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婷婷
(海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通 226600)
机体的凝血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复杂的生理反应,使体内的凝血、纤溶和抗凝机制保持一定的平衡。由于妊娠和分娩的生理需要,凝血酶生成的增加常需要纤溶蛋白活性的增强来保持机体凝血功能的平衡,孕妇凝血指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1]。为了降低产科风险,保证母婴围产期健康,需对孕妇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测。我们分别对妊娠晚期和健康女性进行凝血功能检测,观察其指标变化和临床监测意义,报告如下。
选择2017年1月~9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待产孕妇80例,列入观察组;排除产科合并症和产科异常,血液性疾病,肝炎等。年龄24~35岁,平均27.4±2.8岁;孕周36~40周,平均38.4±0.3周;体重59~78公斤,平均65.3±5.2公斤。选择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女性80例,列入对照组;排除肝炎、血液性疾病,使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等。年龄24~35岁,平均27.3±2.6岁;体重55~76公斤,平均64.6±5.1公斤。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使用的检验仪器为南京贝登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迈瑞普利C2000-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迈瑞普利BS6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的试剂盒和质控试剂;采血器为上海科华公司生产的带保护帽的一次性采血笔,以及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检验仪器设备按需进行室间质控,成绩优良。
①采集血样:受检者前一晚清淡饮食,次晨空腹,由检验师在其上肢浅静脉抽取血液样本约2ml,置入真空采血管,轻轻颠倒3~5次使血样与管内抗凝剂充分混匀;用离心机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分钟后静置于22~25℃的室温中,2小时内检测完毕。②检测血样: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和试剂盒的说明书,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g)凝血四项。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PT、APTT和TT较对照组组明显缩短,Fg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结果的比较
在凝血功能检测系统中,PT和APTT分别反映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功能,延长多见于相应的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降低,缩短多见于DIC早期、凝血因子增多症、血栓性等血液高凝状态[2]。TT反映血浆中抗凝物质及纤维蛋白含量,延长多见于无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缩短多见于异常纤维蛋白血症、血中有微小凝块等前血栓状态。Fg是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在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Fg含量增高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提示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纤溶活性降低,易形成血栓。上述四种指标是机体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在正常妊娠孕妇血浆中的Ⅶ、Ⅷ、Ⅹ等凝血因子,以及凝血酶原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升高,生理性抗凝血物质相对减少,孕妇处于易栓状态。随着孕周增加,机体内的逐渐增多,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显著升高,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降低,DD继发性增多,导致孕妇凝血功能明显亢进,纤溶系统功能呈相对抑制状态。达到晚期妊娠时,胎盘出现局部缺血,绒毛发生坏死现象,滋养碎片通胎盘屏障进入血液循环中,被溶解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母体血浆中的PT、APTT和TT明显下降,Fg显著升高,易致血管内凝血,机体处于高凝状态[3]。同时,机体的纤溶系统继发性启动后,促使子宫内膜静脉血栓的清除,加速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但此时更应监测凝血功能谨防产科早期DIC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晚期妊娠孕妇血浆中,PT、APTT和TT明显下降,Fg水平显著升高,母体处于高凝状态,此时应加强凝血功能的监测,提前做出必要的干预,减少产后出血和DIC的发生率,降低产科风险,保证围产期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谢 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
[2] 王 莉.不同时期孕妇血浆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变化[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6):277.
[3] 郭绘芬.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监测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