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油气储藏模式分析

2017-05-24 11:56于汉卿郭勇戴振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3期
关键词:现代模式

于汉卿+郭勇+戴振飞

摘 要: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石油化工以及能源行业都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在这一领域中,油气储运受到高度关注,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结合当前油气储运现状,积极探索新时期油气储运新模式。

关键词:现代;油气储藏;模式

前言

科技的发展使得油气储运实现突破,尤其是管道设计、管理技术等方面都更加趋于完善和健全。但是,在油气储运运营中,不同程度的问题仍存在,一旦忽视,就会给整个油气储运造成巨大威胁。为此,要全面探讨油气储运方式的不足,不断探索适应现代社会的储运模式,强化创新。

1 对当前油气储运不足的分析

1.1 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在油气的构成中,主要是烃类碳氢化合物,基本的特征就是易燃易爆,毒性较大,因此,促使油气在储运过程中危险性突出,尤其是对于输油管道的部分,安全问题更加明显。在进行加热和加压处理的时候,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疏忽,否则,火灾爆炸很难杜绝。

1.2 存在严重的油气损耗

对于油气储运而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蒸发损耗,但是,鉴于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损耗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难被发现,与此同时,油气计量器自身很难保障绝对精准,误差无法避免,很多时候会掩饰蒸发现象,造成严重的油气损耗问题,甚至达到3%的量,由此可以计算,一年的损耗量达到一个季度的油气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油气损耗的严重性。

1.3 缺乏成熟的油气管道输送工艺

对于原油而言,其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性。在我国,油气储运采取的是传统的加热输入的工艺方式,能够满足油气输送的目的,但是,由于蒸发现象严重,造成大量损耗。

2 如何推动现代油气储运模式的创新

2.1 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培训教育

目前,油气储运中问题十分突出,其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因此,为了实现对油气储运中安全威胁的降低,需要将安全管理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积极开展人员培训与教育,促使员工能够明确油气的主要组成,掌握油气自身的特征,准确找到诱发油气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其次,结合相关案例,全面、细致地向员工阐述诱发安全问题原因,促使其能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警惕,明确安全关注点。再次,全面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得员工能够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危害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和观念,使得安全管理水平能够从根本进行提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2 做好油气回收处理

对于油气储运,过程蒸发现象十分常见,同时,损耗量较大,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收益,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回收策略。首先,结合实际,对传统二次密封方式进行改造,可以应用PSs50型二次密封,目的是有效降低静止损耗量。其次,对呼吸阀挡板进行安装。再次,安装反射隔热板。

2.3 对油气管道的输送工艺进行积极创新

针对原油,鉴于其产生于不同的位置,因此,地区差异性十分突出,物理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油气输送环节,要全面分析油气自身的性质,选择恰当的油气输送模式,同时,又能够达到油气损耗的最低值。例如,如果油气属于易挥发型,需要采取加压法,避免使用加热方式。而对于不易挥发的油气,加热法比较合适。

2.4 重视油气管道建设,强化前期工作

针对管道前期工作内容,最为关键的遵循基本原则,强化效益最大化。要积极制定合理、科学的对策,对选线和参数设置给予高度关注。在决策方面,针对含蜡高黏易凝原油管道的管径,一旦油的流速抵达层流区的时候,混油段就会出现上升情况,因此,为了更快地投入使用,管道的口径通常较小。输气管道建设方式也如此。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达到设计标准,甚至出现高出经济限度的情况,可以及时增设口径较小的管道类型,一旦输出量呈现上升趋势的时候,可以增加压气站,在第二条管道建设达到适应性之后,再进行新线路的开设。在进行选线的時候,如果针对的是油田直达输送管道的情况,要高度关注直线长与线距长的比值。但是,油气管道市场性突出,干线会存在绕路奔向市场的情况,与新建线路相比,经济性更加突出,因此,诱使管道选线问题凸显复杂性。除此之外,要避免绕过高震级的活动断裂带,需要进行多种方案的对比,尤其是在参数选择方面,要在明确输量之后,对压力、直径等因素进行不断优化,实现升级。

2.5 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重视开展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遵守设备的特殊性,采取严格的维护程序,重视做好工艺流程操作之前的危害分析,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另外,做好防静电处理工作,加大落实程度,尤其是对于油气储运中涉及的设备,要维护防静电接地的稳固性,一旦出现螺纹连接电阻过大的时候,要发挥跨接方式,保证管线和设备接地电阻达到相关标准与要求。

2.6 全面做好防火设计

一旦设备出现泄漏问题,主要诱因是设备泄漏,而设备泄漏往往出现在设计阶段,因此,首先,要重视设备设计、材料选择、安装以及布置等方面,保证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重视分析工艺流程的特性,选择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性的材质,结合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合理安装和制造。另外,针对新建和改建项目,要重视装置布局,保证防火安全设施设计都满足行业规范,做好防火审核,全面考虑防火、通风等工作。严格做好设备、电气等防爆工作的把控,实现对隐患的及时清除。

2.7 做好消防队伍建设

要重视消防队伍建设,尤其是油罐区,要配备专业的消防队伍,保证防火、灭火等工作的有效落实,切实发挥作用。因此,要重视对消防体系的整合,提升消防设施利用率,强化社会消防力量。

3 积极促进油气储运系统的改进

3.1 重视对油气储运系统内部设备的合理规划

合理进行油气储运系统内部设备的设计与布置,对油气储运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探讨环境诱因,总结储运系统内部各种设备性能,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保证使用过程中油气储运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3.2 强化对油气储运系统的优化与防护

对于油气储运系统内部的结构优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以有效应对储运过程中的侵蚀现象,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同时,在维护中,要正视环境因素,结合材料类型,有效添加防护物资,以更好地维护系统的安全运营。

3.3 做好对油气储运系统的合理优化与组合

在整个油气储运系统中,设备的合理搭配与组合至关重要,同时,要配置以专业的管理人员,保证整个油气储运系统设计的有效运行。

3.4 对油气储运系统内部结构进行合理整合

为了切实保证油气储运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分析系统运行的环境,重视维护,有目的性地选择设备类型,保证设备与内部环境的适合,促使储运过程能够有效完成。

4 结束语

综上,对于油气储运,要重视对储运系统现状的分析和探讨,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模式的积极创新,应用科学技术,寻找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油气储运模式,推动油气储运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曹冰琳,兰博文.石油工程中油气储运设施工作管理及其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6(7):14-15.

[2]陈勇.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硅谷,2013(10):2+4.

[3]贾孝宇.浅谈油气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化工管理,2015(14):94-95.

[4]刘天元,杨树人.油气田地面建设中储运工艺的革新技术探索[J].化工管理,2016(24):85.

[5]王琪,施雯,黄军左.对油气储运专业实践环节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24):171-172.

猜你喜欢
现代模式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