在线教育的主流[2]。在高校中,利用手机进行多样化的在线教育越来越成为了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学习。国内一些高校已经或者正在建设各种形式的微课、慕课等网络资源共享课程,让学生利用手机在课上课下进行移动学习,从而打破了教学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些大学生还通过手机有针对性的,定制符合自己需要的学习软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分享学习资源,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得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不断提高。
(三)依赖手机的学习功能,加剧大学生惰性思维,使其形成不良学习习惯
在高校,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大学生使用手机,智能手机以其便携性、即时性、强大功能性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其学习功能更是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在课堂中,许多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阅读电子书籍,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记录笔记等等,充分利用手机的学习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其学习效率。但是为了迎合使用者的口味和“速食阅读”的需要,手机中的资料和信息大都短小精简,甚至断章取义,缺乏系统性,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习惯性的用手机查阅资料而不是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会加剧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产生惰性思维。而且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具有隐蔽性,许多大学生在一些合班上的公共课上频繁使用手机,上课不专心听课,课后再通过借阅同学笔记,或者上网查资料的方式进行补救,长此以往必将使学生形成不良学习的习惯,影响其学习效果[3]。
(四)沉迷于手机,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干扰课堂秩序
课堂上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普遍,有些学生頻繁使用手机甚至于沉迷手机。国内有研究认为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越长,对手机的成瘾程度就越严重[4]。高校大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一些大学生在课堂中冠冕堂皇的声称利用手机学习而沉迷于手机,对手机使用成瘾,一方面会导致眼睛酸涩,视力下降,还会损伤颈椎,引发头疼、思维混乱、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另一方面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烦躁不安,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同时,一些学生上课频繁使用手机,会对周围学生听课造成干扰,产生诱导,而且上课过程中手机铃音偶尔响起时,更是会影响其他学生听课,打断教师授课,严重的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课堂中利用手机进行辅助教学的思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非常普遍,而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对大学生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科学规范、管理和引导大学生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给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带来不小的挑战。教育者们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大多持批评和否定态度,一些高校更是加大了管理力度,禁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然而技术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推动因素,与其一味地采取“禁”、“堵”的方式,还不如因势利导,利用手机进行课堂辅助教学。
(一)借鉴国外利用手机辅助教学的方法
在国外,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俄罗斯就曾有研究发现,大学生每年用于购买手机的开支高达十多亿美元,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卡迈勒教授和唐纳德教授研究,超过67%的学生在上课时发短信或打电话,认为老师将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开始关注对此策略的研究。总的来说,国外的教育者们倾向于鼓励让大学生运用更多高新技术进行学习,特别是利用手机进行在线教育,辅助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教育部门、教育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对手机学习资源的开发,将手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生的学习。
国外的一些相关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利用手机开发了西班牙语等语言的手机学习计划,使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进行词汇练习、翻译短语等等[5]。英国考文垂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与课程有关的文件、图片、视频片段等,通过手机发送至学生的手机,方便学生参考学习[6],等等。国外这些利用手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实用、有效,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二)探索手机辅助课堂教学的新方法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法、参与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等进行教学,虽然也取得了一定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受到手机等多媒体的影响,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情况,笔者建议可采用限制+引导的方式,一方面在教师授课中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手机的学习功能辅助教学。
在课堂中限制和引导学生使用手机,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可以有针对性的研制开发某种应用软件,上课时要求学生打开该软件,进行考勤同时锁屏,任课教师作为管理者,通过该软件可以掌握学生的出勤和使用手机的情况。在该应用软件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建立不同的学习区,如“资源区”,教师上传与课程有关的各种资料;“讨论区”,教师提出与课程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答疑区”,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难点问题;“作业区”,等等。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授课中,利用该软件对学生手机进行解锁,然后在学习区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采用这种限制+引导的方式,力图有效的利用手机辅助课堂教学。
(三)课堂中利用手机进行辅助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日愈强大,但实质上而言,它只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所使用的工具,在课堂中也仅仅是利用手机的功能进行辅助教学,因此,还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学校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发一些应用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课堂手机使用的监管和宣传力度。其次,教师应以身作则,明确课堂使用手机的要求和规范,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严禁学生课堂中玩手机,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加强自控能力,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合理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助手。
参考文献
[1]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1.
[2]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6,7.
[3]夏领婕.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影响——以武汉两所高校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4]陆润泽,孔青,薛晓嘉,等.泰安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4):255-258.
[5]林梅.国外手机用于语言词汇学习研究发展综述[J].辽宁高职学报,2014(8):94-97.
[6]章蕾.利用手机进行辅助教学的探析[J].电子制作,201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