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教学实践研究

2017-05-20 12:46刘怀芹��
关键词:民族元素

刘怀芹��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学阶段儿童画引入民族元素的现状研究,形成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教学操作策略;基于民族元素在儿童画教学中的价值研究,构建民族元素在儿童画教学中的融入模式。本文为儿童画教学创新、改革提供教育实践经验,实践以教材主题拓延课形式将民族文化渗透日常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

关键词:民族元素;儿童画教学;民族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50-2

在国内,融入民族元素的艺术教育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展,但这些研究大多在高等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及音乐教学中,多以平面设计、服装设计领域出现;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多以校外教育的形式呈现,很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涉及。因此,小学阶段融入民族元素开展儿童画教学研究,能体现美术教学改革的价值。

一、概念界定

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教学实践研究,是指在小学生儿童画创作的教学过程中,以主题单元的教学操作方式,利用多种媒材(如绘画媒材:水墨、水粉、油画棒、丙烯、派克笔等;制作媒材:纸、绳、布、变废为宝的粘贴物等;综合媒材:丝网、立德粉、板材等),引导学生对祖国传统民族元素进行提炼、整合、混搭、借鉴,以期形成个性化系列的儿童画表现形式,在融入民族元素的前提下进行儿童画创作的路径、方法及策略研究。

二、研究目标

在调研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显、隐性民族元素应用现状及小学生审美倾向的基础上,分析小学生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创作类型以及表现形式,探索有效的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教学具体操作策略,构建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三、研究内容

(一)调研小学美术教材中显、隐性民族元素应用现状及小学生审美倾向

1.着眼于美术课程,了解民族元素在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应用现状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儿童审美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小学12册236课美术教材中显性与隐性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整理与分析得知,以“水墨园林”、“皮影戏”等民族艺术形式为主题(显性)的约占19.8%,以“走进博物馆”、“走进民艺坊”等课程板块介入(隐性)约占40%。这些数据表明:教材强调图像具有承载文化信息、传递文明的特点;突出人文与审美综合、审美拓展;尊重多元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和价值,为培养具有时代性的民族审美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

2.着眼于学生认知、创作现状,分析小学生潜在审美情感与审美倾向

分析得出,民俗活动减少,民间艺术实用性功能弱化,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疏离,儿童的民族审美意识在逐渐淡漠;现代艺术思潮与外来文化的强势侵入,卡通招贴画、日韩、欧美动画等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着儿童的审美倾向,导致儿童的审美空间出现偏离;借助电视、电脑、网络等传递信息工具,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多元化,儿童与传统民族艺术之间联系在逐渐淡化。

(二)提炼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创作类型与表现形式

从民族元素的文化性、感官效果、借鉴形式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匹配性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儿童画的优秀作品分析,提炼儿童画创作类型与表现形式。

1.从融入的程度划分有整体融入、局部融入、混搭融入

(1)整体融入:也可以称为主导式融入,是指在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创作中具有绝对主导地位的绘画媒材或绘画形式。它分为以传统绘画工具为创作工具的“工具主导式”与以传统绘画形式为主导的“形式主导式”。

(2)局部融入:局部指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此处意指在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创作中某一个特定的部分运用传统的民族元素。

(3)混搭融入:指将传统上由于地理条件、文化背景、风格、质地等不同而不相组合的元素进行搭配,组成有个性特征的新合体的一种儿童画创作方式。

2.从融入的方式划分有背景融入、主体融入、链接融入

(1)背景融入:指在儿童画创作中以典型的民族元素为画面的背景,营造传统的文化氛围,奠定作品的创作基调,既具有独特的装饰性,又有对主体造型的烘托渲染作用。

(2)主体融入:指在儿童画创作中融入的民族元素占据画面的主要部分,可以是传统的造型元素、色彩基调、绘画媒材与艺术形式。

(3)链接融入:指在儿童画创作中链接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或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等,如神话故事、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汉字演变等文化元素与剪纸、布堆、彩塑等民间艺术,在画面的创作中通常具有传递作者构思与点睛的作用。

3.从融入的路径划分有媒材融入、色彩融入、造型融入

(1)媒材融入:指在儿童画创作中融入笔、墨、纸、砚等传统绘画工具或纸、布、麻、锦、陶等传统民艺材料,运用不同媒材的肌理、色感等元素碰撞,以期形成新的创作形式与视觉美感。

(2)色彩融入:指在儿童画创作中融入反映民族特定的文化历史内涵,体现强烈民族风格光彩,比喻人或事物情感的色彩元素,如浓重壮美的的中国红、典雅朴素的蓝白色系等,遵循色彩服务于画面主题的原则。

(3)造型融入:指将传统的人物、动物、花卉等物体形象融入到儿童画创作中的方式。

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创作的各個创作类型与表现形式之间不是孤立,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凸显独特视觉美感与文化内涵。

(三)形成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教学实践策略

基于融入民族元素的儿童画创作形态多样性、意象本土性、体验自由性特点,在充分挖掘儿童画创作的实践价值基础上,通过探究民族元素的多种表达方法、创作策略以及表现形式,给出基于民族元素儿童画创作的四条路径。

1.提炼元素,凸显意与型的融合度

民族元素的意型,“型”指图案、造型、结构、色彩等形式;“意”指其意向元素。民族元素的艺术提炼是指对传统装饰意型元素进行灵活运用,从文化内涵上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包括人物、动植物、图腾、几何符号等,服务于画面。增加视觉的美感,体现艺术性;树立风格的典型,体现独特性;重视色彩的搭配,体现和谐性。

2.整合方式,提升形与式的匹配度

在儿童画创作中运用多种融入方式,将民族元素艺术提炼,利用多种媒材(如彩笔、油棒、丙烯等绘画媒材;色卡、陶泥等制作媒材与麻、绳、木等综合媒材),引导学生对民族元素进行认知与再创造,成功创作个性化的作品,会使学生在感受愉悦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这对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整合形式通常呈现为:单项整合、双项整合、综合整合。

3.混搭风格,强化理与序的吻合度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展现,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有它独特的风格面貌。而混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出奇制胜,要搭的有理、混的有序。混搭中多种元素共存,脱离了元素的支撑,也就无所谓的“混”,更无从谈起“搭”。

4.借鉴主题,聚焦情与境的指向度

在一个程序或窗口中,把所有的链接和功能依照类型进行划分的方法叫做主题单元设计。在教学中借鉴此体例,在单元人文主题之下安排感知、体验、创造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元教学模式的优势,将基础认知、思维发散与实践创作加以优化整合,使之彼此渗透,互相为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需着眼于文化情境的融入点,内容贴近学生的感性体验;着眼于民族元素的认知点,思维方法具有发散的特征;着眼于学生儿童画创作潜能的激发点,表现的符号具有个性特征。

四、不足之处与今后的设想

基于民族元素的视角,笔者应用多种方式进行儿童画创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笔者在儿童画创作教学中融入民族元素,克服了传统儿童画创作素材来源的单一性,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力;破解了传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单调性,推进了“人文美术”教学的持续性;打破了传统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划一性,提供了民族元素混搭的参考性。如何使儿童画融入儿童画创作这一艺术形式更加有生命力?笔者下一阶段将拓宽实践对象,拓展研究路径,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民族元素”,也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民族元素
浅析《大鱼·海棠》场景设计中的民族元素及表现
钢琴作品中民族元素的体现
浅析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引入及渗透
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具体应用
融入民族元素的《创意化妆》课程建设
传统民族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广西民族元素在城市景观雕塑艺术中的运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