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刚 李贵斌 戴彬 姜丽丽
【摘要】 目的 比较带线锚钉固定与采用自体韧带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优缺点,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50例MCL损伤患者, 随机分成锚钉组(采用带线锚钉固定)和自体韧带组(采用自体半腱肌替代治疗), 每组25例。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锚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自体韧带组(P<0.05)。锚钉组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90±10)°, 自体韧带组切口甲级愈合率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50±10)°, 锚钉组均优于自体韧带组(P<0.05)。术后锚钉组Lysholm评分优于自体韧带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带线锚钉固定比采用自体韧带修复治疗MCL损伤疗效好。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带线锚钉固定; 自体韧带; 修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39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是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结构。据统计MCL损伤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46.2%[1]。损伤多发生于膝关节轻度屈曲位时, 小腿强力外展而造成。随着现代高能量损伤的情况增多(运动伤及交通创伤为主), MCL损伤病员数量增加, 若处理不当, 会导致膝关节失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及加重。关于MCL损伤的治疗分为保守及手术治疗两种, 其中Ⅰ度及部分Ⅱ度損伤, 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等保守治疗措施, 部分Ⅱ度及Ⅲ度损伤可行手术修复。自2010年1月~2014年7月本院采用带线锚钉固定及采用自体半腱肌替代治疗MCL损伤共50例病例, 随机分成锚钉组和自体韧带组两组, 对此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MCL损伤患者50例, 随机分成锚钉组和自体韧带组, 各25例。锚钉组中男18例, 女7例, 年龄25~68岁, 平均年龄42.5岁;按MCL损伤程度:Ⅰ度损伤0例, Ⅱ度损伤10例, Ⅲ度损伤15例;按损伤时间:陈旧损伤3例, 新鲜韧带损伤22例。自体韧带组中男16例, 女9例;年龄23~66岁, 平均年龄40.5岁;按MCL损伤程度:Ⅰ度损伤0例, Ⅱ度损伤8例, Ⅲ度损伤17例;按损伤时间:陈旧损伤2例, 新鲜韧带损伤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及筛查标准 根据MCL损伤程度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MCL损伤程度分型(分为3度):Ⅰ度:膝关节MCL浅层纤维撕裂, X线平片示双侧内侧关节间隙差异
<3 mm, 应力位X线平片示膝内侧间隙增宽3~5 mm, 局部压痛但无关节不稳;Ⅱ度:MCL部分深层纤维撕裂, X线平片示双侧内侧关节间隙差异3~5 mm, 应力位X线平片示膝内侧间隙增宽6~10 mm, 此时合并关节囊韧带部分破裂, 轻度渗出, 有轻到中度的关节不稳, 但仍可找到牢靠的止点;Ⅲ度:MCL完全破裂, X线平片示双侧内侧关节间隙差异>5 mm, 应力位X线平片示膝内侧间隙增宽>10 mm, 此时合并关节囊韧带完全破裂, 明显渗出, 并出现显著的关节不稳, 不能找到牢靠的止点[2]。手术筛查标准:MCL分为浅层和深层。既往文献表明, 对于30°外翻应力试验阳性的患者(除外股骨胫骨抵止点的撕脱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而对于0°外翻应力试验阳性的患者(提示内侧副韧带深层撕裂)需采用手术治疗[3]。
1. 3 手术方法
1. 3. 1 锚钉组 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手术。患者麻醉满意后, 应用膝关节镜探查膝关节内部结构并修复关节内病变。取膝内侧斜形切口(股骨内侧髁上1.5~2.0 cm处, 止于胫骨内髁前侧, 注意保护大隐静脉及隐神经), 切开深筋膜, 暴露断裂的内侧副韧带。分别于断端处骨质旋入2~3枚带线锚钉, 尾端埋于骨下2~3 mm。确定锚钉固定牢靠, 将断裂的韧带于原位缝合好, 保持韧带的张力。逐层缝合切口。检查膝外翻应力试验为阴性, 膝关节内侧结构稳定。
1. 3. 2 自体韧带组 采用自体半腱肌替代手术。患者麻醉满意后, 先应用膝关节镜探查膝关节内部结构并修复关节内病变。切取半腱肌解剖重建MCL:屈膝90°以内收肌结节为起点, 做膝关节内侧直切口, 远端至胫骨结节内侧1.5 cm, 暴露缝匠肌, 从缝匠肌前缘探查MCL, 找到半腱肌鹅足腱止点, 保留其止点, 切取半腱肌至腱肌结合部, 半腱肌游离端编织并截取, 穿过深筋膜, 缝匠肌深层至股骨内上髁附着处。将截取的半腱肌做等长反折, 于中立位屈膝10°, 在股骨外髁钻孔, 将编织好的半腱肌, 沿骨隧道带缝合线穿入, 并用挤压螺钉固定好。保持其张力。逐层缝合切口。检查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为阴性, 膝关节内侧结构稳定。
1. 4 术后处理 术后采用患肢石膏托或下肢支具固定、屈曲15°位制动, 术后3 d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直腿抬高功能练习, 术后2周拆线逐步进行屈膝锻炼, 可辅助应用CPM机, 4周后拆除石膏或下肢支具, 并行膝关节屈伸功能练习, 避免做膝关节外翻运动。
1. 5 随访观察指标及功能评价标准 对此50例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6~2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18.0±4.5)个月, 出院后电话随访, 嘱患者门诊定期复查, 拍摄膝关节正侧位DR片, 结合查体及询问, 填写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 术前术后分别填写。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Lysholm 量表主要是对膝关节跛行、支撑、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爬楼梯和下蹲8个方面进行评价, 其总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 患者恢复效果越好。同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关节活动范围及稳定性等数据进行采集并记录。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锚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自体韧带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及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比较 锚钉组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 其中有脂肪液化1例, 切口处疼痛及轻度红肿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90±10)°。自体韧带组切口甲级愈合率80%;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 其中有脂肪液化4例, 切口处疼痛及轻度红肿7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50±10)°。锚钉组均优于自体韧带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锚钉组优于自体韧带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运动量大且负重多的关节, 其结构极为复杂, 而MCL可以限制并维持运动和保护膝关节稳定。体育运动和交通创伤常常导致MCL损伤, 这将会引起膝关节内侧松弛、膝关节外翻不稳定等, 远期并发症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引起长期疼痛、膝关节退变等。所以对于MCL损伤, 恢复MCL的作用及正确合理的治疗, 显得极为重要[2]。
MCL损伤按损伤程度分为3度, 其中Ⅰ度及部分Ⅱ度稳定性较好, 可以通过石膏或者支具固定患肢, 可维持膝关节稳定;部分Ⅱ度及Ⅲ度损伤, 则需行手术治疗, 关于手术方案的选择较多, 传统的MCL损伤修复术操作较为简单, 具有一定效果, 但其具有一定提升空间[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带线锚钉固定术有效弥补传统内侧副韧带修复术中的劣势[5]。黄叶建等[4]采用带线锚钉治疗MCL损伤, 随访
6个月, 通过带线锚钉及普通韧带修复组比较, 术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本文研究结果与其结果吻合。李向东等[6]回顧性分析应用缝线锚钉重建MCL止点的临床效果, 随访时间18~36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25.06±
6.47)个月。术后膝关节稳定, 平均Lysholm评分(93.21±7.42)分,
优良率88%。本文研究结果与之相比偏低。另外, 潘勇泉等[7]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修复MCLⅡ度、Ⅲ度损伤, 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与术前比较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升高, 术前优良率62.07%, 术后优良率89.66%, 本文与之比较, 结果偏低。
本文选取此两种术式做比较,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关节活动范围及稳定性等数据进行采集并记录, 做出分析比较。同时采用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数值。更详实说明此两种术式的优劣。结果显示, 对于MCL损伤患者, 无论是新鲜损伤还是陈旧损伤, 无论是Ⅱ度还是Ⅲ度损伤,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比较, 锚钉组明显优于自体韧带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带线锚钉固定具有以下优点:①手术操作简单, 时间短, 创伤小。②带线锚钉末端加宽螺纹设计, 可增加对松质骨的抗拔出能力, 固定牢固。③相比较采用自体韧带, 螺钉采取自攻设计, 可调节固定深度, 减少松质骨骨量丢失。④采用损伤部位直接暴露修复, 保持原有韧带生物力学特性及解剖位置。⑤所采用材料为钛合金, 与周围组织相容性好, 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综上所述, 应用带线锚钉固定比采用自体韧带修复治疗MCL损伤疗效好。
参考文献
[1] 周雪明, 卓新明.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诊治方法的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4, 18(4):265-266.
[2] 张宪超, 任栋, 王鹏程.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及研究进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1):119-121.
[3] 吴疆, 黄竞敏, 赵斌.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32例分析.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 4(2):106-107.
[4] 黄叶建, 孙克富. 带线锚钉固定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22):174-177.
[5] 孙阳, 徐刚, 王晓东. 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1):123-124.
[6] 李向东, 冯万文, 崔建国, 等. 应用缝线锚钉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14):1338-1341.
[7] 潘勇泉, 尚平, 才忠民. 半腱肌解剖重建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 28(7):958-959.
[收稿日期: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