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卫
在今天,无论是对已有古诗词进行再次谱曲以演唱,还是以其意境为背景进行新的歌曲创作,均已成为当下乐坛的一种潮流。因此,在小學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引入与借鉴该两种形式助力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深刻理解以提高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一、合乐唱诗,声情并茂
将音乐引入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课堂,较多的做法是将之作为学生诗歌朗读的背景音乐,以此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理解诗歌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但这种做法的缺点,如学生的被动听取,持续时间较久难免会因无法带给学生新鲜感而失去其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还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以“依调填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古诗词原本就是用来吟唱的,因此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爱唱的特性来对所学古诗词以唱代学。由于并不是每一首所要学习的古诗词都有现成的旋律可以拿来吟唱,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借鉴古人“依调填词”的词曲创作方式,在把握好所学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与之相类似的韵律和情感的乐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古诗词填入旋律进行吟唱。如教学《元日》一诗,以学生对该诗所建立起的基本理解为基础,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该诗填入自己所喜欢的、与所学古诗的情感特色相符合的已有歌曲的旋律中而进行吟唱。如有学生所选择的已有旋律是民乐《喜洋洋》,就很好地将古诗中所蕴含的春节的欢快、热闹的气氛表达了出来。
第二,以“诗词表演”来引领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小学生的天性多爱表演,低年级学生尤甚,而《毛诗·序》又有语云“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以将舞蹈表演引入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的课堂是可取的。这会使古诗的表现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辅以必要的道具呈现,则会使古诗词的意境有着更好的视觉呈现。以学习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为例,在对诗歌的基本意涵有所了解后的诗歌表演过程中,就可以在一定的音乐背景下,让学生们作手持爆竹点燃状、举杯痛饮屠苏酒状、手举新桃符更换旧桃符状等,并将这一系列的动作作连贯式表演。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该诗所蕴含的新年新气象及其背后所暗含的诗人的除旧布新、富国强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等。
二、借用歌曲,深化理解
当下乐坛,很多歌曲的创作都借用了古典诗词的意境或表达方式。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即明显化自《诗经》中的《蒹葭》一文,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的唱词则部分选用了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句子“抽刀断水水更流”,而刘德华演唱的《继续谈情》则在加入粤剧元素的同时更是唱出了“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的经典粤曲唱词。所以,一旦我们发现,如有已有歌曲与教材中某篇古诗词有密切关联,——如歌手毛宁演唱的歌曲《涛声依旧》的唱词是化自张继的《枫桥夜泊》——就应将之拿来为古诗词课堂教学所用。
第一,在学习古诗词前,教师借用与播放相关歌曲,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学生对已有歌曲唱词的理解,可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习古诗词意境及其所蕴含情感的理解。如前述歌曲《涛声依旧》的情感蕴涵是男女离别时的寂寞与凄凉以及无限的思念与无奈,而这恰恰与张诗中以月落、乌啼、霜满天等意象所表达出的羁旅之思与家国之忧是相契合的。总之,无论前曲还是后诗,所欲表达的情感基调无非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愁”与“思”。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借用歌曲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古诗词的同时,也必要通过对二者之间在表达、情感、意象等方面异同的认知,来尊重所借用的诗句部分在原诗中的地位和所欲表达的情感。仍如前例,张诗的格局表达“家国之忧”是要优于歌曲的格局“个人之忧”的。这也有助学生对所学古诗之境界产生更深的认知感触。
第二,与所学古诗词相关,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一首古诗词的不同演唱者的不同演唱风格,在欣赏中予以认真聆听、析别,也有助学生在差异中理解其相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把握所学古诗词的意境与内涵。如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不同的演唱者中,从张涛版本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空灵柔美、飘逸悠远美,余韵版本则给人一种温顺、甜美却又不失醇厚深沉的韵味美,而童声的戴麟骄版本中则又会给人一种灵动如流水、清脆而绕梁的通畅美。
为有效达成课标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辅助教学是必要的,既有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学习的学习兴趣和深入理解,也有助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并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