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茹茹
摘 要:课堂口令,是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管理、调控课堂的手段。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一个新环境,注意力不易集中,自由散漫,严重缺乏纪律感,教师需要教导他们向有纪律的学习生活环境转变。由于孩子年龄小,需要教师用儿歌、口令等新鲜富有节奏的手段吸引学生注意,从而达到调控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口令;语文;管理
语文课堂口令的应用,使小学生很容易接受、掌握课堂纪律,便于教师管理课堂,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制定的口令,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且短小凝练,便于记忆,这样才能使学生记住课堂口令,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感。
一、语文课堂应用课堂口令的重要意义
课堂口令富有趣味性,短小凝练,朗朗上口,极具节奏感,便于学生记忆,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遵守语文课堂纪律。课堂口令的意义有下几点:
1.缓解课堂氛围,便于组织教学
有效兼有趣的课堂口令能够婉转提醒学生上课注意言行,保持课堂纪律,缓解课堂氛围。避免教师和学生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以免影响师生感情,让课堂陷入沉重的氛围中。比如,学生上课走神了,教师可以用儿童化的语言问“小猴小猴去哪里”,这时学生就会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马上回答道:“小猴小猴没有跑,乖乖待的好。”这样不仅能将上课走神的学生拉回课堂,给其他学生以警醒,还使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推动教学顺利进行。
2.产生能动积极性
语文课堂口令如同军队命令,语言凝练,目标明确,生动活泼。当教师说出某一口令时,学生迅速接出下一句,并且身体会立刻随着口令做出反应,从而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内驱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达到有效管理学生的目的。比如,即将上课时,课堂还依旧混乱不堪,教师可以说“拍拍手,我最棒”,那么学生就会意识到快上课了,就立即跟着说道“拍拍手,我最棒!点点头来伸伸腰,来做课前准备操。上课动动手,脑筋勤思考。耳聪目又明,守纪我最行”。这样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调整好上课状态,遵守上课纪律,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二、语文课堂应用课堂口令的种类
1.纪律管理口令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课堂也要有课堂的纪律,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学生上课遵守纪律,教師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当教师在课堂上说出口令时,要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意识到自己的上课行为有不妥之处,并立即做出反应,改正自己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因此,在语文课堂口令中,要明确纪律条例,将其融入口令中,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课堂纪律条例,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比如,上课铃响了,教师说“铃儿响,时间到。抬起头来,挺起腰,宝宝准备好,上课不迟到。眼睛仔细看,耳朵认真听,不喧闹勤思考,仔仔细细听课好”;当上课时,小朋友喧闹不止,语文教师道一句“小鸟小鸟莫喧闹,乖乖把嘴闭闭好”,然后师生共同将食指放在唇边“嘘”(意思是保持安静);当学生七嘴八舌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可说“不要乱,不要吵。这样发言可不好,文明要守礼,举手乖宝宝”,学生会瞬间明了课堂秩序太乱了。
2.组织教学口令
组织教学的口令在课堂上占有重要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和教师教共同作用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师可在此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制定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口令十分重要。比如,小学生上课要做到“五标准”,即“课本准备好,身体要坐直,两手摆放好,眼睛看黑板,耳朵仔细听”;写字时要做到“坐端正,肩放平。眼书一尺远,胸离桌一拳,笔尖要朝前,手距笔尖一寸宽”。
下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做眼操也可运用口令。“一二三,快坐好,我们来做护眼操。食指伸一伸,眼睛闭闭好。手指揉一揉,拇哥绕着‘太阳跑,鼻梁动一动,视力我最好!”
3.课堂奖罚口令
张九龄曾说:“信赏以劝能,刑罚以惩恶”,表明了奖罚分明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也要奖罚分明,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让学生明白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师在课堂中制定适当的课堂口令,以促使学生不断向前发展。鼓励的课堂口令,使学生感觉到被肯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批评的课堂口令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得很有想象力,观点明确的时候,教师可夸奖他“棒!棒!你最棒!你是大家小榜样!”当学生明明心中有答案,却不表明被教师发现时,教师可“批评”他“羞!羞!羞!×××同学要加油!勇敢一点,做自己”。
总之,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口令这一有效手段,来调控课堂,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迅速集中注意力,主动配合语文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0.
[2]李莹.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综述[J].中小学管理,2005(10).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