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苏联教育专家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影响

2017-05-23 22:56朱晓玲胡又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管理

朱晓玲+胡又农

摘 要 建国初期,国内高等教育建设亟待改善,多数高校缺乏建设实验室的经验。而当时苏联高等教育已有完整的理论制度和丰富的实验室建设经验,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大批苏联教育专家来华援助中国教育建设。尤其在高校实验室建设方面,专家们发挥了重大作用。苏联专家不仅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也为教研人员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指导,帮助高校明确了建立实验室的思路,对日后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苏联教育专家;高校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019-03

1 引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内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状况极度贫弱,亟待各类人才来建设和发展新中国。但当时新政府缺乏教育建设的经验,一些西方国家又在经济、文化、技术方面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迫使新生中国与苏联成为“同盟国”;而苏联已有30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并且卓有成就。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苏联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制度,并且有丰富成熟的经验,因此,苏联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学习和借鉴以建立新的教育制度的典范。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内教育,政府不仅往苏联派遣了很多留学生,还与苏联政府协商聘请了一大批苏联教育专家协助新中国教育建设。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建设,在受聘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 苏联教育专家来华援助建设高校

早在建国前期,苏联就派出技术专家小组到东北解放区帮助修复铁路,这是苏联援助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批专家。随后,中苏双方达成苏方帮助中国建立航校、海校的协定,苏联派出全套人马,协助中国建立六所空军航校。1949年12月1日,六所学校同时开学。其中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于1949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它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军事院校,并且成立时已有84名苏联专家执教。

随后,在中国政府的积极交涉下,1950年3月22日,中苏政府签订《关于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条件之协定》。中苏双方达成协议,苏方同意派遣更多的技术人才和教育专家前往中国。于是,在苏联教育专家的帮助下,国内高校的教育装备建设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苏联专家给予很多支持和帮助。

3 苏联教育专家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

教育装备包括一切教具、学具、传统教学设备、信息化教学设备、实验室设备、图书、体育器材以及学校内的建筑和各种设施,甚至校车也算是一种教育装备[1]。而高等学校教育以科学研究和培养技术人才为主,故高校各类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是高校教育装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社会主义大改造和现代化建设急需各类技术人才,国内高校缺乏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技术,苏联专家丰富的经验解了高校教育的燃眉之急。对此,《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指出,向苏联专家学习先进的建设经验,是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最有效快捷的方法。苏联专家不盲目地传授先进的工作经验,而是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根据我国具体建设工作需要去进行帮助[2]。他们帮助国内高校改革了学制,编制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改革了教学方法;他們将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写了合适的讲义;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帮助我国建立了许多教研室、实习工厂(实验场)和实验室,培养了新的师资和大批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发展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帮助建立新的实验室及研究室 截至1960年,在我国高校工作的苏联教育专家一共指导建设了384个教研室、807个实验室、217个资料室、40座实习工厂[3]。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是最早聘请苏联专家且聘请数量最多的高校。1952年后,苏联专家大批来华,哈工大、北京俄专、北师大、北大、清华等高校也得到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1954年10月,《高等教育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规定:“专家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自己所在系及教研组的教学工作,帮助培养及提高所在学校的有关教师,指导培养研究生,指导所在学校及有关学校修订有关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指导建立实验室。”苏联专家在院系专业设置建设、实验室与教研室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至此,全国已有四分之三的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工作,苏联专家全面参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工作。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成功开设当时国内急缺的金属采矿、钢铁冶炼、油层物理等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专业,建成很多新的实验室、教学研究室以及一些实习工厂。

在《苏联教育专家在北京》一书中,北京地质学院在特约稿中写道:“苏联教育专家帮助我们建立了新的专业,开出许多我们从前未曾开过的新课程。为配合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室如何建立,建立一些什么,国内无论新老教师都没有经验,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创建了许多新的,过去国内从未有过的水力学及地下水动力学实验室(其中雷诺兹实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方法)、水文地质实验室和室外的均衡场及地下水的观测站、人工晶体实验室、光谱分析室,等等。”[4]

协助改造或扩建现有的实验室和研究室 对于已建设完全的实验室,苏联教育专家在参观考察后,依据自身建设实验室的经验,向教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并协助改造了部分实验室。实验工作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与进步,教研组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保持关注新技术、学习新技术的心态,考虑到学生需求和教学科研需要,及时扩建与改造实验室、研究室。

如水力学实验室及水工学实验室建设时,在计量的技术和工具方面,国内高校一开始使用的都是最简单的计量工具,如测针、量流速的管子及普通的测压管。而在当时的苏联,这些实验室除了上述计量工具外,还有普通的及高频率的电影照相机、水力及电动积分器,以及用无惯性作用的无线电装置来观测和记录压力。国内引进这些先进的计量工具并在科研中投入使用,将会使实验测量数据更加精确、误差更小,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准确性。

协助改装、补充及修理实验室设备 实验室设备是实验室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技飞速发展,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实验室设备更要及时更新换代,补充新设备或改装老设备;除此之外,老旧设备也要定时维修护理,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此降低教育投入的成本。苏联专家来华后,帮助高校检验了实验室设备情况,提出改装和补充某些实验室设备的建议,协助并辅导实验室工作人员修理实验室设备。

1954年,苏联采煤方法专家指导并帮助中国矿业大学建立“采煤方法实物教学模型室”,指导绘制近百张系统开拓与采煤方法的挂图,并亲自设计指导,制成22种采煤方法活动教学模型。这些新的模型当时率先在中国装备使用,专家基里雅奇柯夫表示,苏联还没有这些模型,回国后将在莫斯科矿业学院仿制一套。

4 苏联教育专家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影响

苏联教育专家在华工作的十多年间,不仅给予中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很多技术支持,而且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策略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从前期设计实验室、选购仪器装备,到后期实验室的操作技术,专家们无不悉心指导,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多数院校对实验设备不了解,更没有建设实验室的经验。一些高校不考虑自己院系的科系设置和发展计划,照搬苏联经验建设实验室,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苏联专家来校工作后,根据院系具体情况,制订专业课实验、教学设备及实验室建设计划,实验室及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

实验室建设思想促使高校实验室建设基本原则的形成 专家在实验室建设思路上,亦给予高校教研组工作人员很多思想上的指导,例如:科技日新月异,新设备不断被推出,实验室仪器设备也要与先进技术保持一致,及时更新换代;教研组在编制实验室建设计划时,必须统一考虑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实验室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场所,也是科学研究最好的实践场;对于校内现有设备要充分利用,可根据情况修理和改装;国内能自制或可以代用的仪器、机械,尽量不要到国外买,争取以最小的设备投入获得最大效益。这些正确的指导思想成为现今高校进行实验室建立工作的基本原则。

1)先进性原则与综合建设原则。原则上讲,为了满足最新教学和科研需求,教育装备应该采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但也不能超出学校计划投入的资金,毕竟教育经费有限。否则,后期资金无法落实,会延滞整个实验室建设计划。故购置仪器设备时,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教育装备的先进性。除此之外,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应统筹校内实验室建设全局,特别是综合考虑各交叉学科,某些实验室可供多学科或专业共享,无须分专业单独设置实验室[5]。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也能减少教育装备的资金投入,提高仪器设备的性价比。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虽然高校大部分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其次才是科学研究,但先进的科研技术可以弥补常规实验教学的滞后性,提高教学人员的工作热情,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改进实验方法和内容,提升实验技术水平,而且科研成果的创收可以贴补实验室建设经费。因此,实验室应该面向教师和学生开放,满足师生开展自主研究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创新研究的空间[6]。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提高高校的实验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3)仪器自制与采购相结合的原则。在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于能自己制造或改造的仪器设备,可以鼓励教研人员自己动手制作,或者改装校内现有设备。自制和改造仪器设备可以节约设备经费,提高投资效益[6]。另外,國内有能代用的仪器设备,可以先在国内采购,尽量避免去国外采购。以有限的教育经费,配制先进的教学设备,能最大化地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这是实验室建设人员追求的根本目标。

实验室管理经验促进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 专家吉玛都金诺夫在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建立实验室过程中,再三强调实验室应特别注意保安防火和安全卫生,实验室要布置得整齐清洁、秩序井然,以良好的工作环境来影响学生的工作习惯;实验室技术装备要按需求计划采购,及时更新、维修及保养;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实验室的现代情况,研究其他实验室的工作经验。苏联专家的这些实验室管理经验,为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思路,使得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全面。

参考文献

[1]胡又农.教育装备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进一步加强向苏联专家学习[N].人民日报,1954-10-23.

[3]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北京市中苏友好协会宣传部.苏联教育专家在北京[M].北京:时代出版社,1955.

[5]李学红,王建波,等.大学实验室建设的原则[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136-137.

[6]赵亚林.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几个原则[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2):99-101.

猜你喜欢
高校实验室实验室管理
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
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学生认知情况的现况分析
基于SSH架构的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论高校电子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陕西省宝石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