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法

2017-05-26 09:51袁艳君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数学

袁艳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善于运用评价,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与培养,并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要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数学的思考方法,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兴趣;运用鼓励;多向求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42-01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许多课堂上,面对"学生热热闹闹,教师无可奈何;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言以对……"这些情况,都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掩盖了真实的教学事实。

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为目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运用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充满信心,爱上数学,进而达到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事半功倍的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一个人对事物充满兴趣时,就会拥有无比充足的动力去主动深入其中,探索其奥妙。学生学习也不例外,只有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他们才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科学设计教学程序,认真组织课堂语言,注重诱导和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多方法地主动深入问题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模板,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由学生任意报出两个角的度数,教师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经过几次试验后,大家被教师的准确答案所吸引,充满疑惑,强烈的好奇心被"猜角游戏"所激发,并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学习知识上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2.运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要充满热情地评价。因此,在教学中应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手势等。如:当学生答对问题时要及时表扬。说一句:你回答的真好!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充满鼓励性的话语。即使学生回答的不正确也不应去批评他,而是给予鼓励。对他说:"不要紧,再想想";"其实你讲的快接近正确答案了"等等。而对学生作业只要发现解题方法独特的都要写"优";"你真厉害";"你真了不起"等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學习效率。

3.注重习题的多向求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代表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教育中应该非常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弄清事物的多形态、多层面、多性质,并发现其中的种种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品质。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按照课本或老师教给的方法思考问题,这对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智力潜能的激发,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存在局限性,而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避免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克服思维定向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多向求解的训练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因为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多向",不局限于单一角度和方向,不受一种思维的束缚。在习题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议的训练。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如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多向思考。如果总是一题一解,学生会养成只寻找一个答案、只想一种办法的思维习惯,思维将被禁锢,而一题多解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寻求最佳答案,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同时还可以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如一题多变,使题目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有新颖,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一题多变,就是将题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使问题多向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另外,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是形成发散思维的中间环节。善于联想有助于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有些探索性的命题,没有明确的条件或结论,条件要人去设定,结论要人去猜想,体系要人去构想。这类题目不仅题型新,而且扩大了知识和能力的覆盖面,通过题目所提供的结构特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充分发挥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教师都要注意在设计问题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也就是把思维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小学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