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绪廷+姜风仑+马旭友
摘 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让学生掌握基础历史并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价值取向,是中学老师教学的主要任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而合理利用网络、电子书等资源获取历史资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料,课堂中引入丰富感性的史料,能够拓展延伸学生的历史学习知识面,增强历史课程的教学趣味性。历史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后续的资料获取能力,后续性历史自学能力,历史资源的合理获取,也是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引入电子、影视、网络等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 电子文献 乡土资源
中学历史学科,是全面推进国民教育素质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教育具有提高国民的人文修养和以史为鉴、服务现实等社会教育功能[1]。同时,历史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中学生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历史课本内容“记忆课”[2]。历史课堂依然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历史课枯燥无味、而且不全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历史是什么?“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延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它不是陈述,不是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3]。”
一、开发电子文献、报刊等资源
历史,简单来说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所要学习、研究的对象不可直接被观察,人们想要更近距离地了解真实历史,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残存遗迹判断,通过对前人所留下的形式多样的史料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历史的真相,发掘历史的奥秘[4]。如何让中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历史?历史教学工作,应该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史料是学习、研究、论证历史的载体,是了解历史的纽带,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历史研究的史料而言,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的国家。
随着网络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图书馆、CNKI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等平台数字资源信息,开始对全民开放。各类历史文献、历史资料获取极为方便,大量丰富的数字文献,为每个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料平台。这些资源,在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被充分利用,积极选取、运用历史史料,巧妙地安排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关于一些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的课程,可以针对某一断历史事件的文物、艺术创作等展示相关文物、艺术作品的相关资料做生动的专题讲解。历史人物的传记授课,可以结合历史人物的创作的诗、对联等资料,开展相关授课。这些都是教学资源较好利用的方式。在平时授课时,合理利用,能丰富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同时,有助于教师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发广播影视资源
任何一个发生的历史事件,都不可能出现倒流让我们重新去认识、去定位,而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所发生的事情,通过重现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它、触及它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真实和完整的历史事实[5]。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直观与形象的资料学习能够更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
广播影视等资源,最大特点就是所具有的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料等,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6]。随着电视剧、电影、讲坛等影视资料的丰富,教师在历史课程备课的过程中,能够搜集到丰富的教学影视资料。这些资料的合理融入,能够较好的提高历史教学效果。一些优秀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例如《康熙王朝》《火烧圆明园》《三国演义》《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等影视作品,跌宕起伏的历史情节能够冲击学生的感官,震撼学生的心灵。将这些影视作品资料片段,合理的运用到历史课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直观的影视资料对学生感受和理解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学授课中,可以结合电影《甲午风云》的剪辑,重现当年硝烟弥漫的中日海战,再现战役中清军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悲壮场面。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很好的培养的爱国主义的情感、态度、价值,从而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合理的运用影视作品等资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优势,是传统历史教学授课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三、开发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人们平时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在一个没有网络的环境中,我们甚至都有与世隔绝的感觉。网络集中了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的综合优点。在网络信息资料带给我们生活方便的今天,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网络资源信息具有强大的交流性,同时具有容量大、更新快、迅速便捷等优点,能满足初中历史老师在备课、教学等多方面需求。合理的开发网络资源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特征鲜明感官性比较强的特点。互联网可以为历史课程提供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网上有各种历史学习网站、历史教学网站、历史知识网站等,这些网站为我们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料,例如史料、课件、历史图片、历史影音资料等。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获取网络资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加工创造,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生动鲜活的素材,使历史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将过去的历史变成更容易被接受被感染的历史。
第二,网络具有互动可交流的特点。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平臺,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答同行教师之间教学困惑,反思总结历史教学,在交流中扬长补短,在共享中共同成长。
第三,网络资源信息量更大,老师要善于合理的整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鉴和整合网络资源,变传统的讲述法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样学生接受的信息就不再局限于教材,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了许多课本上缺少的有趣的情节。
例如,在“辛亥革命”讲解时,结合PPT教学课件插入袁世凯的一些旧照片、小站练兵视频等,激发学生对照片中人物的浓厚的兴趣。通过讲述袁世凯从免职到重新成为清朝政治主教的历史情节,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历史教学而言,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从更多角度、更多层次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网络资源的快速发展,不但为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手段,而且有助于教师活化教材,扩展学生知识面,同时有助于优化课堂时间分配,提高课堂效率,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我们历史开放性教学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和技术支持。
四、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合理利用乡土资源
为减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历史变得可观、可感、可触摸,利用本地乡土资源非常重要。诸城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古迹遗址,这为我们的乡土历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只要我们用心将这些资源巧妙地融入到课堂中,就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他们与古代劳动人民之间的距离,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历史视野,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乡和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苏轼,曾经作为密州(诸城)太守登超然台做赋“水调歌头”这一历史情节,带领学生重登超然台,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历史。通过对这些乡土历史的教学,增强学生对宋朝阶段历史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历史资料获取更加便捷,中学历史教学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僵化的、单一的模式,冲破教材资料的限制,实现历史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合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蒋筱薇.中学历史开放性教学探索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3.
[3]李大钊.大家小书-史学要论[M].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1年6月.
[4]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5]张春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魅力历史课堂[J].教学与管理,2010(18).
[6]林伯顺.谈影视作品在初中歷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