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舒华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中学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下面本人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几点浅见。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任何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对课堂的精心设计。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才有课堂的高效。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设计好课堂的每个环节,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精神
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主渠道,任课教师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主体,课堂气氛主要通过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来烘托,使师生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把课堂上师生交流分成四种: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多向交流和综合交流。教师应多用后两种交流以活跃课堂气氛。合作探究教学则是多向交流和综合交流的有机结合。合作探究教学是以集体教学为主,兼补充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的形式,一般以两人组或四人组为单位,采用分小组互助合作的方式,具体开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合作过程。这种合作探究不仅能使学生取长补短,获得“1+1>2”的整体学习效应,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合作等优良品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教育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注重营造互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勇于表达。营造民主氛围,实则是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提供相互诱发、相互冲击、相互补充的智慧碰撞机会,为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提供环境,更有利于课堂中师生合作,实现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合作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实践操作来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知识并进行内化。合作探究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激励、一种创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启发或与其他学生共同地形成他们自己的研究讨论学习方式和活动计划,这也是当今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改变了过去由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或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状况,使语文教学转变成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新型教学。合作探究过程中的争论和共鸣,学有主见、思有创意的亮点,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享受求知的欢愉。
三、把课堂参与的主動权交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种需求同样存在。”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更应体现一个“趣”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趣”就是课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教学中有许多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运用表演加深对课文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课堂教学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把认知与炼能有机融入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在兴趣中显现,学习能力就会在学习中形成。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激活了思维,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主题策略落实到实处。
四、有效提问并进行合理解答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应该在提问中总结经验,并运用好提问这一关键性的互动工具。课堂气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能掌控好课堂气氛。以前,经常会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们太不懂事,怎么能利用上课时间睡觉呢?”相信也有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上课的败笔。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很大的原因在于课堂气氛过于死寂,教师机械地授课,学生机械地听课。
其实,有效地提问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好提问的时机,最好能够在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提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并且问题的设计要新颖,不枯燥,杜绝照搬教参书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最好能够与身边的实际相联系。提问的节奏要控制好,要在讲授一部分的时候,就开始展开提问。提问最好要具有普遍性,不可只是提问那些平时学习较突出的学生,最好能够平均分配。问题的回答也不能只是拘泥于教参,然后反复提示学生,最后得到标准答案。这样做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让学生觉得教师太过古板。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先予以肯定,即便学生的回答不正确,也要讲一些鼓励的话,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不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压力,有恐惧感。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会发脾气,这样做是最不可行的。总之,提问要有启发性,有节奏感,有普遍性,并能通过提问树立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回答问题。
五、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科罗廖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就会乐于接受知识,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语文课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网络展示当地的节日风俗,通过创设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根据“流落街头”“几次擦燃火柴产生幻想”“冻死街头”几个情节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充分体验成功,感受学习乐趣
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对学生而言,当其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得到教师的肯定、赞许时,他们会兴高采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反之,他们就会兴致索然。成功,像一支兴奋剂,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激励他们积极进取。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而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当学生学有所获,取得进步时,教师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优良习作(如手抄报、剪报、读书笔记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光明的前景。这样,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远的也是一个常新的课题,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不是几句话能够涵盖的。但是只要教师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教学有艺术,不断寻觅,上下求索,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突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