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一”,突破《社戏》乡土小说解读

2017-05-27 15:36薛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社戏乡土乡愁

薛晴

《社戏》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该单元以“民俗风情”为主题词,意在引领学生了解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感受熠熠生辉的民俗风情。而《社戏》一文作为该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可将其定位为“乡土小说”,因为其中有着不少典型的民俗特点。本文篇幅较长,内容颇多,作为一篇较长的小说,找到一个“支点”能突破整个文本的解读。笔者选择以“民俗”作为这篇乡土小说的切入点,以“民风”作为这篇乡土小说的立足点,以“一”为依托来提炼要素,形成“一个村子一群人、一个月夜一条船、一台社戏一种豆、一份乡愁一种情”的趣味解读,以此为径,探索文本。

一、描画乡土背景:一个村子一群人

目前学术界研究在论及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时格外强调其写实性的一面:作品取材不离故乡。将《社戏》论及为“乡土小说”也正是因为它依托的背景是一个叫“平桥村”的小村庄,它是母亲的故乡。那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它“极为普通,住户不满三十,极偏僻的,临河小村庄,只有一家杂货店”。小说虚构背景,但来自于现实。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将这场戏安置在这样一个地方。这么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又为什么是“我”的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我”所受到的优待是怎样的优待呢,“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所有的小伙伴会来陪伴我一起玩耍,这样的场景在城镇上是很难想象的。当一家的客成为大家公共的客,那“客”的地位是极高的。这也说明这里的人们是非常热情好客的,大人的好客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在文章开头,虽然作者仅仅描画出一群孩子的影像,但实则出现的是背后的“一群人”,那是民风的集中体现。

当然除了热情好客,更难得可贵的是没有封建礼教中的“辈分”的忌惮,这在鲁迅的作品中是少有的。“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同样他们不会因為我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就敬让我,仍然会以玩伴的角色“嘲笑”“我”被水牛欺生,这实则是一种没有距离的体现。但是奇怪的是水牛欺生,孩子们并不欺生,他们优待我,陪我玩耍钓虾,并且“照例”归我吃。“照例”这个词值得注意,是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的。而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是难免的,“辈分”虽然也是农村习俗中不可回避的现象,但是在这个小乡村里,却没有因为辈分等级而被责难,就如同《故乡》中的“我”和闰土一样。也就是,鲁迅给我们描画的乡土背景,从儿童的视角看,始终是平等而自在的。这也是促使鲁迅用温情的笔墨去描画乡里世界的缘由吧。与其说这是个小村庄,不如说它更像一个“世外桃源”。

再回望这一群孩子一群人,一个个带着乡土气息的名字迎面扑来。孩子王“双喜”、大方慷慨的“阿发”、买豆浆的“桂生”,还有“六一公公”和“八公公”。“双喜”的名字很带有喜感,中国人喜欢用“双喜临门”来代表祝福,满载幸福寓意。而这里的“双喜”也是最聪明灵巧的,他能读懂“我”的心思,在大家都表示叹息同情的时候,他能更进一步地大悟并且提出可靠的建议。在母亲迟疑到底能不能让“我们”去看戏的时候,他“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他一语道破三个难题,船大能容纳这么多的孩子同去,迅哥儿听话懂事明理,让母亲听了很宽慰,而最重要的是即使退一万步讲有什么意外的话,我们也都是识水性的孩子,如此保驾护航,还有什么可担心呢。这果真是双喜所说的“打包票”。再者“阿发”这个孩子也是,他的慷慨大方已不同于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如此简单,他不仅愿意给,他还愿意把自己最好的给出来,尤其是在可以不给的情况下给,主动地给,心甘情愿地给。他给的很自然,很妥帖。那份细心的妥帖,让我们觉得这些孩子真的可爱。所以这么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去“偷豆”,也让我们觉得这样的“偷”,“偷”得光明正大,“偷”得情趣盎然。

然而,在“平桥村”这个小地方,除了孩子可爱,那些朴实的老头也很可爱。“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可是却没有听到他的责骂,作者正是以这样“先入为主”的结论来扭转大家没有受到“责骂”的意外。同样,被偷了豆的“六一公公”非但不责怪偷豆,只是责怪不好好“摘”,甚至“竟非常感激”,感激“我”的认可和赞许。能将人和人之间的纯真、亲密、友好写得这般淋漓尽致的,鲁迅的文章中的确不多。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善良、无私、淳朴的品质,让鲁迅感受到内心存在的温情与温暖,这份温暖让他回味和怀念,更促使他去检视这个世界的丑陋与不足。

二、浸润乡土环境:一个月夜一条船

乡土文学根植于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背景环境是乡村风情。《社戏》中的平桥村是一个临河的小村庄,有水乡特色和风味,尤其是在乡村的月夜。文中对水乡特色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那是一条“左右都有碧绿的麦田地的河流”,“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对于一个久居城镇的孩子而言,用孩童的眼光来感受这一切,这个月夜就仿佛仙境一般让自己迷离了。要是说感官体验的话,眼睛所看到的碧绿,流淌的河流,嗅到的豆麦与河底水草的清香,以及面颊感受到的水汽,而月色刚好朦胧在这其中。还有那宛转悠扬的声音令“我”沉静且陶醉。鲁迅用抒情的手法对水乡的月景进行了如此细腻的描写,这如梦如幻的画卷勾起学生对水乡宁静夜晚的无限向往之情,很想领略独特的水乡风情。

鲁迅的作品中是多次出现“月”的,《故乡》中的月下沙滩,深蓝的天空一轮金黄的月。同样在《社戏》中也创设了月下出航、月下看戏、月下归航,“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因为有了月的浸润,不管是来时还是去时,一切都是飘渺得如同仙山楼阁的,同时也是因为远观,鲁迅再次以儿童的视角,将幻想融入其中,仿佛涂抹了神秘的色彩,也同时渲染出孩童的独特体验,而这种体验又融入记忆,成为鲁迅在若干年后发出感慨“独有社戏好看”的缘由之一。鲁迅对月夜的喜欢,不独在《社戏》,但写出如此温暖陶醉的月下之景的却并不多。

同样,“船”也是构成这个故事的道具之一。如果没有这么一条航船,“社戏”之旅是怎么也不可能成形的。尤其“船”是水乡的重要工具,甚至是孩子们的朋友。如果没有这么大的航船,又如何容纳得下那么多的孩子陪我一同看戏;如果没有这么一只航船,孩子们又如何“炫技”,如何展现他们独特的摇船本领呢。水乡的孩子生活在水乡,也自有他们独特的生活情趣,也自有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彼时,“我”虽为客,身在其中,既有为之自豪以及欢快雀跃的心情,也有欣赏其精彩的心态吧,而这样的自由自在和能干洒脱,也恰恰是儿时的“我”着实羡慕的吧,因为儿时的“我”只有在每年暑假才能到乡村来体验一番。且不说是儿时,就是成年之后再回首,也是微笑回望那岁月记忆深处“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精彩画面吧。因而,如果没有这么一只航船,又何来故事的曲折,情节的反复,心情的起伏呢。

三、回味乡土特色:一台社戏一种豆

作为乡土小说,文中最具特色的乡土风俗是“社戏”。何为社戏,“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插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由此可见,社戏是绍兴一带农村社中每年的“年规戏”。它是农村的一种民间习俗。社戏好看吗,未必比鲁镇的好,但“却是我最盼望的”。我到底在盼望什么呢?文中说“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或许“我”本身盼望的就是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出行一起看戏吧。

而且这台“社戏”为文章蓄满了势,“我”因为看不到而不开心,才有了后面孩子们在“我”期望已久却没有达成的情况下想尽办法集体陪我出行。看不看社戏其实关乎的是这村人的礼数。就像外祖母说的“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外祖母的语气很重,这个并未真正出面的老祖母,却是这个小村庄的长辈,也是乡土文化的某种象征。对一个小孩子的小请求,祖母也看在了眼里,并没有不在意。外祖母是用“待客的礼数”来看待“我”的希冀的。而外祖母所说的“他们”应该指什么人呢,是指舅舅之类的家人吧。在那个年代,交通、通讯都不发达,这个偏僻的小村子更显简陋。而我们的到来用文中的词说是“归省”。“归省”是回家探望父母,而“我”是和母亲每年在夏季的时候回去住几天,从这里也更凸显民族文化根植传统的土壤。而这台社戏好看不好看呢?没有关系。因为看戏的内容不重要,看戏的心情才重要,和谁一起看才重要。这台“社戏”足足让我等了个饱,最初“第一盼望”,却是“可惜”的落空,郁闷至极时得以解决,“我们立刻一哄出门”“很重的心忽而轻松,身体也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当赵庄真在眼前”“疑心是画上的仙境”。戏的内容并不十足的精彩,但它不妨碍“我”期待已久并终于得偿所愿的愉快心情。

再由这台戏牵出的“一种豆”叫“罗汉豆”。这种豆很普通,它是乡村农家都种的豆子,在夏季成熟。一群孩子在夜晚看戏归来,疲乏肚饿,于是商量着“偷”一点来煮了吃。双喜是个机灵孩子,他能辨识出两户人家的豆子,并且当着人家“小主人”的面问偷哪一家。而这个叫“阿发”的孩子也果真经过辨识,以“偷”自家豆为荣,“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是何等的憨厚呢。同时双喜又提醒大家不能只偷一家,顾及阿发娘的心理。这聪明孩子在这前前后后所发出的指令和影响,使得整个“偷豆”情节趣味盎然。再者商量如何应对八公公的责骂,众人智慧就是反击占据上风,以“责问归还去年的树枝以及当面骂八癞子”来进行应对,同样对答六一公公的话也是如此,偷豆是“请客”的,你又如何能责备,“当初还不要你的呢”立足高点评判,“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心理优势十足,如此乡间小儿的“无赖好玩”被展露得淋漓尽致,而“我”旁观欣赏的何尝不是这些乡间儿童的朴质灵动。

“一台社戏一种豆”,等看戏、去看戏、看戏回,偷豆、吃豆、说豆,粗看并不特别的乡野特色,再看耐嚼,如鲁迅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是滋味绵长啊!

四、落脚乡土思绪:一份乡愁一种情

鲁迅写《社戏》,实则是回首岁月。孩童的视角,童年的经历,从小生活的乡村社会,铸就他与农民血缘深厚的“地之子”信念。而特定的地域给鲁迅提供了书写乡土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随着空间时间的迁移,会获得重新观照故乡的新的眼光。鲁迅便是以童年视角和成人视角叠加的叙事手法抒写记忆中的乡村生活,淡淡的乡愁潜藏在字里行间。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对自身的超越力量。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拿《社戏》来说,写了一个普通的平桥村和一群人,写了看一台社戏和吃了一种豆,但要表现的又不仅仅如此,它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咀嚼出更多、更美的情感。

《社戏》在这里是其中的选段,另一部分写对现实生活中看京戏的厌烦与倦怠被截去,编者的意图是针对七年级学段更主要让学生体验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同时感受美好的情感。也许在将来学生再读完整的《社戏》时,会看到鲁迅当时生活社会的不堪状况,转而忆起童年的看戏经历,虽是小说虚构,却可见童年和故乡乃是他温暖的精神家园。

作者写作的角度首先是孩童的视角,但一定不够完整。因为,写作时作者已是一个都市中年人,当一个历尽坎坷、饱经沧桑的中年人来看这场社戏时,弥漫在他心头的又岂是单纯的景美人美呢,自然还洋溢着他浓郁的乡愁。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一切,都是因为它是“故乡”,也许不是确切的故乡原址,但却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故乡特色。小说作家对某一特定地理空间的景观描述是有选择性的,同时又是建构的结构。因此,这种乡土空间既是鲁迅写作出于需要而有意建构的小说产物,但同时也是他内心浸润的文化世界。

再者童年,对于每个成人来说,那是永远消逝的源头。如果再忆起时,我们感受的会是永远的失落,因为不可重复,无法回去。故而它在我们的印象中就如同“月夜下的戏台”一样,飘渺依稀充满了朦胧感,如同仙境一般,那就是我们的童年影像。所以作者始终在传达对少年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这是一份简单而又深厚的情感,萦绕在作者的心头,让他念念不忘,不忘的不就是这份情嘛,乡土情。

童年记忆与历史文化的乡土是作家的生命之根,无法切断,故而不管是诗意的乡愁还是温存的回望,都浸润着乡村的种种印记,成为文化之根,一旦诉诸笔端,也就描摹出别样的乡土文化图景。解读《社戏》,往浅里说,它是充满着童年趣味的乡土小说,从中还能让孩子们看到我们自己生活的影子;而往深了说,它饱含着作者鲁迅深厚的乡土情怀,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细品。而这一连串的“一”,架构起了对《社戏》的趣味解读,描画乡土背景,一个普通的村子一群可爱的人,浸润在乡土环境之中,一个皎洁的月夜一艘白蓬航船,回味那乡土特色,一台社戏一种豆,还有那一份绵长的乡愁思绪和浓郁的乡土情怀。

参考文献:

[1]郑燕.都市人的鄉愁——鲁迅小说《社戏》主旨的解读[J],中学语文.2008.

[2]王泉.论《故乡》和《社戏》的“乡愁”意味[J],中学语文.2000.

[3]赵晓冉.乡土文学在《社戏》中的表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

[4]孙倩.鲁迅乡土小说鉴赏[J],名作欣赏.2015.

猜你喜欢
社戏乡土乡愁
乡愁
乡愁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回头一望是乡愁
乡土分外妖娆
乡愁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社戏》的结尾赏析
鲁迅在《社戏》里撒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