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彩霞
摘 要: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以往的基础上向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拓展。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达到学以致用。以下是对新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汉语是学生日常交流中最主要的工具,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语文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知识的输入主要靠阅读,尤其是小学阶段。结合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人格。
一、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使学生提高注意力,对课文熟悉,避免漫无目的地阅读。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布置学生学习任务,预习课文。在上课时,教师结合学生预习情况,通过对课文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全文有大概的了解,这一环节也使学生提高了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穷人》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人民的生活穷困潦倒,有很多命运悲惨的劳动人民。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穷人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生活上穷困,但是在心灵上怎么样等。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更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通过这些提问,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带着明确的问题来阅读,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指向性。
二、要求学生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才能全面、细致、深入地理解内容,才能升华自己对文章内容、文中人物的感情。很多课后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精读课文。在学生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细致地展现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讨论的形式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课文《和时间赛跑》时,可以在精读之前为学生讲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造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先加强学生对课文重点语句和内容的理解,然后分析作者内心矛盾的问题所在。精读课文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上更丰富一些,师生问答、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等方式都可以使用。
三、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快速阅读是学生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内容的好方法。多训练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提取所需信息,能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默读是学生快速阅读的方式之一,但是不利于检测学生对字音、词语的掌握。在快速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到“心到、眼到、笔到”,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都用笔圈出来,快速阅读之后统一解决。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快速阅读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开展。如《除三害》这篇文章,教师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文章中是哪“三害”,“害”在哪,用什么样的方式“除”等。将学生按座位分为几个小组,组内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快速阅读,然后展开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快速阅读强调一个“快”字,通过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方式来使学生尽快熟悉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这种读书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离不开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提高记忆力。学生加强了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才能在生活上恰当地使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就是多读,达到一字不落的熟练程度。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培养,也需要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创新阅读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平时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随机点名、小组比赛、分角色朗读、默写等方式进行。如《驚弓之鸟》这篇文章中,魏王和更羸的对话可以使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游子吟》这首诗,先随机点名,让学生背诵,检测学生是否掌握,然后默写。
对于理解课文能力不佳,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再通过细化教学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接力完成。《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中,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学生往往不知所云,这就需要按照课文内容一步一步把握。先让学生读第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生日很清楚,然后第二名学生读到教师提问部分,教室突然安静下来。最后通过学生的阅读,我们了解到,文章中的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父母,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阅读之后的总结,我们了解到沉默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更加珍贵的东西:“关注父母,回报父母”,所以说沉默是可贵的。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多途径激发学生语感,体会语文情感的境界,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新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和精读课文,掌握有效的阅读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日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贻波.小学阅读课“四点导学、多元感悟”教学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14(5).
[2]杨勤.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东京文学,2012(7).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