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红卫 姜娜
延安市中小企业无论在吸纳就业人口方面,还是对GDP、税收、专利发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贡献方面,均远远落后于全国中小企业的平均水平。因此,研究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今后延安经济长久发展的需要。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世界经济已经由“管理型经济”转变为“创业型经济”,它的主体不再是从前的大公司、大企业,而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创业企业。[1]然而,延安市中小企业无论在吸纳就业人口方面,还是对GDP、税收、专利发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贡献方面,均远远落后于全国中小企业的平均水平。因此,研究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今后延安经济长久发展的需要。
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是在企业家精神的指导下,以企业家为核心的创业团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企业的创新升级,保证企业的成功创业与持续发展。其本质在于创新,形式在于“创业”。[2]本文认为创业与创新存在与生俱来的联系,具体包括创立新企业和实现现有中小企业经营观念转变、生产方式转变、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转型升级。
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现状
2015年,延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转方式、促升级,突出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成效初显。
创业创新市场主体不断增多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中小市场主体14700户,其中法人企业2272户,个体经营户12428个。到2015年底,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到8.6万户,其中法人企业8590户,个体经营户7.8万户;企业达到931户,新增197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40户,新增22户;全市中小企业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72亿元。[3]
创业创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5年,全市中小企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12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其中利润总额比2010年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增长140%;从业人员比2010年增长130%和增加8.6万人,占到全市二、三产从业人数的81%;从业人员工资年均增长7.9%;税收比2010年增长7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23%,成为继石油、煤炭工业外又一重要的税收来源。[4]
启动建成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目前,延安市已建成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4个,分别是延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服务发展中心、延川县小微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延安市电商孵化基地和1938街区,均已列为陕西省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创业创新融资难题有所突破
通过多方探讨和不断尝试,延安市破解融资难题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一是通过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引导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投入。2015年,召开银企对接会54次,投放资金21.1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5.26亿元,增长26.91%;中小企业贷款户数1352户,增加405户。二是扩充资本金,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力度。全市共成立信用担保机构18家,注册资本金4.18亿元,累计担保企业3652户,担保资金12.12亿元;全市成立小额贷款公司42个,注册资本金32.26亿元,投放贷款余额28亿元。三是建立新四板融资直通窗口。目前全市共4户企业分别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5]
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尽管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创业创新融资难融资贵
融资难题尽管有所突破,但是,仍然是困扰全市中小企业产业创新的一大难题。初创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资信,也没有固定资产做担保,要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只好借用高利贷,增加了中小企业负担,削弱了中小企业本来就较弱的竞争力,使得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据了解,延安市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背负着数量不等的高利贷,就连被认为是延安中小企业的龙頭企业——延安制药有限公司,也借用高利贷,而且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因借用高利贷而破产。
创业创新速度缓慢
“十二五”期间,延安市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数量增加了8.2%,增幅列全省倒数第3位;中小企业从业人数增加了9%,增幅列全省第6位;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了42%,增幅排全省倒数第2位。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小,占GDP的比重只有23.4%左右,远远低于全省53.4%和全国平均水平的60%,在全省10个地市中列最末位。中小企业规模小,平均每个中小企业年营业收入只有125万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2%。中小企业数量少,尤其是工业中小企业数量少,县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为10个,是全国的8%、全省的23%。[6]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从技术创新来源看,采取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的企业很少,主要靠引进与模仿别人技术。从研发机构的设置来看,有独立技术研究部门的企业很少,用于研发的费用不足营业收入的1%,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大专以上学历技术人员占企业人数比例极小,大多数企业没有任何技术专利和发明。
创业创新成本较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成本比西安市高得多。据统计,延安市中小企业比西安市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约18%,运输费用高约8%,工人平均工资高近1倍。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专业化水平低,协同程度低,运行不规范,服务功能单一,在某些领域仍存在服务“盲点”。
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推动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应多管齐下,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中小企业家素质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是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而企业家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除了要靠企业家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摸爬滚打外,学习培训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7]
做好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延安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对所有中小企业家进行创业创新培训,不仅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培训效果也不会好。因此,应选择一批有思想、懂经营、勤于耕耘、创新意识强的中小企业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创新培训,增强其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创业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激发本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力,还能够带动延安市其他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动,扎实推动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
实施创业者、小老板培训计划。助推延安中小企业创业创新,除了实施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计划外,还应选择一批有文化、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又懂经营的创业者、小老板,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合作,或外出学习观摩、考察调研等多种途径,开展创业创新培训,使其成为创业创新的示范者,成为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推动者。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
破解延安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
加大对中小企业创业創新信贷支持。一是要与有关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二是探索中小企业的多种增信途径,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三是开展互联网金融助力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试点。
助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延安市中小企业规模小、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在沪深的主板市场上市十分困难,应继续加强融资直通窗口和新三板上市后备企业库建设,并开展上市事项培训,助推中小企业在新四板和新三板上市,争取更多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进而破解延安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创新政府融资支持方式。延安市中小企业量大面宽,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领域,很难找到适合所有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方式。所以,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融资支持途径,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如:将延安市中央储备粮交给恒丰制粉有限公司,就是融资支持方式创新。
努力搭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平台
搭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平台包括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网上创业创新平台。
积极筹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目前,延安市已建成中小企业创业基地4个,延川县申报了陕西省创业创新示范县,宝塔区、安塞县、黄陵县也都在积极筹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这些创业创新基地的建成无疑会推动延安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今后应继续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发力。
积极搭建中小企业网上创业创新平台。积极搭建中小企业网上创业创新平台,发挥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的结合效力,一方面要认真落实相关规定,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延安中小企业网络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共享率。
除此之外,推动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还应加强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合作,实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和充分发挥商会、联盟及企业集团的作用,激发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提高延安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王敏,李蔚.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内涵、类型及作用路径[J].科教导刊,2015(05).
[3][4][5][6]数据来源:延安市中小企业局或根据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7]杨煦.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以延安市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2013(04).
作者简介
申红卫 延安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姜 娜 延安大学经管学院财政学专业2013级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