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天宣
广西南宁市横县百合镇中心学校
【摘 要】爱岗敬业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师德修养的出发点。在如今经济发达、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如何做到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安于平凡;加强学习,充实功底;积极参与教研,开拓创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关键词】教师 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事业 科研 以身作则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人们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认同和支持的态度,有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的热忱。而有着敬业精神的人都有着这样的特点:能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富有进取心和创造性,对工作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环境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的客观现实不能不对教师的思想、信念、价值产生影响。那么,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爱岗敬业?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安于平凡
爱岗敬业首先要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事业心,而树立教育事业心,关键是要认清教师的劳动特点,一定要甘于平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尽管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拥有着充实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就是教师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是教书育人,是一种“功在他人,利在社会”的劳动,其劳动成果往往隐藏在学生的成果里和社会的进步里,而自己则可能一生默默无闻。因此,说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而又是伟大的。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为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师工作的思想感情前提和精神动力,它好比安装在教师灵魂深处的一部发动机,能够使教师在神圣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生命不息,教学不止。
二、要加强学习,充实功底
教书育人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创造劳动。教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前,必须先吸收、消化并组织好所教内容。
而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着新的事物不断涌现,知识不断更新的现状,仅仅依靠教师过去的知识已经很难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充实功底。
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唯有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这个神圣的职责。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教师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比在课堂上要讲的知识多10倍、20倍,才能在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合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全面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只有坚持学习,坚持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三、要积极参与教研,开拓创新
有人把未来世纪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澳大利亚未来学员会主席利雅德博士曾提出:“未来人应持有‘三张护照,即学术性或知识性护照、职业性护照、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护照。”传统教育往往重视人的学术性和职业性,而忽视人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事业心、开拓创造的精神和能力是未来世纪人才最为宝贵的财富和素质。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教育科研意识,坚持理论学习,密切联系实际,积极积累材料,善于探索规律,认真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在我的周围有着很多教师积极参与教研,他们不满足于做一个循规蹈矩的教书匠,而是努力向教育家靠拢,使自己成为一个科研型教师。他们除了不断学习文化知识,还经常听各类研讨课,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有些教师还进行课题研究。例如我校的校长,她不仅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她所研究的课题“体现课改新理论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与实验”取得了成功,并带动全校的语文教师参与到这一研究中。因此,我校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并有了自己出版的优秀作文选。这一研究成果受到了各校同行及上级的一致好评。
教育事业是明天的事业。教师今天的教育对象——学生,将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要适应未來社会对人才的创造性要求,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教师首先就必须成为创造型教师。对于教师本身而言,只有解放思想,勤于耕耘,不断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研究解决方法,才能研出成果,做出贡献。
四、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我国传统的教师道德规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然而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教师:出口就说脏话,满嘴的污言秽语;穿着、发型追求另类,怪里怪气;教学吊儿郎当,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参与社会上的赌博;没有严谨的教风,不讲社会道德,不讲公共卫生;这样的教师,即使是才高八斗,又怎能教育学生,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从牙牙学语的小儿,到学业初成的天之骄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但不论处于哪个阶段,学生天然的向师性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着教师。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我陶冶、自我教育,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语言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自己的形象来教育和感化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