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该如何理智面对“师生恋情”

2017-05-22 07:31马志国
未来教育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洛丽塔恋情情结

教师,该如何理智面对“师生恋情”

面对师生恋的话题,与其简单地道德评判,不如深入地心理解读更有现实意义,更有助于当事人把握好自己的生活。

栏主 马志国MA ZHIGUO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一个努力帮自己和别人点亮心灯的人

在一次面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讲座中,我说过,如果我们能够透视人心,每一间教室里,每一节课堂上,都可以捕捉到师生恋情的瞬间涌动。所以,面对师生恋的话题,与其简单地道德评判,不如深入地心理解读更有现实意义,更有助于当事人把握好自己的生活。

其实,每段师生恋故事的背后,都有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都有理应善待的心理情结。

心理把脉:师生恋背后的心理情结

师生恋情可能发端于学生。从学生方面说,有哪些心理情结呢?

首先,是恋师情结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疏远异性→积极接近异性→恋爱”这一性意识发展的必经历程中,不少青少年在第一、二两阶段间,还要经历一个向往年长异性的阶段,有人称之为“英雄崇拜”。陷入这种感情的青少年,往往表现为从对方所不注意的远处关注其一举一动,并把对方偶像化,对其产生强烈的精神依恋。而青少年迷恋的对象往往是周围年长的异性,因其容貌,或是才识、能力、人格出众,便引发了青少年产生独占性的爱情需求,这种恋情,往往是如痴如迷的“单相思”。

学生接触最多年长者中,除家庭成员外便是教师。而一般说来,教师在德、才、识诸方面发展又较好,足以为学生所效法。学生崇拜自己的老师,再加上老师关心、欣赏学生,并不断给予鼓励和信心。因此,教师极易成为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爱恋对象。

其次,是“亲子三角关系情结”的作用。

大约在四五岁的时候,人对两性差异开始关注,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性心理发展最初的萌芽阶段,叫做“性蕾期”。这种性心理现象,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不同感觉,表现为从与异性家长的亲近中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女孩会亲近父亲排斥母亲,而男孩会亲近母亲害怕父亲。随着年龄增长,大约在6-11岁,性心理发展进入“同性期”。男孩会逐渐与母亲疏远,向父亲学习如何成为男人;女孩则不再与父亲过分亲密,向母亲学习如何成为女人。所以,大多“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化解。如果“亲子三角关系情结”没有得到及时化解,进入青春期后就会表现出两性关系心理异常。比如,女孩会继续爱慕父亲型的男人,而男孩就会继续喜欢与母亲角色相似的女性。于是,就容易出现恋师情结。再比如,有些女孩缺少父爱,有些男孩缺少母爱,也会通过恋师情结来获得替代性的情感补偿。

师生恋情也可能发端于教师,从教师方面说,有哪些心理情结呢?

首先,是洛丽塔情结的作用。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小说,讲了一个中年男子执著地追求少女洛丽塔的故事。后来,心理学便借用了“洛丽塔情结”这个概念,主要指男性潜在的对少女的性爱心理倾向。洛丽塔情结深层的心理渊源有两点:第一,有人认为有其种族发展的生物学意义,年长的雄性与年轻的雌性的繁殖活动,更有利于种族的发展。第二,洛丽塔情结可以看作女孩恋父情结的一个对应。中学女孩,正是洛丽塔情结指向的初春少女。所以,中学校园的男教师与女学生的师生恋,从教师方面说,有的就是洛丽塔情结的表现。

其次,是补偿情结的作用。

所谓补偿情结,就是某种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正常满足,而形成的一种潜在的补偿心理倾向。这种补偿情结在师生恋中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涉世未深、纯洁可爱,爱恋学生,满足了教师对纯情的渴望。同时,学生常常扮演崇拜者的角色,给教师带来在一般人际交往中难以获得的尊严,让教师得到补偿性的心理满足。其实,洛丽塔情结本身就有补偿情结在里面。《洛丽塔》描述中年男子亨伯特,在少年时期与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初恋,后来安娜贝儿却因伤寒早逝。少年时的心理创伤,使亨伯特在中年时难以自拔地爱上了少女洛丽塔。洛丽塔成为他早逝的初恋少女的化身,补偿了他少年时夭折的恋情。

当然,师生恋不能完全归因于心理情结。比如,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与将要毕业的高中生,年龄相差不过三五岁,如果两情相悦,与通常的男女相恋实在没多少差别。这就无需多论,随缘善待就是了。

总之,正是由于心理情结的作用,让师生恋很少结下甜美的果实,真正走进婚姻的不多。

心理处方:保持足够的成熟与理性

师生恋虽然不乏美好的感情,但更多的是苦涩的果。因此,从老师方面说,最好不碰师生恋。但如果阴差阳错偏巧遭遇了师生恋,又该怎么办?

第一步,是进行积极地认知调节,保持足够的理性。

爱,不是罪过,师生恋情也是。但是,如果为情所惑、为情所困,让师生恋情搅乱双方的人生,就只能怪自己没有战胜人性的弱点了。战胜人性弱点靠什么?靠心智的健康、心灵的理性和人格的成熟。作为教师,在遭遇师生恋的时候,必须保持足够的成熟与理性。

第二步,进行有效的行为调节,把握必须的分寸。

可以装聋作哑。如果学生对你的恋情刚刚萌生,你并不打算接受这份恋情,那最好就是装聋作哑,而且要“装”的完全彻底,对自己、对学生,都是最好的保护。一个和妈妈生活的单亲女孩,初到陌生的高中校园,班主任的关怀让她感受到父兄般的温情。她开始依恋班主任,频繁地找老师聊天。班主任明察秋毫却故作不知,不迎不拒,和学生只谈学习。慢慢地,女孩走出了这段一厢情愿的感情。

可以婉言拒绝。如果学生已经对你表白,你并不打算接受这份恋情,那最好是第一时间婉言拒绝。婉言拒绝有两个意思:一是一定要“拒绝”,不能拖泥带水含糊其辞;二是一定要“婉言”,不能道貌岸然责难学生。一位不到30岁的女教师,既有年轻的风采又有成熟的风韵,收到了班上男生多情的短信。可是,她有家庭、有责任感。除了短信表示婉拒,机智的女教师还把一家三口的照片摆在办公桌的显著位置。

可以许诺激励。如果是学生已经表白,你并不打算接受这份恋情,又感到婉言拒绝会伤害到学生,误了学业,怎么办?可以拿许诺来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一个高中男孩恋上了刚毕业的女老师,痛苦挣扎,学业一落千丈。一天下课前,女老师拿出一张照片说:“三年后谁考上重点大学,我就把这张照片送给谁。”为了得到那张照片,男孩开始勤奋学习。女教师以照片相许也许未必是上策,但至少维护了男孩的自尊,又激励了男孩的学业。

可以静候来日。如果你单身,也正年轻,心里真爱上了一个学生,而学生还不知道,怎么办?真爱不是罪过,但不要心急,告诉自己,等一等,等一等。不单为了避开师生名分,更为了学生的将来。一个走进大学的女孩,收到了高中一位老师的情书,女孩很感激老师的真情等待。女孩大学毕业后,一段师生恋情酿成了婚姻美酒。

可以相约未来。如果你单身,也正年轻,与学生真心相爱了,一定要为学生的前程负责,促使学生完成学业。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与自己任课班上的女孩相爱了,但是,高考在即,关键时刻两人相约暂时冷冻感情,全力备考。老师答应学生:我等你,一定等你。后来,师生牵手走进婚姻殿堂。

当然,如果你并不是单身,也并不年轻,偏偏与学生相爱了,怎么办?姑且不论职业道德,有一点是绝不能马虎的,那就是,得拿出足够的理性,更得拿出足够的分寸。

猜你喜欢
洛丽塔恋情情结
洛丽塔裙
胡适的美国恋情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恋恋笔记本》:为什么夏日恋情,很容易失败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唐嫣罗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