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背景下学生选拔与管理的探究

2017-05-24 22:29杜通波胡晓静周乔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0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管理

杜通波+胡晓静+周乔君

摘 要: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及其对学校和学生的要求,本文根据试点高校及其专业招生选拔与管理方面的现状,结合笔者在高校选拔与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有机结合高校和专业优势特色,以提升生源质量为目的,对学生选拔过程、教学管理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为兄弟院校的学生选拔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卓越计划 选拔与管理 生源质量 教学管理

一、引言

“卓越计划”的全称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在面对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紧迫要求下,教育部于2010年6月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的重要改革项目。2011年中国计量大学作为第二批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名单的高校,相继有“自动化”、“产品质量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被列为试点专业。本文将以我校自动化专业的运行情况,探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选拔与管理,为兄弟院校的学生遴选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卓越计划”特点与要求

(一)“卓越计划”的特点

“卓越计划”的特点是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并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再通过高校和相关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制订人才的培养方案、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新尝试。这是一种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能够调动相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有利于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卓越计划”的要求

“卓越计划”要求相关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工程技术和知识,勇于实践与创新,能够适应现代工程环境的高质量、高水平、有大工程意识的卓越工程师[1]。“卓越计划”的实施将对学校有一定的要求,如学校要树立卓越人才观,按照“卓越能力”和“卓越追求”构建学校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成学校对培养卓越人才、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总思路。“卓越计划”要求高等院校建设一支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和学院要成立“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的组织指导与管理。

三、“卓越计划”学生选拔与管理现状

“卓越计划”学生选拔目的是提高生源质量,从“卓越计划”试点实施以来,许多专家根据其培养目标和原则制定了众多遴选方案,一类如张安富[2]鼓励高考中成绩优异学生报考“卓越计划”专业。对于试点专业生源,可采取高考录取时以提前批次统一招收,或者向全校各类专业,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统一选拔。另一类如林健[3]提出专业应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积极鼓励“卓越计划”学生选拔来源应具有多样性,包括从校内各个专业中进行遴选,通过加强宣传与跟进配套政策措施吸引优质生源参与选拔;本科层次学生的遴选主要通过高考录取、校内双向选择、自主招生等途径。在遴选实施方案中,因招生时段的不同,主要分为采用高考录取时招生、在新生入学后二次招生两种。上述两种主流招生遴选方案各有其优缺点,但在浙江省普遍采用新生入学后的二次招生,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

“卓越计划”的管理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体现在传统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管理组织、教育体系上;传统教育管理思想,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传统教育管理组织,主要以高校为主体组织,企业参与培养过程占比小;传统教育体系方面,其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四、学生选拔的探索与实践

(一)学生选拔组织框架

为确保“卓越计划”试点的顺利进行,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工作组由院长、教学分管副院长和专业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事宜,同时负责试点班学生选拔与管理,积极组织校内外教学活动,对接校企联合培养。结合学校和自动化专业优势特色,对相关政策制度提出修订意见,以保证“卓越计划”试点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在工作组框架下,学院成立了自动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改革建设、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等子项目组,具体负责“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相应的实施事宜。

(二)學生选拔程序

“卓越计划”特点之一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选拔程序设计上应考虑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潜力,筛选出对工程实践和创新有兴趣,有志于成为卓越自动化工程师的学生。

在经过机电工程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和多方面的沟通交流下,综合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在机电工程学院全体新生中,进行二次遴选招生“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原则,流程主要包括:新生宣讲,让学生了解“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再通过自愿报名和初试面试等环节,依据综合总成绩排名,最终确定录取学生名单,该办法在我校2014级“自动化”专业己经实施。

2014年,我校“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从2014级356名学生中,采取学生自愿申请、学校择优选拔的方式遴选出了“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试点班25人。

五、学生管理的考核与改革

(一)评价考核方式

遴选入“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需要严格按照“卓越计划”的的培养方案学习并进行评价考核,学生管理由学生处、教务处及相关学院等部门协调分工与管理。“卓越计划”学生学籍管理应严格按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由于“卓越计划”学生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分为校内学习(3年)和企业学习(1年)两个培养阶段。“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不仅是校内的优势专业,并且在与同类院校的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因此,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要服从企业管理规定,企业也将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进行评价和考核。

(二)教学管理创新与改革

“卓越计划”教学管理模式需要创新与改革,在教学管理思想上,应重视以人为本的观点,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应建立起以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树立面向工程实践的教育新观念。在教学管理组织上,企业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之一,需担负至少一年的学生培养任务,应逐渐让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构建出高校和企业共同管理与负责的教学管理机制,推进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教学管理体系上,应建立创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推动我国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六、结束语

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和学校的要求,根据试点高校及专业招生选拔与管理方面的现状,以提升生源质量为目的,有机结合中国计量大学和自动化专业优势特色,采用入学后二次遴选招生“卓越计划”学生,同时对学生选拔过程,教学管理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为兄弟院校的学生遴选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43,31.

[2]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3]刘华彦,毛筱媛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选拔途径探究[J].理论纵横,2012.11(3):70-73.

作者简介

杜通波(1987-),男,浙江宁波人,助教,硕士,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胡晓静(1980-),女,浙江杭州人,主任科员,硕士,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务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与教学管理。

周乔君(1989-),男,浙江杭州人,助教,硕士,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务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与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教学管理
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