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要大力推崇素质教育模式,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自己的威严来“压制”学生。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之路的开始阶段,这就需要教师走出传统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四十分钟课堂教学,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让学生喜欢数学,把课堂看成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互动中汲取知识。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构建
一、创设轻松教学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和谐、快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教授“用列举法解决问题”一课时,我微笑着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同学们,请你们教教我应怎样来付款。上周六我在青阳的今朝服饰广场选中了一件外套,价格是150元,我口袋里有一张100元,两张50元,五张10元,该如何来付款?学生们感受到课堂上洋溢着一种和谐的氛围,而且实例贴近生活,纷纷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中去,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善于激活已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数学知识本身就是环环相扣的,各知识点衔接的很紧密,要学好新知识,就必须对旧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互相合作交流,然后教师综合学生观点,进行点评,总结归纳。整个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已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这样就利用了已有知识探究出新知识。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三、丰富教学语言艺术,提高教师提问水平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从导入开始就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就要丰富教学语言艺术,提高提问水平,最大发挥教学效果。但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的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提问时可说:“你愿将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和老师、同学商量吗?”、“同学们想知道你的思考过程,你可以说一说吗?”同时,多设置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学困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这样做呢?”对优等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的问题。如:“你能告诉大家对这道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以一种商量的口吻与学生探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鼓勵学生动手操作,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这一课题时,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两个形状一样的三角形。
2.画好之后,要求学生用小剪刀从白纸上剪出所画的两个三角形。
3.用透明胶将这两个三角形粘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已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探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尽力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发挥作用,在实践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王加跃.创设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氛围.[J].数学月刊·小学版.2006.
[3]赵冬梅.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互动.[J].理科爱好者.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