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鹏+衡丽+李远+刘雨清+田巧凤+陈源+陈德华+张祥
摘要:以扬州青皮为材料,探讨了钾肥运筹对鲜荚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K2O 300 kg/hm2和基追比3 ∶7和5 ∶5时,扬州青皮鲜荚籽粒产量较高,分别达10 894.7、9 950.7 kg/hm2。方差分析表明,钾肥施用量显著影响蚕豆产量,并以施用K2O 3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同基追比对蚕豆产量无显著影响。在营养品质方面,钾肥用量的增加可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中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的积累。基追比3 ∶7时,可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中蔗糖、可溶性蛋白的积累。
关键词:鲜食蚕豆;钾肥;基追比;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43.6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7-0119-02
蚕豆是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在饲料和加工原料方面有广泛用途[1]。其籽粒营养丰富,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作物,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资源[2-3]。随着我国蚕豆消费的逐渐增加,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对不同时节上市蚕豆和适合加工优质蚕豆的需要十分迫切。鲜食蚕豆是采摘新鲜豆荚加工或直接食用的新鲜籽粒,在中国广受喜爱,可在蔬菜淡季作为补淡品种[4]。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速冻加工和外贸需求量的增加,鲜食蚕豆及蚕豆加工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蚕豆生产得到大力发展,面积正逐年扩大,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蚕豆属豆科作物,根部有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故可不用氮肥或施用少量氮肥,但对磷、钾的需要常比一般植物多。在钾肥研究方面,刘连全等研究表明,施钾肥使蚕豆茎秆健壮,抗倒能力增强,促进根瘤形成与固氮能力增加[5]。周振坚等研究认为,钾肥能提高蚕豆的抗病性,磷、钾肥配合施用起到互补作用,对促进早发有较大作用,可提高产量[6]。虽然前人已对蚕豆的钾肥施用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目前钾肥运筹对鲜食蚕豆产量,尤其是营养品质的影响还未见系统报道。因此,本研究以扬州青皮为材料,研究不同钾肥运筹对其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明确鲜食蚕豆钾肥施用技术,从而为今后鲜食蚕豆种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2015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地为沙壤土,土壤含有机质1.68%、水解氮 134.7 mg/kg、速效磷25.2 mg/kg、速效钾 80.6 mg/kg。供试蚕豆品种为扬州青皮,即扬州青皮蚕豆。采用直播方法,密度为 37 500株/hm2。设钾肥用量、基施和追施比例(基追比)2个试验因素,其中用量为4个水平,施氧化钾分别为0、150、225、300 kg/hm2,分别以K0、K1、K2、K3表示。2种基追比分别为5 ∶5、3 ∶7,分别以T1、T2表示。基施钾肥于播种前施入,追施钾肥于初花期施入。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4行区,行距为0.80 m、株距0.33 m。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
1.2测定项目
1.2.1产量及构成调查6月14日在每个小区第3行,连续选取10株长势一致的植株调查单株荚数,并在收获后调查单个荚质量、单荚粒数、百粒质量,计算籽粒产量。
1.2.2籽粒营养品质蔗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方法参见邹琦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7];可溶性总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方法参见邹琦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7];游离氨基酸含量应用抗坏血酸茚三酮染色法[8]进行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应用G-250考马斯亮蓝比色法[9]。
1.3数据处理
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对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表1表明,不同处理对鲜食蚕豆的单株粒数、单株籽粒质量、百粒质量和产量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其中T2K3、T1K3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达10 894.7、9 950.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进一步分析产量构成表明,处理T2K3的单株籽粒质量最高,其次为T1K3和T2K2;T1K3和T2K3的单株粒数高于其他处理;T1K3、T2K2和T2K3的百粒质量高于其他处理;单株荚数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2、表3)表明,T2K3、T1K3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在这2种钾肥运筹条件下,最有利于鲜食蚕豆产量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钾肥施用量显著影响蚕豆产量,且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不同基追比对蚕豆产量无显著影响。说明在本试验钾肥运筹范围内,钾肥用量的增加可提高鲜食蚕豆产量,而基追比则无显著效果。
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2、表3)表明,T2K3、T1K3单株籽粒质量较高,分别为326.8、308.8 g。进一步分析发现,钾肥施用量显著影响蚕豆单株籽粒质量,其中K3最高,显著高于K0、K1、K2。而不同基追比对蚕豆单株籽粒质量无显著影响。说明钾肥用量的增加可增加蚕豆单株籽粒质量。
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2、表3)表明,不同钾肥运筹对蚕豆百粒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中T2K3、T2K2、T1K3较高,分别为611.1、561.1、533.3 g。进一步分析表明,钾肥施用量显著影响蚕豆百粒质量,其中K3最高,显著高于K0、K1。不同基追比显著影响蚕豆百粒质量,其中T2的百粒质量显著高于T1。说明钾肥用量的增加和增加追肥比例有利于鲜食蚕豆百粒质量的提高。
2.2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2.2.1氨基酸含量表4表明,不同处理间籽粒中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中T2K3、T1K3较高,分别达80.13、77.37 mg/g。说明这2種钾肥运筹条件最有利于籽粒中氨基酸的积累。进一步分析(表5、表6)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籽粒中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其中K3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K1、K0。而不同基追比对籽粒中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说明钾肥用量的增加可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中氨基酸的积累,而基追比则作用不明显。
2.2.2可溶性蛋白含量表4表明,不同处理间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著,其中T2K3、T1K3较高,分别达32.64、32.11 mg/g。说明这2种钾肥运筹条件最利于籽粒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进一步分析(表5、表6)表明,钾肥施用量显著影响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K3、K2处理含量较高,显著高于K0和K1处理。不同基追比显著影响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含量,T2处理显著高于T1。说明钾肥用量的增加和增加追肥比例可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
2.2.3可溶性总糖含量表4表明,不同处理间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差异显著,其中T2K3、T1K2、T1K3较高,分别达33.77、33.32、32.11 mg/g。说明这3种钾肥运筹条件最利于籽粒中可溶性总糖的积累。进一步分析(表5、表6)表明,钾肥施用量、基追比对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与氨基酸结果基本相似,说明钾肥用量的增加可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中可溶性总糖的积累,而基追比则作用不明显。
2.2.4蔗糖含量表4表明,不同处理间籽粒中蔗糖含量差异显著,其中T2K3、T2K2较高,分别达40.60、39.72 mg/g。说明这2种钾肥运筹条件最有利于籽粒中蔗糖的积累。进一步分析(表5、表6)表明,钾肥施用量、基追比对籽粒中蔗糖含量的影响与可溶性蛋白基本一致,说明钾肥用量的增加和合理的基追比可促進鲜食蚕豆籽粒中蔗糖的积累。
3讨论与结论
3.1合理钾肥运筹显著影响鲜食蚕豆产量
前人研究表明,在合理的基追比前提下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蚕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10]。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K2O)300 kg/hm2、基追比为3 ∶7条件下,扬州青皮鲜荚籽粒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本试验钾肥用量范围内,随着钾肥用量增加,产量也逐渐提高。因此,在生产中,可通过适当增施钾肥来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产量的提高。但增施钾
肥的同时还应注重平衡施肥技术并配合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实现高产高效。由于土壤基础肥力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蚕豆适宜施钾量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地力和气候条件开展钾肥运筹研究。
3.2合理钾肥运筹有利于改善鲜食蚕豆营养品质
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并同生命活动有关的最基本的物质,蚕豆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提高籽粒氨基酸含量可改善蚕豆籽粒品质[11]。蛋白质含量是食用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而可溶性糖和蔗糖则是影响口味的重要因素[12]。本研究结果表明,钾肥用量的增加可促进鲜食蚕豆籽粒中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的积累。总体来看,施用氧化钾300 kg/hm2、基追比为3 ∶7时,扬州青皮鲜食蚕豆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
参考文献:
[1]郭延平,李小宇,杨生华. 甘肃省蚕豆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对策[J]. 杂粮作物,2002,22(6):350-354.
[2]白淑萍. 春蚕豆的生态位适宜度和生产潜力分析[J]. 开发研究,1995(1):47-48.
[3]王佩芝. 春蚕豆优异种质产量鉴定初报[J]. 作物学报,1996(2):254-256.
[4]吴春芳,夏礼如,尹淑瑜. 设施大棚蚕豆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11(6):82-83.
[5]刘连全,张满堂. 氮磷钾不同组配对蚕豆的效应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1991(4):47-48,42.
[6]周振坚,华勤新,丁有为. 钾肥对蚕豆生长发育的试验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00(4):86.
[7]邹琦.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9]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 生物化学[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裘传友. 影响蚕豆结荚因素的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1984(6):312-314.
[11]陈梦林,方杰元. 生态养殖产业链发展模式探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1):49-53.
[12]丁得亮,崔晶,张欣,等. 我国粳稻食味品质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