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诗缘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于大肠癌、乳腺癌发病率之和。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排第一位,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排第二位。上海肺癌患者男性约20/10万,女性是男性的一半约10/10万。肺癌来势凶猛,在我国发病率仍呈持续上升状态。究其原因,环境因素是其主要原因。而在其中,吸烟又占其主要“地位”,但并非绝对。
今年3月1日起,上海“最严控烟令”实施,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对于整改不到位的场所、劝阻无效的个人将进行行政处罚。时值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与我们谈谈肺癌的常见误区,做好早期诊断,了解靶向治疗,拨开肺癌“阴霾”,从此畅快呼吸。
走出误区,拨云见日
误区一:吸烟一辈子没患癌,肺癌与吸烟无关
许多人吸烟一辈子也没患肺癌,却又有许多年轻且从不吸烟者患肺癌,于是有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吸烟与肺癌无关”。周彩存教授表示:“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并不绝对,不是吸烟者一定患肺癌,患肺癌者也不都吸烟。有数据表明,90%的肺癌患者都是吸烟者,男性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女性是13倍。吸烟年龄越早,肺癌的发病率越高。”因此,吸烟是国际公认的致肺癌最重要因素之一。绝非是怀有侥幸心理者所认为的吸烟与肺癌无关。
但是,近年来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吸烟者患肺癌的病例,周彩存教授也深表惋惜:“这样的病例近年来逐渐增多,也呈年轻化趋势。一个典型的病例就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生,从不吸烟喝酒,无不良嗜好,却患上了肺癌。年纪轻轻着实令人惋惜。”肺癌的致病因素除吸烟外,还包括环境污染,如二手烟、油烟、家庭装修等。
誤区二:肺部小结节代表早期肺癌
美国研究者曾对55岁以上人群进行过一次癌症筛查,其中25%的人肺部有小结节,有小结节的患者中只有4%~5%是癌症,大部分结节是良性的。但是,大多数小结节患者心理负担过重,认为有结节就是癌,这是关于肺癌认识的一大误区。周彩存教授说道:“肺部小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的较小的、局部性的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肺内很多疾病都能形成结节,常见的有肺炎、肺结核等。所以肺部小结节不代表就是早期肺癌,患者不必过度紧张,放松心情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可以通过定期随访的方式,观察病灶生长情况,一旦有增大,也可以及早发现,预后效果还是很好的。因此,建议大家到正规医院找医生看,肺部小结节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绝对化,不用如此忧心忡忡。”
正确对待肺部小结节既不必忧心忡忡也不能因此放下防备,尤其是有小结节的“老烟民”,周彩存教授强调:“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病灶的生长速度要快很多。有小结节的患者即便是良性也务必要戒烟。”
误区三:肺癌已经中晚期了,戒烟也没意义了
很多中晚期肺癌患者都是“老烟枪”,烟瘾很大,检查出癌症后一时间无法从患病的事实中走出来,自知戒烟的重要性可偏偏烟瘾难耐,一点点摧毁着患者的意志力,患者内心的城墙化为废墟,认为自己已经患有肺癌,继续吸烟也无足轻重。对于这类患者,周彩存教授深表理解但也很无奈:“戒烟需要很大的意志力,但迫在眉睫。中晚期肺癌患者若继续吸烟,一是药效差,吸烟者血液浓度是不吸烟者的一半,药物在血液中排泄速度是不吸烟者的两倍,药效下降得更快;二是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三是发生吸烟相关性疾病的概率更大,如肺心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耽误肺癌正确治疗外还会加重其他病情。”
肺癌高发,为何早期诊断率很低
一难在医生经验
肺癌的生存率取决于肺癌诊断的时期,所以肺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日后的治疗效果也越好,治愈率也越高。周教授表示:“其实肺癌早期诊断一点都不难。我们有很专业的影像学专家,很优秀的内窥镜团队,难处是医生要往肺癌上想。有的肺癌和肺炎、肺结核炎症症状很像,这需要医生认真辨别。”
二难在患者重视
早期肺癌症状不明显,癌肿长在胸内,难以触及和发现,不像乳腺癌属于浅表性癌症,可以通过自检等方式进行排查。因此,70%的肺癌一经诊断即是晚期。周教授补充道:“肺癌只能靠影像学检查,而很多女性排斥做这项检查,觉得自己不是高危人群,从来不吸烟也无不良嗜好,年龄不超过45岁,绝对不会患肺癌。事实上,检查出肺癌的人群很多都是看似不是高危人群的女性。这说明,不具高危因素的人群并不代表不患此病,任何时候,都要重视自己的健康。”
大多数人不知道早期肺癌靠体检发现不了,这也是肺癌早期诊断率低的原因之一。周彩存教授强调:“疑似肺癌要做低剂量螺旋CT进行排查,普通人群也有隔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的必要性。”
靶向治疗,肺癌患者新希望
肺癌靶向治疗效果之所以优于乳腺癌、胃癌等癌症,是因为找到了很多驱动基因。那么什么是驱动基因呢?周彩存教授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汽车往哪儿走是驾驶员说了算,驱动基因就像是驾驶员职责的一个基因。一个好的驾驶员驾车带你到天堂,一个坏驾驶员驾车带你到地狱,好的驱动基因带细胞成为健康的细胞,坏的驱动基因带细胞成为癌细胞。所以我们找到坏的驱动基因,并且干掉他,这就是靶向治疗。”目前找到的驱动基因包括EGRF、HER2、ALK等。临床常用药物如特罗凯、吉泰瑞等。通过消灭驱动基因,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的方式让癌细胞凋亡,比放化疗更有效果。在家自行服药就可以控制住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70%的腺癌有驱动基因,可通过靶向治疗,但是鳞癌与小细胞肺癌患者有驱动基因的很少,只能靠化疗来治疗。如果在治疗中驱动基因发生突变,还需通过检测找到新靶点再击败他。周彩存教授强调:“精准治疗不适合虎头蛇尾的患者,精准医疗一旦开始就要贯穿治疗全程。”
值得期待的是,针对没有驱动基因难以进行靶向治疗的这部分患者,目前临床正在尝试进行免疫治疗。所谓免疫治疗,是指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继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不久的将来即会运用到临床,造福更多患者。
肺癌防胜于治,高危人群需格外注意
预防胜于治疗,周彩存教授提出以下几个方法预防肺癌。
1.戒烟,吸烟不仅是肺癌的第一大致病因素,二手烟肆虐,无辜的人也在遭受烟雾的侵袭。公共场所吸烟已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公共健康问题。
2.改善家庭小环境,家庭装修气味污染、厨房油烟污染等。一些家庭装修之后全家人都患肿瘤了,就足以说明小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3.雾霾天气尽量不要出门,出门尽量佩戴口罩。
4.注重饮食,尽量不食用垃圾食品,做到平衡饮食。
5.不要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加快肿瘤的增长速度。
6.定期体检,对于有吸烟史、职业史、遗传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督促高危人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周彩存教授每周一、二上午有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