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然
摘 要:求助者陆某是一名大一新生,因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出现了情绪低落、人际交往不适、睡眠质量差等问题,内心痛苦前来咨询。心理测验显示,求助者有轻度焦虑,其心理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帮助陆某纠正不合理信念,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咨询目标基本达成。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大一新生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陆某,女,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独生女。家住县城,父母均为教师,家庭条件良好。身高1.65m,体态正常,无不良嗜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无家族精神病历史。
2.个人成长史:从小乖巧懂事,独立好强。父母对其要求严格,自己做事要求尽善尽美,自尊心强。高考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这所大学。入学后,感觉城市的生活很陌生,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且发现很多同学多才多艺,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可言,从而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事事不顺心。
3.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试为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2,强迫症状1.1,人际关系敏感2.3,抑郁1.9,焦虑2.7,敌对1.3,恐怖1.2,偏执1.0,精神病性1.0,其他2.1;总分165分,阳性项目数50个;结果显示,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近一个月,总是觉得心煩,学习时注意力老是分散。和寝室的同学关系比较疏淡,没有交到什么朋友,觉得很孤单。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减弱,内心痛苦。
2.个人陈述:我能够考上这所大学非常高兴。来这之前,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想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来到这之后,我才发现与我想的完全不一样。高中的时候,我在班里是学习委员,大家都很尊重我,老师也很喜欢我。但是到了这里后一切都变了,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多才多艺,可我除了学习外什么也不行。社团活动我也不敢参加,怕别人笑话。我不想丢脸。
我们班的女生都穿着时尚,有很多品牌我在家乡那边从未见过。与她们相比,我穿得就像个乡巴佬,我觉得她们肯定瞧不起我。她们讨论的话题我也大多不熟悉,总是插不上话。我想与她们快点处好关系,可又总是走不近。好像我们之间有隔阂似的。心里很着急。
我没有告诉父母这个状况,怕他们担心。和以前的朋友最近联系得少,大家刚开学都挺忙的,也没有说过这件事。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的反映情况
1.咨询师的观察:陆某穿戴整洁,举止得体,讲话声音低沉,思维清晰;但双眉紧锁,神情紧张,在谈到大学的生活时,情绪明显低落、焦虑。
2.他人的反映:据辅导员介绍,该女生较内向、敏感,与班级同学来往较少。学习很努力,要求上进,有时也有想参加集体活动的愿望,但又总是因为不够自信而退缩。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通过求助者的陈述以及咨询师的观察和了解,陆某个性好强、追求完美,因较难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了一些不合理信念,导致情绪焦虑,睡眠质量差。病程为一个月,未泛化,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
2.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且没有出现幻想、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
(1)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于较难适应新的环境等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冲突是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故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2)求助者的症状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等。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其反应强度不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但并不严重。
(3)从病程标准来看,病程只有一个月。没有超出两个月,没有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只集中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这一心理问题,没有泛化到其他方面。
(4)求助者身体健康,无躯体性疾病。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病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2)社会性因素:由于刚进入新的环境而引起的不适应;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因素:自我要求过高 ,做事追求完美。缺乏自信,存在绝对化要求等不合理信念。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改善不良情绪,调整其认知方式,改善睡眠。
2.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过程
大致分为三阶段: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
1.第一次咨询: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商定咨询方案,确定咨询的目标。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询问陆某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设置等;摄入性谈话收集资料,了解求助者求助原因,求助目的,陈述问题,咨询期望;进行心理测验。与求助者一起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2.第二次咨询: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向求助者初步介绍ABC理论。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加深咨询关系。向求助者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让求助者认识到诱发事件A并不能直接导致情绪反应C,是她对事件的认知和想法B引发了情绪反应C;布置家庭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3.第三次咨询:
目的:深度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教会求助者运用放松技术。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分析求助者列出的关于自身心理问题的ABC模型,共同深层挖掘,探究其不合理信念。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进行辩驳,初步改变求助者的认知偏差。教会求助者运用肌肉松弛放松技术。布置家庭作业:(1)记录此次咨询对自己认知转变的启示,将原来不合理的信念和建设性信念列表对比;(2)与同学真诚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请他们评价自己,并对未来的四年生活进行讨论;(3)进行放松训练的练习。
4 第四次咨询:
目的: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巩固学习新的合理信念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正确看待自我。经过将自己先前的不合理信念与咨询中建立的合理信念相对比,发现自己存在认知模式上的错误,积极进行了自我反思。
5.第五次咨询: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并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1)求助者觉得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转变后,做事变得更加积极,心情也放松多了;(2)发现自己有诸多优点,并且成功地进入了系里的编辑部,成为了一名新闻编辑,自信心得到提高。进行心理测验。做好咨询回顾和总结,帮助求助者接受离别。
七、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我的情绪已经基本平靜下来。近几天心情也好多了,睡眠状况也好了。上课可以集中精神听讲了。而且我与室友的关系改善了许多,前几天一起出去逛街了。”
2.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了解到求助者目前心理状态稳定,焦虑情绪消失,睡眠质量提高,人际关系恢复正常。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咨询过程完整。
3.他人的评估:在随后的随访中,经求助者的辅导员反映,求助者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学习比较努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经班上的同学反映,求助者很有亲和力,与大家相处融洽,学习认真刻苦,活泼大方,和之前有较大改变。
4.心理测验评估:
(1)SAS:粗分36分,标准分45分,提示焦虑情绪基本消失;
(2)SCL—90:躯体化1.8,人际关系敏感1.8,焦虑1.9,总分121分。减分率:27%。减分率大于25%,说明该咨询有效。
说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