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守业
摘要:阅读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和需要,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花的时间和所费的精力也往往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在传统语文教育观念中,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没有得到相应重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且依据相应因素从学校、教师、家庭等方面相互配合制定具体实施。
关键词:语文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86-01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彰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读书的名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前一段时间,不少媒体热炒重拍《红楼梦》,可谓童叟皆知,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情节,学生为了更多地了解有关情节,自然产生阅读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我们可以采用交流民示的方法,如"读书成果汇报会"、"故事演講"等比赛活动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所感等表达出来;然后,教师适当引导,让他们把写的随笔、读后感整理,成篇,张贴在教室里展览,交流。在此基础上搞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评出优秀"作品",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证书和奖品,让学生不断品尝到成功的乐趣。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查,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做到多读书,更要让他们做到会读书。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甚至猎奇,这是十分有害的。应当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教会他们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速读和听读等方法。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之后,就要帮他们进行阅读内容的选择,怎样进行阅读选择呢?①结合志趣。志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它有高尚与庸俗之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之所以成大器,几乎都和他们在青年时期就注意结合志趣进行正确的选择阅读以吸取知识有密切的关系。要注意的是志趣要高尚,还要处理好志趣与基础知识的关系,防止"偏食"造成发育不良。②重视科普读物和新兴学科。人类知识称得上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因此一个人只读课本是不够的,必须在课外阅读中,注意选取反映最新科学成果的读物,包括科普书刊和优秀科幻小说,以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跟上时代日新月异的大发展。③在选择阅读、积累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想修养、意志品格的培养。因此,要选取有关培养高尚品格、顽强意志的读物,认真阅读,力争让学生成为一个既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有高尚品德修养的人。
3.课内课外相结合,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1以课本的自读课为范例,教会学生阅读各种体裁文章的方法。如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教给学生"通读课文理情节――跳读课文析人物――精心品读赏写法――通览全文明主题"的小说阅读方法;以《谈骨气》为例教给学生"通读课文找论点――跳读课文寻证据――逐段分析辨论证――通览全文理结构"的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3.2以自读课文或印发的优秀文章为例,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全班同学可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提高。创新性四步教学法符合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学生的阅读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想学、乐学,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准确理解了课文,而且从中掌握了阅读方法和规律,提高了读写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变成一个个性鲜明、情趣高雅、志向高大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文素养培养,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总之,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