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中
【摘要】课程建设要遵循以课程功能定位为前提、以课程标准建设为基础、以模块化表达为表现形式、以可转换为纽带、以质量提升为关键、以组织创新为保障等建设逻辑,确定课程建设方案,拟定课程标准体系,进行以模块化、设计学习活动和内容组织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建设,建立多维反馈改进体系。同时,需要通过变革领导、科学规划、多元协同、实时评价保障课程建设逻辑和运行体系的运转。
【关键词】学分银行;数字化资源;建设逻辑;运行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5005506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理念以来,全世界掀起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热潮。作为一种卓越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提出了两点深刻认识:第一,每个人通过可能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抱负,也都要适应社会给他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教育不应该是任何一个学校毕业之后就完结了的,而是应该通过人的一生持续进行;第二,现行的教育是闭锁的、僵硬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未来的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与训练体系的全部机构和渠道的整合。所有人们“在其生存的所有部门,都能根据需要而方便地接受教育的机会”。[1]富尔等人在《学会生存》中表示:“终身的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彻在这个体系的每个发展过程之中的。”[2]从终身教育体系的内涵和认识看其中的要义,就是要将终身教育发展成为一种统合的、一体化的、能真正方便学习者开展学习和教育的机会。这也成为一切终身教育倡导者的一致追求。学分银行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提出来的,通过模仿普通银行存储钱币的做法,通过移植到学校成果管理体系,基本功能是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化,通过相应的规则获取学习证书(资格或者学历)。[3]作为沟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制度,学分银行落实到教育运行过程中,在欧洲、韩国等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上海、陕西等地也开始了学分银行的试点,但遇到了各种问题。首要问题是学分质量问题,也就是阻碍各个机构和组织承认对方学分的关键问题。要实现学习成果在不同机构的有效兑换,其前提是“有质量的学分”,根源是课程建设。学分银行要继续推进并产生实质性的效应,就需要深入到课程层面,指导课程的建設。
二、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内涵
(一)课程与学分制
1课程与课程建设
一般认为,课程指的是学习的进程及其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或者教育机构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课程指的是某一门学科。[4]课程建设是对课程蓝图的勾勒与实践过程,全方位地反映办学思想与育人价值取向,包含了课程目标的建设、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建设、课程评价的建设以及课程建设制度的建设等内容。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是特色发展的关键。“好的大学,就是能够提供更多更好课程的大学;好的教授,也就是能够提供更高质量课程的教授”。[5]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讲,课程指的是某一门学科的建设或者是多门学科组建的某个体系的课程建设的全部内容;从整个学分银行建设的角度来讲,课程指的是学分银行所沟通的所有学科体系,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庞大体系。
2学分制
按照《教育大辞典》的解释,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6]学分制起源于德国选课制,在美国等国家得到完善和推广,成为世界主流高校的基本制度。按照学分制的基本要义,取得了相应学分是获取资格或者文凭的基础。因此,保证学分的质量和课程的数量,是学分制的实施精髓。
(二)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
1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
学分银行就是在学分制基础之上,在沟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创设的一种学习者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制度,其目标是实现教育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促进个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制度创新。学分银行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规范性等特点。[7]由于学分银行的功能是实现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要促进学分银行功能的实现,在课程建设中必须融入学分银行的开放要求、灵活要求和规范要求,提出新的操作规范,即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开放性要求是指课程建设需要服务于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灵活性要求体现为课程要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情境的迥异;规范性要求指的是要基于一定的标准,学习者学习过程要有监控手段,实现“有质量的课程”的建设目标。
2基于学分银行理念课程建设的原则
学分银行改变了课程建设的要求,符合学分银行对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实现了不同教育层级和机构之间的交流。为更好地适应学分银行的运行,课程建设应遵循标准化、层次化、模块化、全人化等基本原则。
标准化是指学分银行理念下的课程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课程。首先,标准化的首要内涵是课程建设标准化,这是课程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课程质量的基本衡量标准。课程建设的标准化指的是按课程标准建设课程。原则上的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功能由国家公认机构指定并由国家权威部门组织批准和实施的标准。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建立体系化的课程国家标准有一定的难度,但学分银行的现实需求需要国家尽快开展标准建设,并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从学分银行开展的深度而言,课程标准的建设需要在行业指导下保持小规模的认同,如区域学分银行建设联盟或者是有影响力、有扩散能力的教育机构。其次,标准化蕴含了建设过程的标准化。课程建设要遵循课程方案设计、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经验能力标准设计、教材设计与编写标准确定、课程实施标准确定和课程质量管理标准以及评价标准确定等实施运行管理,并通过协同不同教育机构与科学前沿的工作者推进课程的建设,用规范保障有质量的课程建设。
层次化指的是学分银行理念下的课程建设要符合不同层次使用的需求。由于不同的教育机构对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存在事实上的差异,课程建设需要体现明显的梯度,提供给不同教育层次的人使用。这是学分银行进行兑换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各个层次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价值的有效办法。首先,明确课程在不同学习层次上的深度。如《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可以明确高职的层次、本科的层次,在转化过程中,通过层次找到短板,进行模块化补习与考核,考核成果作为转化的基本依据。其次,明确课程在不同类别上的广度。如某些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线性代数和概论的知识,通过所缺模块的学习考核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学分兑换。
模块化是组成系统、具有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的子系统,通过标准化的界面结构,与其他模块构建更加复杂的系统。[8]模块化借鉴到学分银行,指的是学分银行理念下的课程建设需要将课程所蕴含的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化处理。不同的教育机构和资格(学历)对课程的要求存在差异,要有效地利用好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并实现不同机构的认证比较,将课程模块化是较好的处理办法。模块化课程有两种路径:一种是课程知识的主体化,其特征是以主体为组织框架,围绕知识点组织学习活动和理论知识;另一种是课程知识的任务化。其特征是根据实际任务,整合知识和调动资源,将学习過程转化为体验整个任务的接受、完成、评估过程,通过多个任务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建设。“任务驱动”成为高等教育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真实任务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感,通过淬炼知识提取和资源调动的能力实现学习者成长,能较好地评估其知识、能力与技能,与学分银行资历架构吻合。模块化的价值是结合学科知识逻辑,构建“块状”学习模块,与学分银行的“认证单元”理念融合,实现通过模块化满足学分银行建设的要求。同时,这种模块化是体现了学习者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学习者在学习参与上体现了一定的自由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较之于以往的学科课程有更好的效果。
全人化指的是学分银行理念下的课程是满足个人完整人格发展的课程。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服务,个性、理性、情操、身心平衡应该成为课程追求的目标。换言之,课程体现了对整个人的塑造和培养。在科学主义的冲击下,这种课程建设的原则被符号化的科学概念所冲击,人退居科学之后,人的全面发展被片面发展所取代,适应工作而不是适应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主格调。学分银行的终极内涵是通过实现各类优质资源的接入,支持人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因此,学分银行理念下的课程建设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全方位能力发展,需要在科学的内容中融入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尚善的价值理念,融合终身学习的技能发展要求。
三、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逻辑
学分银行给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学分银行课程建设的内涵与原则以及与现行教育体制相互交错的关系进行系统性的考察,可以厘清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逻辑。
(一)功能定位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课程建设的前提性工作是确定课程的功能。学分银行理念下的课程是终身教育各级各类机构的载体,但并不是具体的某门课程服务于所有机构,而是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的课程。首先,要确定课程所服务的学习层次。按照英国高等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所规定的学分等值化逻辑,不同的教育要求要找准符合自身所需要的学习深度和复杂程度,以此为课程建设的前提来开发课程。其次,要确定课程所需要实现的功能。回到课程本身我们可以发现,课程可以分为“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和“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9]这是课程的功能问题,前者被认为是通识课程,后者被认为是专业课程。一般而言,学分银行强化“全人”的建设概念,需要通过专业课程支持其“成为某一种人”的发展,也需要融入“成为人”的发展,两者需要在特定场景下实现融合。最后,要与当前的教学改革相互适应。现有的课程建设是与教学脱节的,学分银行需要“有质量的学习成果”,必须和教学建立联系,体现在功能上需要通过与整体的教学设计、学习者的理解视阈、开放实施与评价的一体化思路等相关教学环节与过程实现双向互动,促进教与学整体的提升。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显示,有必要深度研讨和准确把握学分银行理念下课程的精神主旨和课程在学习者成长体系中的功能价值,并进行系统化的描述,促进课程建设的每个参与者深刻理解学分银行理念下课程建设的功能价值,并转化为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
(二)课程标准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建设实施的行动指南,其本身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对于学分银行而言,课程标准既是课程质量的基本保障,又是课程参与认证、积累、转换的基础。首先,课程标准建设是多方协同的建设过程。课程标准的首要目的是要实现承载课程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要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学设计者及行业企业相关人士参与的课程标准建设联盟,通过理念表述、专业知识传达、专业发展需求等各个方面不同视阈的参与,统合不同领域在课程标准上的表达,形成既有专业发展性、全人发展性,还有服务教学过程的实施要求的课程标准。其次,课程标准建设要满足不同层级的课程建设需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岗位对同一门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标准要对课程建设所达到的层次有清晰的描述,并反映到课程建设本身。最后,课程标准要制定就课程质量本身的监督规则和衡量尺度。课程标准的主要范围是课程质量的评价标准、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教学实施的督导标准。从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发展来看,要保障课程运作的合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可以依赖的课程质量管理规则,而课程质量管理规则依赖于课程质量本身的监督规则和衡量手段。
(三)模块化表达是课程建设的表现形式
模块化就是把课程复杂的体系根据系统规则分解为能够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的过程。[10]通过模块化,保持在系统内进行专业化的划分,同时能根据业务的需求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实现不同的功能。模块化是学分银行理念下课程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首先,学分银行建设的转换要求是模块化。学分转换的基础是认证单元,也就是通过以主体化和任务化的模块作为认证单位的主要承担者,通过模块化支持课程参与学分银行。其次,模块化是学分沟通的基础。不同教育机构、不同专业与岗位对课程的宽度和深度存在差异,沟通的基础是模块化的认证单元。同时,课程通过模块更新,吸收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与技能,接受学习者、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反馈,实现课程的更新换代。需要指出的是,模块化的现实运行要突破学科主义的桎梏,要求教师对整体课程任务有较高层次的把握,要有较强的调动资源的能力,才能实现模块化课程的建设。
(四)可转换是课程建设的纽带
學分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沟通,学习成果转换是沟通的主要形式。首先,通过学分转换实现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转换发生的前提是一个教育机构的学习成果需要得到另一个教育机构的认可。在这种相关关系的驱动下,两者会对学习成果的质量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促进建立在学习成果上的交互产生。其次,通过转换可以加大学习者对学分银行的粘性。学分银行要发挥作用,需要学习者依托学习银行与教育机构发生联系。通过转换可以让学习者意识到学分银行的价值和理念,实现自身获取所认可的学习成果,提高学分银行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能有效提升学分银行的粘性。再次,通过转换可以增加课程体系之间的协同性。当课程得到转换时,其他相关课程尤其是进阶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课程所奠定的基础,集中精力进行自身课程的建设。再次,通过转换可以唤醒利益相关主体对学习成果质量的关注。当学习成果不流动时,教育机构需关注其他教育机构成果的质量并考虑如何保持自身竞争力。当学习成果可以转换时,需要考虑教育机构的质量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同理,学习成果不流动时,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学习质量信得过的机构,而学习成果流动时,用人单位就会关注整个教育生态的质量,并投入相应的精力、财力支持教育的发展。最后,通过学习成果的转换还可以获取学习者的学习数据,为终身教育打下数据基础。
(五)质量提升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将质量置于能否生存的基石性基础之上,质量提升成为了课程建设的关键。在学分银行时代,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已经为学习者提供了足够的资源,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不是解决课程的有无问题,更不是累计低效课程资源,而是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提升质量。首先,只有有质量的课程才能产出有质量的学习成果。课程建设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断吸取外部环境的知识和能量,改进自身的内容、呈现方式和评价方式,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更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其次,质量提升是学分银行所沟通的教育机构之间竞争的生存基础。学分银行通过可交换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学习者面临的选择增加,也为课程的提供者增加了压力。教育机构只有提高自身的资源建设水平,才能回答学分银行所提出的竞争问题,回答自身如何生存的问题。
(六)组织创新是课程建设的保障
首先,课程建设必须加大教研室的协同创新。高等院校的教研室发展不甚理想,学分银行理念下课程建设对质量的要求、对视野的要求等需要教研室加强学科与教学法上的研讨,促使“有质量的学习成果”所依托的课程顺利建成。其次,课程建设必须加大与课程设计者的沟通,通过建立课程团队的方式,加强课程的组织建设。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学科知识的引领性,更需要教学论对教学设计的支持作用——一门优质课程的标准不是知识的全面性,而是是否能真正帮助学习者得到成长。除此之外,课程的模块化需要教学设计者的支持,通过课程组织内人员的协同,实现追求高品质课程的需求,同时在追求高品质课程的同时建立学习文化。
四、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运行体系在学分银行理念下开展课程建设需要关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体现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原则,也就是标准化、层次化、模块化、全人化等原则;二是体现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逻辑,也就是开展课程的功能定位设计、课程建设标准形成、模块化表达、可转换考虑、质量提升与组织创新。为了更为清晰地展现其运行体系,设计了如下图示:
(一)确定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建设方案就是根据课程功能和现实需求确定的课程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案,是课程建设的“脚本”。首先,从“需求”看课程建设的目的。课程建设的起点是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学习者需求和教育机构需求。学习者需求指的是在教育体系中,需要新的课程协助学习者成长,如新的学科研究前沿产生的新课程需求。当然,课程建设可以是完整一门课程的建设,也可以是某个模块因为知识陈旧需要进行更新。其次,从“功能”看课程建设的方式。服务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应有不同的方案。如高职教育的学习者在知识要求上体现为“具体的一个专业领域或宽泛的工作和学习领域有广泛的、技术性的和理论性的知识”,在能力要求上体现为“具有广泛认知、技术和表达技能,能选择和运用不同方法或者材料完成系列活动,能解决可预测或者有时不可预测及偶尔为复杂的问题”。在技能上体现为“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并在宽泛的范围内应用知识和技能,展示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11]课程的建设需要在所服务的学习者层次上考虑如何建的问题,考虑知识、能力、技能等全人原则在课程建设中的理念表达。同时,理论性的课程、实践性的课程与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在课程方案上又有较大的区别。在模块化过程中,理论性课程一般只能采用知识主体化的方式进行;实践课程一般可以使用任务化的方式实现。
(二)拟定课程标准体系
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实施的行动指南,其本身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标准的拟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关键:首先,学分银行理念下的课程标准是成体系的标准,包含课程方案设计、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经验能力标准设计、教材设计与编写标准确定、课程实施标准确定和课程质量管理标准以及评价标准确定等标准体系,是集课程知识、能力与技能要求和教与学实践需求的统整性标准。其次,课程标准是多元协同组织的结果,需要通过组织协同确定。课程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只能在国家标准之上进行具体的细化,鉴于国家标准尚在建设过程中,课程标准需要重点考虑利益相关体的诉求表达。最后,课程标准要融入学习者学习的愿景。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不是完全按照专业、学科、岗位等需求而言的,有自身的期待,有能力储备的需求,甚至还有超越现有应用框架的知识期待。课程标准在形成获取学习成果的最低标准的同时,也需要鼓励学习者获取更高学科等级的探索。
(三)进行以模块化、设计学习活动和内容组织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建设
在学分银行理念下开展课程建设,模块化、学习活动设计和内容组织需要在学分银行统整性的视阈下,按照开放、标准等原则开展。首先,转换是学分银行制度的核心,课程内容的组织需要在转换的功能下进行,包括模块化设计。在现实运行中,模块化的能力需要学科专家与教育工作者在接受课程建设理念上的协同创新,并且实践过程需要突破原有学科完整性的观念,统筹考虑任务或者主题、行动和学习领域、情境与范例性的结合,科学合理执行模块化。其次,学习活动设计是内容组织的重心。要实现模块的功能,学习活动是核心支撑。学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设计,通过材料组织设计活动,帮助学习者领会新的内容,掌握新的技能,储备新的能力。最后,按照学习逻辑探讨课程的组织方式,选取学习活动,将学习内容整合起来,并进行文字、视频等课程资源的最终呈现。需要指出的是,学分银行并不摒弃学科,没有学科知识体系的支持,课程建设将毫无意义。同时,也有学者在讨论中提出课程内容建设是课程主持教师的自由,主持教师拥有课程建设的单边控制权,尤其是校本层面的课程。在笔者看来,主持教师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建立在相对固定的课程标准和确定的课程建设方案之上,否则这种自由毫无意义。
(四)建立多维反馈改进体系
课程建设需要进行不断的反馈以促进其质量的不断提升。课程需要集合学习者体验反馈、教师使用反馈、企业行业反馈等多元反馈系统不断提升自身质量。学习者体验指的是课程的呈现逻辑是否符合学习的心理秩序,学习过程是否适应学习者所处的阶段,学习评价是否科学与可行,学习成果是否能满足学习者的知识能力提升预期。学分银行是人本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沟通者,学习者通过学分银行可找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持自身的发展,是否满足学习者需求以及满足学习者需求的程度是其重要的反馈信息。教师使用反馈指的是作为课程操作者的教师在使用课程与学习者进行交互时对课程内容等方面质量的反馈意见。企业行业反馈是指用人单位对课程使用信息的反馈。除此之外,专家意见、阶段性评估意见也是课程质量改进的重要来源。需要指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为反馈体系建立了大数据通道,当课程以混合学习、在线学习等渠道进入学分银行的时候,学习者数据的收集就可以依托学习平台开展。这对提高反馈的针对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有极大的帮助。
五、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保障支持体系基于学分银行理念的课程建设需要改变以往的课程建设模式,涉及到多方面的变动,遇到较大的阻力。要顺利推进,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资源支持,保障其按照运行逻辑与体系运转。
(一)变革领导,形成愿景
变革领导指的是变革型领导,是一种备受现代管理所推崇的领导方式,其核心观点是通过对士气、理想、兴趣和价值观的作用,促使工作者超越个人利益的关注,转向关心价值观、社会准则与规范,以及组织的长期目标问题。[12]基于学分银行理念开展课程建设,面向的是超越已有工作模式的巨大新事物,需要全体教师在校长的引领下形成干事创新的价值共识,形成超越原有模式发展的共同愿景,鼓励教师通过合作、协同、创新等形式,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二)科学规划,实现引领
课程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覆盖某个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的全部,需要科学规划。首先,要按照学分银行质量发展的要求,确定学校的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优先选择。其次,要按照规划开展制度建设。需要通过制度明确课程建设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滿足学分银行内蕴的要求。最后,要挖掘建设过程中的经典。按照学分银行建设的课程以及实施的效果,以经典课程建设案例引领教育机构开展课程建设。
(三)多元互动,协同建设
基于学分银行建设的课程是教育机构实施教学并提升自身特色的依托,也受到外围社会关系和多元利益相关体的关注,尤其是课程质量问题。首先,要通过互动与其他教育机构实现错位建设、特色建设。课程建设不是课程的反复建设,而是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参与整个教育体系的互动,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其次,要积极吸取外界能量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尤其是要积极吸取用人单位和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对专业标准、科学教学一体化设计的意见,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吸取他们参与课程的建设,实现协同创新。
(四)实时评估,形成反馈
评估是保持建设动力的必要手段。要确保课程建设按照质量提升的学分银行理念推进,需要借助评估的力量。首先,要按照规划、愿景、制度等形成评估体系,考察课程建设的进展,保障课程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其次,构建利益相关主体的评估参与体系。通过学分银行所沟通的终身教育各机构需要参与到评估中来,通过集体反思,将课程建设的经验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将意见反馈给课程建设团队。最后,有必要借助第三方评估,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总之,要坚持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结合、定期评估与实时评估结合,在评估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课程建设成果满足学分银行的需求。
六、结束语
学分银行作为新兴事物,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必将引起教育领域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结构变化。在学分银行理念下建设课程,需要用崭新的思维思考问题,更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推进工作。希望先行者的实践可以转化为教育机构自我的觉醒,用更好的课程服务学习者,推动学分银行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79—8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201.
[3]孙冬喆.通往终身学习的路径与机制: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4]靳玉乐.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67.
[5]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298.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02.
[7]王振龙.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构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1.
[8][日]青木昌彦,安藤静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周国荣,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17.
[9]陈秉公,陈卓.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功能定位、设计原理和教学规律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8(4):3—7.
[10]杨幽红.能力导向的工科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00—103.
[11]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学习成果框架通用指标[EB/OL].[201689]http://cb.ouchn.edu.cn/gkcms/wwwroot/cbank2/kj/xxcgkj/index.shtml.
[12]仲理峰,王震,李梅,李超平.变革型领导、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3(4):536—544.
【Abstract】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ust be navigated by the curricular function, based on the curricular criterion, displayed by modular expression, linked by convertible contents, centered on quality and guaranteed by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Steps of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should include confirmable project, standardized system, contents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to task designation and feedback improvement.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ng philosophy and regular system running, its necessary to renominate leaders, to make reasonable planning, multivariate cooperation and real time evaluation.
【Key words】credit bank; digital source; constructing philosophy; running system
(编辑/乔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