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节点,放飞思维

2017-05-24 11:26陈森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具书想象力理想

陈森

相信大部分的老师都注意到这样一种怪现象:学生起早贪黑辛苦读书求知,却不能于学习中获得求知的快乐,甚至部分学生厌恶老师、厌恶学校、厌恶学习;老师热心教育,却不能从教育中获得成就感,有时只有满满的无力感和疲惫感。究其原因——分数,我们看重分数,却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本性,我们的教育更无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这种脱离生活、脱离情感的教育无法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他们被动去学、被迫去学,所以学习于他们而言是又苦又累的负担。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孩子爱上学习、学会学习、轻松学习,让老师也能减轻教育的疲惫感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一、树立理想,激发动力

现在我们的教育要努力使“要我学”向“我要学”发展,“要我学”抹杀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而“我要学”是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的一种主观的情感流露。学习的动力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从古至今,凡是有作为的人,他们都很重视理想的树立,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有动力、有目标地前进。那我们如何才能帮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呢?

1.从书中树理想

我们应该从兴趣入手,开展“读名人小时候故事”等读书活动,让他们知道名人小时候也都是普通的孩子,只是树立了理想,朝理想努力前进,才成就了如今的伟人。这种寓理想教育于读书活动中的形式比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要有效、实在得多。我们还可以通过交流读书心得、读书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后续活动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2.长短目标结合

学生把长远的人生目标和短期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长远目标能使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道路,对未来充满期待,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短期的学习目标能作为他们登上人生目标巅峰的一级级台阶,每一个目标实现后,学生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自信心,最终一步步顺着台阶实现自己的理想,登上巅峰。

3.坚持就能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与他的决心、信心、恒心是成正比的。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踏实、坚毅、韧性的顽强意志,让他们明白:理想高于现实,若要摘取美好的理想果实,就需要不懈地努力,顽强地奋斗。

二、内外兼修,提高自我

儿童时期就是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他们只要通过后天的开发和培养,经过教师科学方法的帮助,同样能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发智力。

1.扩充“电脑”的容量

学生所学的知识是系统的、衔接的,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没有进行积累和理解,那么要理解新知识是无法进行的。人的大脑是一台无法统计存储量的电脑,我们能用的只是沧海一粟,如果我们能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和训练,充分发挥自己的记忆潜力,那么记忆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1)找对记忆法。每个学生的记忆力不同,记忆能力也不同,各有自己擅长记忆的方法。我们在一定的时间里用不同的方法去记忆同等量的内容,你就会发现用某一种方法记忆的速度相对要快,记住这一方法,让这种方法在学习记忆中充分地发挥作用。

(2)找对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更好、更持久地提高记忆的动力,增强记忆的能力,让记忆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去记忆学习的内容,不为外在或内在因素所干扰,目的明确,毅力顽强,情绪平稳,再采取相应的训练举措,就会高度集中于记忆上。

2提高“电脑”的运行速度

思考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成绩往往比较好,因为他们的思维逻辑严密,往往能够通过思索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形成经验。他们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里有着独到的见解,长此以往,一定能在学习上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们后天的教育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能改善思考品质,提高思考能力。

(1)“十万个为什么”法。这个训练法是训练学生遇到事件或事物时,无论是首次接触还是多次接触,都要在心里问“为什么”,哪怕已经有答案的,也要善于质疑,并能积极思索,寻找证据,最后养成习惯。

(2)思维创新法。当学生看到、听到、接触到新事物或新事件时,应当挣脱旧思维、旧方法的束缚,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特征,解决新问题,得出属于自己的创新结论。这样学生往往能摆脱常规思路,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3)群策群力法。此训练方法是在班级中、小组中或学生的小团体中,让学生就某一问题集中在一起,由于每个人的学识、能力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的水平也不同,因此对事物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这样,我们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用的意见,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学到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那自己的思考能力也会在一次次的学习中得到提高。

3.优化“电脑”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推动着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

(1)活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可以通过给学生呈现图片、声音、视频等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搭建起通往想象的桥梁。

(2)善用语言文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文本中的描述性语言展开情景性训练。如学生可以根据文中对人物神态、外貌、行为等特点的描写进行人物扮演,也可对环境描写进行画画练习。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丰富了想象力。

(3)巧用“空白”艺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作者在文中某处或结尾处总是模模糊糊、意犹未尽的样子,这是作者的“空白”艺术,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利用这点,引导、鼓励学生对这部分展开想象,进行补充,相信每个学生的知识起点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想象也会不同。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善假于物,博采众长

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更要知道哪里有自己不知道且需要知道的知识、去哪里找。学生要会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搜集、挑选出需要的学习资源,能够用学习工具来扩展学习的方式和技能,能运用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等学习工具来扩充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1.常用工具書

工具书种类繁多,有查字的《新华字典》,有查词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么多的工具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有些学生和家长把辅导书、参考书也都当作工具书来使用,但是这类书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对学习是有帮助,但是如果没用好,反而会影响学习。所以我们要挑好、用好工具书,不能反被其所累。

2.常去图书馆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学习者如果能充分利用图书馆中丰富的资料,就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人生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多去图书馆,常去图书馆。

我们教材中的知识是知识大海中的沧海一粟,如果想全面透彻地学好知识,就必须到图书馆中借阅资料,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而我们小学时期,应以“国学“为主,加强文学的阅读量,同时还要科学地安排时间,可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积少成多,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业和自身都会获益良多。

总之,高效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目的在于把一个普通的学生培养成一个高效的学生。在当前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学会简单、轻松、快乐地高效学习的人,才能在学校甚至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

猜你喜欢
工具书想象力理想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想象力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
初中生语文工具书使用的问题与对策
理想
请你发明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