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理念指导学生的转化工作

2017-05-24 14:59文华梅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小杨心理障碍班干部

【摘 要】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心理障碍占相当大的比重。笔者从一个班级工作典型案例出发,根据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分析了该生攻击型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成功进行转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帮助后进生克服不良心理的关键是重建自尊,看到进步,为其创设成功的环境。【关键词】心理障碍;攻击型心理障碍;自尊重建Correcting Pupils behavior by Scientific Ideology------A Case Study on Pupils Psychological Rectification Wen Huamei(The Seventh Primary School of XiangzhouZhuhaiGuangdong519000)Abstract: Underachievers may be accounted for by a variety of causes, of which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take up a substantial portion. In the paper, the writer, based on her many years experience as a class teacher, analyzes how the aggressiv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of the pupil studied came into being, and summarizes her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helping him overcome his psychological disorder, suggesting that, in so doing, it be crucial to help underachievers 1)reestablish their self-respect; 2) see their own achievements and 3) construct an environment good for them.Key words: psychological disorder aggressiv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self-respect reestablishment 一、前言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形成,原因大同小异;但是一名后进生的形成却各不相同,其中绝大部分与学生的心理障碍密切相关。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除了自卑型心理障碍,攻击型心理障碍也是后进生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影响着一部分学生的思想进步、学业进步、甚至人格进步,拖住整个班级工作的后腿。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心理疏导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促进后进生转化,关键是准确及时地诊断他们的心理障碍,对症下药。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再现自己全力帮助后进生小杨转化的全过程,说明:只要班主任能让学生的心灵体验到思考的自由,让班级工作充满人文关怀,就能帮助后进生跨过心理障碍,甩掉落后的帽子,甚至成为一名优秀生。个案介绍:杨阳,男,10岁,香洲七小四年级学生,自由散漫、无视校纪校规,好动,课堂上讲话、小便、恶作剧、打架无所不做,是全校有名的后进生。有趣的是,小杨因调皮而全校出名,而他的一个姐姐却因学习用功、成绩优异全校闻名,在本校五年级担任班长,各项比赛中频频获奖,深得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姐弟俩差异如此之大,让许多老师们困惑。但我很快就发现,小杨智力并不差,致命的是贪玩,学习马虎,抗拒作业。当被问为何时不肯学习时,小杨不像其他学生找各种理由开脱,而是睁大眼睛,挑衅似的回答:“我不想做!”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常常把老师气得无语。课堂上常常恶作剧,捉弄同学引全班哄笑。老师的批评他满不在乎;同学的帮助他嗤之以鼻;考试低分毫无愧意,对优秀生的偶然错误却从不放过,一有机会便大肆嘲弄,“什么优秀生?和我一样差!”在班队课上自我介绍优、缺点时,他会毫无顾忌地说:“我这个人没有优点,只有缺点!”说话时居然还洋洋得意,仿佛大大出了一回风头。二、诊断初接手该班时,根据小杨的表现,我曾以为他属于自卑型心理障碍,即:严重的自卑掩盖着畸形的自尊。我在班级工作中遇到过不少这类学生:由于成绩不好,被老师和同学忽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常常喜欢哗众取宠,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这种病态心理的具体特征大都能从小杨身上找到。但后来我注意到他在学习、班级工作中并没有回避问题的倾向,每当惹出麻烦时,他都是以无所谓的态度来应对。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在ICD10中的解释:“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虽然表现为“有自卑感,常不断追求受人欢迎和被人接受,”但小杨对同学和老师“排斥和批评”并没有反映出“过分敏感”,反而表现的毫不在乎。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小杨人格发展障碍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稍不如意便激动暴怒,对别人缺乏同情心,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听不得批评意见,适应能力差。诊断结果:查阅《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得知:“攻击型人格障碍”具有以下特征:情绪易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冲动的动机形成经常是无意识的;行动反复无常,缺乏计划;心理发展不健全,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容易导致不良行为和犯罪倾向。根据小杨的表现,我诊断他患有“攻击型人格障碍”。三、归因分析心理学家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说过:“所有的行为都被认为可以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所决定的。”为了了解小杨落后的原因,我从他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的班级教育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1)母亲过份的溺爱通过多次家访,我了解到小杨的家庭教育情况:父亲望子成龙,要求极严;母亲则溺爱有加,有求必应。由于见丈夫经常对孩子下手痛打,心疼不已,偷偷落泪,背着丈夫为儿子包办一切。大凡在父亲那儿得不到满足的要求,在母亲这儿都能满足,为此夫妻常常发生争执,使得小杨有机可趁,遇事想方设法避开父亲,频频向母亲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母亲成了他的“保护伞”。2、父亲过高的期望值与专制管理在父亲看来,四个孩子中唯一的儿子必须严加管教方可成材,于是为其请了各科家教,几乎占据了小杨全部业余时间,结果适得其反,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亲的要求。因此,父常经常悲叹:“你怎么不学学你姐姐!”“比姐姐差遠了!”……轻则大骂,重则痛打,来校开家长总是选择去女儿的班级;希望这样能唤起儿子的上进心。殊不知结果适得其反,姐姐越优秀,小杨反而越沮丧,压力越大,因为在他看来追赶姐姐是徒劳的,姐姐高不可攀!于是产生了畏难情绪,丧失了进步的信心。3)不恰当的班级教育接新班的第一天,小杨便违反纪律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后几乎每天班干部都要投诉小杨的种种“劣迹”。班长甚至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老师,你要对他厉害点,他才怕你!”作为一名老教师,听了班干部的警告,我敏锐地发现了班级教育的不足。小杨在家教极为矛盾的环境中成长,母亲过度的溺爱,父亲过分的严厉,让他无所适从,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原班主任忽视了心理障碍的分析研究,素来严厉,稍有差池便对小杨进行责罚,甚至多次拉他去见校长。于是,小杨成了老师、同学眼里的“害群之马”。班里只要出事,小杨必然成为怀疑对象,老师就要找他的麻烦。久而久之,小杨变得越来越无所谓,对老师、同学产生了抗拒心理,在班级里成了孤家寡人,不合群,同学瞧不起,导致其自尊心屡屡受挫。四、对症下药:《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对矫正攻击型心理障碍提出的相应治疗方案为:a)鼓励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b)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正确对待挫折;c)帮助克服行为的冲动性。以此为根据,我精心设计了转化小杨的工作步骤。重建自尊,帮助小朱树立进步的信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儿童一旦失去尊严感,那么“任何教育者都不能在他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在我看来小杨因为长期落后,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嫌弃,成为“老大难”。过多的批评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对前途失去信心,自觉矮人一等,破罐子破摔。若要让小杨有所改变,首先要让他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树立自尊。于是,我开始密切的注视小杨的一举一动,寻找表扬他的机会。一次数学老师气冲冲地把小杨带回办公室,指责他故意破坏纪律。经过事后了解,原来是老师大意,把计算结果弄错了,被小杨发现,便不依不饶地说了一大堆怪话,让老师大为恼火。我抓住这个机会,在班上并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听课认真,所以才能发现老师的失误。这让小杨有些出乎意料,平时顶撞老师从不认错的他此时不知说什么好了。我趁热打铁又接着说,“不过,如果小杨能注意提意见的方式,让老师既能接受,又不影响课堂纪律就更好了,那就可以打一百分。”小杨破天荒地点头认错了。从那儿以后在课堂上,他开始集中注意力听讲了,同时我也有意识地注意提问小杨,给他表现的机会,逐渐消除他的自卑感,树立自尊,让他感觉到:在老师的印象中我不差!让小杨看到自己的进步通过多次家访,我逐步帮助小杨的父母改变了各行其是的教育方法,启发他们努力与学校教育配合,减少批评,多给予正面鼓励,让小杨树立信心。为此,我还专门准备了家长“联络本”,记载小杨每天的变化情况,交流沟通在校、在家的表现,让小杨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同时,我也在班级也为小杨准备了记录本,让班干部每天记录一条小杨的优点。刚开始他们不理解,有抵触情绪。我告诉他们,表扬和批评都是为了帮助小杨。批评证明作用不大,老师要换一种教育方式,希望大家配合。最初为小杨找优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班干部们对小杨的看法改变了,小杨进步了,记录本上的优点也越来越多了,让小杨开始品尝到进步的甜头。为小杨创设成功的机会在对小杨的心理转化工作中,我感觉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扑捉、利用学生心理变化的闪光点,及时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觉到,在老师和同学眼里,自己是有许多优点的好孩子,是很有希望的!我观察到小杨表面上好像对一切都不在乎,其实,在内心对旁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否则他不会对同学的批评奋力反击;只是他的上进心被缺点掩盖,或者被大家忽视罢了。他的种种恶作剧表明:在潜意识里他渴望被注意;无奈因为成绩差,经常被忽视。如何唤起同学们对他的关注呢?经过留意观察,我发现小杨爱看书,并有表达欲望,便引导他阅读《爱的教育》、《少儿百科全书》等书,鼓励他在班队课上向同学谈读书心得。每逢班级活动我都说服同学让小杨参与,让他和同学们一道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充分的展示他的长处,进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鼓起前进的风帆。我还发现,小杨虽然不服班干部的管理,却有管理别人的欲望。于是,我在班上特设了“纪律监督员”,提名由小杨担任,负责监督班级的纪律,每天放学前小结。这一招不仅使小杨课堂纪律大为改观,而且调动了他的积极性,开始约束自己的言行,变得关心班集体了;更令我高兴的是他敢于批评违反纪律的行为,连科任老师都感到惊讶,说小杨同过去比起来判若两人。五、转化效果评价在共同努力下,仅两年时间,小杨就由人人皆知的“老大难”逐渐转变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升入中学后,在班干部的竞选中,居然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班长。消息传来,许多老师感到不可思议,但我知道这是他努力的结果,是我尊重教育规律、摸索学生心理转化工作的收获。多年过去了,小杨也已中学毕业顺利上了大学,看到他的成长,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实践证明班级工作能否有成效,取决于班主任是否能准确抓住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对症下药了,才能药到病除。【参考文献】[1]李燕松 学生偏执型不良人格的形成原因及及矫正策略----一个女生心理问题矫正案例[J]基础教育研究(6)58[2]邱俊国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与矫正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 旬刊 2015 (1)18[3]宗志敏小学生懒惰心理及其矫正[J]江苏教育研究 2007 (5)43[4]左培宏 漆贯生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矫正[J] 教育艺术 2009 (3)22作者简介: 文华梅,女,1964年出生,珠海市香洲第七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作文教学、小学生心理障碍研究,已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学术期刊及论文交流中获奖。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杨心理障碍班干部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言辞谨慎
言辞谨慎
竞选班干部
小杨的外卖
空心病
低到尘埃里
竞选班干部
另类的庆贺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