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强
摘 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生偏离知识轨道的情况(即所谓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利用这一宝贵教学资源,从教学实践出发,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错误;资源;创新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生偏离知识轨道的情况(即所谓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对于知识学习而言,“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是不容忽视的宝贵教学资源,是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宝藏”。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一、将错就错——创新思维
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的“产物”,对于似是而非的问题、学生不易察觉的错误,如果教师采用反复强调或避而弃之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反而抑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不仅能使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
例如:光明小学五年级有5个班,每班31人,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33人。五、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在反馈解答的过程中,产生以下两种解法:
(1)31×5+33×4
(2)(31+33)×(5+4)
第(1)种解法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于是把问题的焦点放在对第(2)种解答方法“为什么错,又错在哪里?”的争论:
生1:五、六年级每班人数不同,班级数也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
生2:可以这样列式:31×(5+4)+2×4
生3:可以这样列式:33×(5+4)-2×5=287(人)
这时,大家不禁为他鼓起掌来,他非常高兴,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找到了自信,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种错误的解法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讨论,他们在主动参与找错、辨错、改错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创造出新的解答方法。这样的教学既没有对学生的错误全盘否定,没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的错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学生从错误中得以发展、创新。
二、意外错误——错出精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学习,如果有哪位学生“出乎意料”了,教师便认为他“出错”了,硬是把他“拉回”已经设定好的“路线”上来。殊不知,学生的“意外”错误,如果教师能把它作为教学的立足点,给足学生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尝试、去发现,往往能造就一个“精彩”的课堂。
例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时,开始上课后,进展得很顺利,一直到提问学生:“刚才折的这些平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有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几个学生也随声附和,看来不止一个学生有疑问。我故意反问道:“平行四边形怎么会是轴对称图形呢?你刚才有认真折过吗?”哪知那几个学生很“顽固”又一次举手:“老师,我折了,真的能重合。”我让几个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上台折一折(能重合),再让几个认为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也上台折一折(不能重合)。学生顿时来了兴趣,又是动手折,又是互相交流……最后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菱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当课堂上“意外”情况发生后,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也没有反驳学生的错误想法,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菱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由此可见,错误和其他教学资源一样,是有价值的。如果课堂上“意外”情况发生时,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环节,往往能产生耳目一新的课堂效果。
三、诱发错误——解难释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不足为奇的,它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有些错误的产生是有“規律”的,教学活动前应有充分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诱发出来,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激发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年、月、日”这节课中,诱使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将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为闰年,不能整除的为平年。接着我又问学生:“1896年的下一个闰年要过几年?是哪一年?”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要过四年,是1900年。”我再次问一句:“1900年是闰年吗?”学生很肯定!看到错误已经诱出,我又根据学生的提议用多媒体出示1900年的年历,当屏幕上显示1900年的二月份只有28天时,学生很惊讶,也很疑惑,甚至怀疑电脑是不是出了毛病,进而强烈要求知道“为什么”。很显然,对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教师只反复强调“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句话是不够的,还要使学生感知事物、获取知识并深深地印入脑海中,就必须诱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总之,“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发展、成长”已成为当前特别值得提倡的教学策略。能否妥当处理、合理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调控能力。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创新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是否得以进步和发展,而且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真实、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