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估

2017-05-27 07:25朱加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

朱加冕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氯吡格雷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为(3.1±2.6)分、(74.2±13.1)分,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3.4)分、(60.3±9.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 整体治疗效果理想,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65

急性脑梗死是当前临床上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比较高的一类疾病, 并且近几年来发病率逐年提升[1];因而, 临床上关于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了提升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将以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作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意识障碍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过敏的患者。60例患者伴有失语22例、偏侧感觉障碍47例、偏瘫55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 平均年龄(51.7±11.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 平均年龄(52.0±1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氯吡格雷治疗: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75 mg/次, 1次/d, 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次, 1次/d。此外, 所有患者均行川芎嗪10 ml静脉滴注以改善患者的循环, 0.75 g胞磷胆碱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以改善患者的脑功能;两组患者均持续2个月的系统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及抗栓剂[2]。

1. 3 观察指标[2]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 并进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4±2.9)分、(52.1±12.7)分, 对照组分别为(8.0±3.4)分、(51.9±10.9)分;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3.1±2.6)分, 对照组为(5.2±3.4)分, 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 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73, P=0.0094<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74.2± 13.1)分, 对照组为(60.3±9.3)分, 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所改善, 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89, P=0.0000<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 具有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参照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血小板聚集在动脉硬化板块形成的患者急性缺血事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抗血小板聚集则能够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 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3]。

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 阿司匹林是使用率比较广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从临床实践来看, 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具有以下效果:①降低卒中伴发心脏并发症的可能性;②降低卒中早期复发率;③降低患者的卒中率。阿司匹林在兼具上述效果的同时, 还具有经济实惠、不良反应率小、效果显著的优势, 但是单独使用无法抑制血小板在损伤血管内皮的粘附和增加前列环素I2(PGI2)的含量。据研究资料显示, 40%左右的患者对阿司匹林无反应[3]。本研究中作者對两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予以治疗, 该药物属于非竞争性腺苷二磷酸抑制剂, 能够有效结合血小板表面的腺苷二磷酸受体, 进而起到抗血小板的效果[4]。另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种药物均能够有效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作用, 并且能够使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大幅度降低, 而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则能够将各自作用增强, 同时还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 增加平滑肌细胞含量, 减少脂质和巨噬细胞阳性细胞的含量, 提升斑块的稳定性[5]。国内学者研究证实[5],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的治疗总有效率超过了95.00%, 且患者无出血倾向;上述文献资料均提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价值。

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比较来看,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之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为(3.1±2.6)分、(74.2±13.1)分,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3.4)分、(60.3±9.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学者对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进行Meta分析, 得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氯吡格雷干预有效差值在26~27之间, 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在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上优于单独用药[1]。

综上所述,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 整体治疗效果理想, 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颖, 许姿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Meta分析.循证医学, 2012, 18(3):162-163.

[2] 许风雷, 李翠萍, 热依汗, 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2(1):32-33.

[3] 张春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短期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 5(10):136-137.

[4] 黄荣华, 马爱霞, 李洪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国药物评价, 2013, 30(2):100-106.

[5] 张悦.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45):141-142.

[收稿日期:2016-11-04]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肠溶阿司匹林不能防止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