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小众审美趣味问题研究

2017-05-20 10:24王鑫
中州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微时代

王鑫

摘要:媒介变革不仅带来深层次的文化形态转型和日常生活形态的改变,也引发审美世界的深刻变化。微时代社会群体的“部落化”特征,瓦解了普遍一致的生活风格和审美风格,形成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小众审美趣味表达。社会总体的审美趣味因为“异质性”而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小众审美趣味具体表现为“微小且生动”“微观且深入”“微物且庞杂”,更具独立性、自主性、稳定性和传承性,并对社会总体审美趣味进行补充和更新。要保持小众审美趣味的精神旨趣和个性特征,需要与生活诗学达成意旨上的关联,从深厚的传统美学中获得滋养,并且借助微平台的传播,这样才能保持小众审美趣味的活力,使审美世界充满生机。

关键词:微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生活风格;审美风格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4-0151-06

如果以一个实用主义者的常识和直觉来面对世界,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通常体现为“活动的真理”。当前,微博、微信这些微媒介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个体的生命感和存在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以某种零碎的、深浅不一的、感性和理性并存的方式,使个体陷入沉浸和拔出的矛盾困境。同时,“群居相切磋”,这些个体又通过某种相似的趣味和思想借助于社交网络开始新的靠近和集结,成为微时代的文化形态的族群,而传统的以“大众”命名的实存和想象的共同体日益显露出过于同质化和单一化的缺点,特别是在文化和审美问题上体现更明显。本文探讨的正是微时代媒介转型和文化新变中的小众审美趣味问题。

一、小众审美趣味的兴起

小众审美趣味在本文意指微时代的文化语境下,与大众审美趣味相对的、小众的审美旨趣和爱好。小众审美趣味的兴起,离不开微时代文化语境的产生以及生活风格与审美风格的趋同,當然这些必须借助于新媒介这样的平台才有实现的可能。

1.“微时代”文化语境的产生

“微时代”通常会被认为是技术媒介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生存体验、人际关系、情感模式以及审美趣味发生诸多变化的时代。但实际上,仅仅依靠技术的发展还不足以对当下文化进行布局,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是技术与后现代的理论话语和生活状况的交织,进一步破坏了同一、普遍、绝对和超验的形而上学模式,更关注差异性、个体性、相对性和经验性。如果说后现代理论话语的“去中心化”消解了权威和传统的边界,那么新实用主义哲学“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艺术的观念,既用哲学来指导解决生活的实际困惑,也用生活实践表达自己的哲学构想”①,对生活的新经验和新内容的反思,尤其表现为对差异和个体的尊重与肯定,这为生活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提供了解释的可能。此外,当媒介技术发展到新媒体时代,“大众”作为一个想象的趣味共同体,将个体消弭在群体之中,模糊个体性,使之呈现同一的面孔,这种做法受到了质疑甚至“解构”,“大众”被分解成无数个大小不一的“部落”。这些“部落”以趣味为聚合前提,在互动中唤醒个体的存在感。从作

为大众的“哑声”到每个人都有“发声”的可能,从单向度的“主导”到“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互动,个人趣味可以充分表达。文化的界限、艺术的界限和生活的界限已然被打破,“并且呈现出一种普遍的风格混杂和游戏性的符号混用”②,知识精英显然在新媒体时代不能构成对文化的“垄断”和“独裁”。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各种微形式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经验兴起,小众审美趣味也得以发展壮大。

微媒体为各种生活体验和文化的杂糅提供了可能,个体在这样的媒介语境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机会。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众神狂欢”的时代,那么微媒体时代已经变成“人神狂舞”的时代。“后现代模糊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边界,强调艺术与社会生活的普遍联系,艺术与生活同属于一个领域,即艺术领域。现实能够对艺术发生直接的作用,现实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艺术的特性,艺术与生活同时服从艺术原则,打破了由精英主导审美趣味的生活和艺术的区隔。”③“众声喧哗”在文化形态上突出表现为异质性、相对性、碎片化和平民化。从宏大叙事走向细节深描,从中心话语走向众声喧哗,从精英主导走向与草根的共同狂欢,从文化的绝对主义走向文化的多元主义,在文化转型和新变中,文化总体上呈现出“下沉”“混同”和“小众”等特点。“下沉”意味着文化走出精英主导,但并不意味着精英被大众挤压到一隅,而是精英和草根同台共舞,甚至模糊了精英与草根之间的二元对立。“混同”表现为多种样态文化的交织和共存,并不是某一种文化独领风骚。“混同”意味着文化走出地区主义更加全球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标志和符号。“混同”不是淹没和殖民,而是尊重彼此的存在与和谐共生。“小众”则表现为文化的部落化、旨趣化和深入化。被细分的小众,因为趣味而聚集,基于共识而认同,经由认同而深化,这与所谓大众对流行的趋好相比显得更加专注、自觉与热爱。虽然小众审美趣味可能存在偏冷、边缘、支流的情况,但是同样具有生命力,可以为文化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

2.微时代生活风格与审美风格的趋同

生活风格和审美风格的趋同,与审美经验和深广的生活经验相关联。“生活即审美”解放了个体的感觉,尊重生命个体的审美表达,使个体具备像签名一样的可识性。生活风格是基于个体的成长经历、生命体验、趣味偏好、道德信仰等,表现出的个性化的格调和旨趣,并以某种可识别的特征成为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而“这一个”在微时代将会以某种出乎意料的方式“红”起来。不过,生活风格不是僭越在时代之外的,它深受时代风格的影响,并与其呈现出某种一致性。生活风格和审美风格趋同,突出表现在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两个方面。

生活的艺术化,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体现。在当今时代,生活的艺术化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比如家庭装饰、个人身体美化、饮食风尚,以及消费场所的各种装饰和点缀等,甚至是一个杯子、一个皮包、一件衣服都通过某种叙事赋予其内涵,显示其艺术的“光晕”。当然这仅限于生活的表层,事实上,生活本身也被赋予了艺术的气质和内蕴。根据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理论,欣赏一场精彩的体育赛事、品尝一顿绝佳的美食甚至一场酣畅淋漓的性事都可以被视为艺术,只要保证“一个经验”的完整性、连贯性和充分性。理查德·舒斯特曼对杜威的理论做了进一步发扬,则认为“美的艺术中的风格必定以某种方式从属于生活风格,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也会以某种方式显示他的艺术作品的风格”④,审美风格与生活风格保持一致性的原因在于,生活与艺术的同一,人人都成为艺术家,也即“如果这种艺术的主要类型即生活艺术可以由所有人来实践,那么美就可以在道德高尚、政治公平和社会和谐中——而不只是在艺术作品中——更加充分的表现自身。如果生活和性格特征的塑造不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而且是一种所有人都可以从事的艺术,那么美学就应该更加切近的关注自我风格塑造的概念”⑤。张世英先生认为,生活的艺术化虽然将艺术和生活经验关联在一起,但是要对生活的艺术做出区分。生活艺术化有低层次与高层次之分,低层次的“生活艺术化”是指生活用品的艺术化,如生活环境的装饰、人体的化妆之类,所有这些显然还与物质、功用、消费等密切相关;更高层次的“生活艺术化”是指超越日常生活的、具有内在的心灵之美的艺术化生活,这才是生活的艺术化最本质的内容,需要予以倡导和发扬。

艺术的生活化,体现之一就是以“现成品”方式呈现的后现代艺术品。西方的当代艺术哲学家,无论是迪基、卡罗尔还是丹托,都在为“现成品”寻找合理的解释。迪基找到了“惯例”,卡罗尔找到了“解释”,丹托找到了“艺术界”。中国学者张世英对此的解释是“角度”,“日常生活的美不美,是艺术不是艺术,关键在于你的选择——观看的角度”⑥。他比较认同杜尚的看法,认为“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认为杜尚在生活中发现禅意,并且从中解读到了“不是一般的什么艺术之美,悦人耳目之美,而是一种深远的人生境界”⑦。这种用中國传统美学解读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做法显得圆融而恰切。对于艺术的生活化,舒斯特曼“肯定艺术与生活,制作与行动的高度结合”,这既可以在西方后现代艺术那里找到依据,也和中国传统生活美学遥相呼应。中国传统美学中包含的器物之美、饮食之美、服饰之美、庭院建筑之美、礼仪之美等,都体现出生活和艺术的统一。

英国文化史研究学者戴维·钱尼认为,生活风格具有范式的意义,充当一种社会定位手段,使某个团体在一个社会身份或地位不再具有稳定结构的世界中获得身份,因此可以成为阐释框架,推动创造性的改变。⑧当生活风格与审美风格趋同时,审美趣味会在人们的生活中以更为具体、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人们以更具风格化的生活方式来显现自我和他人的不同,使个体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也更易在生活中发现审美趣味相近的人。趣味具有审美评判的能力,基于趣味结成的共同体,兼有感性吸引和理性认同的双重内容。因此,结成“趣味共同体”的门槛越高,“趣味共同体”在旨趣方面就越纯正,群体构成的稳定性也就越强,同时也更具有生长力和创造性。

二、小众审美趣味的表现

审美趣味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选择、判断以及偏好,表现为个体的兴趣和品位;审美趣味也是群体的“审美共识”,具有某种普遍性和一致性。微时代社会群体的“部落化”特征,瓦解了普遍一致的生活风格和审美风格,以及精英式的审美特征,形成“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小众审美趣味表达。被松绑之后的“审美趣味”更加自由自在,社会总体的审美趣味也因为“异质性”而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微小且具体”“微观且深入”“微物且庞杂”的小众审美趣味,在社会总体审美构成中突显出来。

1.“微小且具体”

趣味作为一种选择,少有抽象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断,更多地表现为个人的审美直观。趣味作为一种判断,因依赖人的“共通感”而有了标准,因而具有个体性和普遍性的双重内容:个体性保证了辨识度,普遍性使集结成为可能。小众审美趣味首先表现为“微小而具体”,这是小众审美趣味精致性、细微性、互动性以及非潮流性的体现。在时代语境和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下,个体趣味得到尊重,也有了安放的空间,并且可以在具有审美共识的他者之间展开交流和互动,不要求人数众多,但是应有存在感。

豆瓣小组就是非常典型的小众趣味表达的空间。豆瓣网的创始人杨勃说:“豆瓣网有接近一百万条的书、电影、音乐各种各样的目录。但这些东西只是基础框架,而不是核心。关键的是,你要在这些内容中间植入社会性的元素,让用户之间有互动的可能。我们的做法是,你只要在豆瓣网看了超过8本书或者电影,我们就向你推荐朋友,推荐和你口味最像的人。我们从30多万用户找到和你看东西最相近的人,让你们自己去交流,自己去组成群体。”⑨一个人在豆瓣网上读过8本书或者看过8部电影,豆瓣就可以根据该用户的阅听经验判断其趣味,进而推荐“口味最像的人”,这是利用技术实现的“趣味”选择。这些“口味最像的人”集合到一起,结成“趣味共同体”——豆瓣小组。豆瓣小组趣味多元,组群众多,微小具体,充满活力。“让用户间有互动的可能”,这一点非常重要,互动能够产生意义、激活“趣味共同体”的活力、增强社交“黏性”。比如豆瓣小组发起的讨论、设计的相关议题与问答,以及个人原创文章的发表等,都可以促使小众的“趣味共同体”保持生机,个体也在互动分享中感受乐趣和愉快。微信公众号也是如此,选择做路人还是做粉丝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趣味相投,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将“趣味共同体”做进一步的细分,选择与自己旨趣相近的圈子互动共享。个人微信朋友圈也可视为“趣味共同体”,朋友圈里的人,少则几十,多则上千,“我”看谁的“朋友圈”以及谁能看“我”的“朋友圈”,趣味成为区分的标准。只有趣味相投,彼此才能对话、交流、分享、互动,也唯有如此,才能增进小众群体的凝聚力,激活族群活力。微博则通过个人微博的内容、特点,将其标签化,然后通过用户关注的对象找到其趣味所在,为其推荐合适的微博圈,通过这些“圈子”,找到自己兴趣的家。在技术过滤和兴趣细分中,微小而生动的小众趣味群体得以形成。

2.“微观且深入”

小众审美趣味虽然在大众媒体平台上鲜为传播,但是在“审美共识圈”内,有着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小众审美趣味对于个体的要求不是追随和旁观,而是参与和分享,从而获得“审美共识圈”的接纳和认同。小众审美趣味的价值在于尊重和显现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个人兴趣和爱好有相互欣赏和认同的对象。在微信公众平台或者豆瓣小组,以及其他的趣味“圈”中,只要你喜欢,就能找到自己的“趣味共同体”。

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2013年创办至今,深受阅听人喜欢。在诗意淡漠、诗人淡出的时代,它“以诗歌吟读的方式,将我们的情感,以浪漫的、柔软的、传统而古典的方式向我们的爱人、亲友、同事、某个特别人士/人群,甚至是自己来表达”⑩,触动了阅听者的内心。“为你读诗”最初只是朗读和诗歌的介绍,后来增加了诗歌内容的解析,又逐步进行艺术融合,体现为诗画合一、诗乐合一,使阅听者在诗乐中获得身心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笔者注意到2017年1月15日—3月15日更新的“读诗”,每期的阅读量都在“10万+”,“为你读诗”已经形成一个稳定且持续的关注群体。可见,小众审美趣味可以对社会总体审美趣味进行补充和更新。“为你读诗”通过深情感“唤起”,使阅听人对诗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沉浸”,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共鸣,与其他的阅听人形成很好的“共情”,通过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展开互动,在“唤起—沉浸—共情—表达”审美接受过程中,诗歌进入了情感的腹地和心灵的深处。“为你读诗”的朗读者大多是海内外各领域的明星人物和精英翘楚,看起来精英趣味鲜明,但是“为你读诗”的门槛只有一个——喜欢诗歌。“有时只是一首诗,我们就找回对世界的初恋。”听真诚的声音朗诵心底的声音,是大家关注认同的原因。以喜欢、参与、互动而结成的小众审美趣味群体,抹去身份的差异,人们在兴趣的平台上,追求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并达成对共同生活旨趣的深度认同,虽然不关注宏大叙事,但有追求理想化生活的可能。

3.“微物且庞杂”

小众审美趣味更偏向于对细微、琐屑的对象的观照。从幽微之中阐发妙趣思理,充分感受经验带来的自由和沉醉,这是人找到自身存在感获得意义的可能方式,也是对生活再发现的过程——初为“惊异”,进而“体验”,终达“澄明”。小众审美趣味是个人情感、情绪、喜好的呈现,多与实际生活相关,这种从生活的实处体会生活之味,发现生活之理,感悟生活之妙,恰恰是美学对生活的回归,也和中国传统美学有了深刻的关联。

“微物趣味”和“微物崇拜”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有着非常生动的体现,如“远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李世民《度秋》)、“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李世民《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光芒影渡星河碎,片霞气蒸云物鲜”(李纲《江行即事》)、“深枝苒苒妆溪翠,碎片英英剪海霞”(林逋《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开然秀发因成二章》)等诗词歌赋对碎微之美、微小之积、纤细之形多有赏趣。“微物”一方面与传统审美趣味相勾连,另一方面也带来趣味总体的庞杂。小众审美涉及的领域之多、趣味之杂、内容之丰,远非我们所能想象,生活有多少种情态,趣味的呈现就有多少种。微平台使“微物”趣味的繁复、多样、细分的体现成为可能,这些趣味不能简单用高雅和通俗、精英和草根二分立场来评价,这种越界恰恰是文化边界的模糊使然。如果说大众趣味通常表现为整一和流行,微平台上的小众趣味则表现为微物且庞杂,没有整体感但有位置感,缺乏贯通性但拥有独立性,显现多元和自由,有时也不能避免纷杂和混乱。

三、小众审美趣味的特征

大众审美趣味是在大众媒体时代,基于大众媒介的传播和影响,形成的社会普遍追求的流行审美兴趣和爱好,具有整体性、普遍性以及潮流性等特征。小众审美趣味则是在微时代,基于新媒介的传播和影响,形成的小众认同并参与互动的兴趣和爱好,具有族群性、独立性、稳定性、自主性等特征,这是微时代一道独特的审美风景。

首先,小众审美趣味不追求普泛认同,但追求趣味相投,族群性突出,易形成风格化。小众审美趣味以趣味作为集合的可能,并不在乎人数的多少。选择、偏好、观念的一致,是聚合的基础,族群成员彼此欣赏并且自得其乐。“趣味”是带有强烈个体性特征的,小众趣味并不追求普遍性,但要標识身份,坚持趣味的纯正性,因此更易形成风格化。风格就是标签,是差异性的表现,这也是小众审美趣味的价值所在。大概十年前,豆瓣网首页上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从1435303名注册用户中找到和你臭味相投的人”,这是基于趣味的部落“寻找”;现在豆瓣网首页上则是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精神角落”,这是基于趣味的情感“深耕”。“角落”可以不大,但是可以安放自己的精神,可以成为精神的寓居之所,共同居住在这里的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族群”,彼此陌生但可以相偎取暖。与十年前十几万的豆瓣用户相比,2013年豆瓣已经有了1亿的用户。庞大体量的用户聚集在不计其数的“小组”当中,主题千奇百怪,模样各不相同。大众审美趣味重在集体认同,小众审美趣味更强调自我认同的重要。“作为一种自足自怡自得的生活方式,那些嫌弃大众文化的城市人追求的不再是认同,而是独享——他们强调个人的趣味和抉择,逃避各种蛊惑人心的大众文化引诱,拒绝时髦的冲击,向家庭和其他形式的个人小圈子返回。”

其次,小众审美趣味具有坚挺的独特品质,是“从一个人自己身处鲜活地生长出来”(维特根斯坦语)的,因此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小众审美趣味追求强烈的自我确认和自我表达,不追求将自己的趣味普泛化和大众化,警惕任何同化、指导以及收编。小众审美趣味以审美需要作为动力之源,以审美理想作为方向,稳定性强,且非常执着。借助微平台,小众审美趣味有了召唤“同路人”的条件,同时也有了趣味的“演练场”。达成“审美共识”的个体,不再是作壁上观的姿态,而是真正地参与、体验和共享。“生活应当是由个人来建设的,任何外在的指导和趋同性的模仿都是反对个人自由的。”小众审美趣味有坚挺的品质,持守着相对稳定的文化旨趣,因此容易形成共鸣。小众审美趣味作为一个个文化因子,不仅使文化有了更多的异质性,也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景观,那些被遗忘、被疏离、被淡漠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小众发现,然后不断召唤有同样志趣、情感、兴味的人,将此保存下来,并进一步扩大影响。

最后,小众审美趣味更具有选择的自主性,且以涵养精神为主。微平台上的“趣味共同体”不计其数,个体在微媒介上的浏览轨迹也是其精神的轨迹和趣味选择的路径,技术会以此为其推荐感兴趣的圈子。尽管有些推荐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个体可以通过判断和区分来过滤一些圈子,自主选择“同路人”。小众审美趣味以涵养精神为主,豆瓣网的创始人杨勃说,小众网站赢利倒还在其次,主要是培养一种精神。豆瓣网首页上的“我们的精神角落”实际上就是豆瓣网的自我阐释和追求。小众审美趣味实现的也正是对人的精神的涵养,人总有一些生存需求之外的、能够涵养精神的诉求。现在很多网络社群,实际上都是小众审美趣味彰显的具体样本。“为你读诗”“樊登读书会”之类的微信公众号,也是为了给忙碌于日常生活的人一点精神的给养,让情感和诗意还能荡漾在功利化的世俗生活中,使人们在阅读中丰赡自我的精神世界。当趣味表现为个体性的时候,趣味是选择的基础;当趣味表现为社会性的时候,就成为一种“审美共识”。和大众审美趣味相比,小众审美趣味的功利性诉求、目的性和实用性相对来讲较为弱化,更追求意义和超越性的表达。小众集合的目的相对单一,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并不是基于某种利益的诉求,而是基于兴味、旨趣和爱好。在豆瓣小组中,我们可以看到追求形而上意义、思考人生和社会、青睐诗意的栖居、追求审美生活态度、酷爱传统文化的一些小众;在豆瓣上,人们可以找到趣味相投、能够交流互动的群体,为自己的精神找到栖息之所。类似于“为你读诗”之类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平台上不计其数的各种“圈”“群”“组”等,虽微观但深入,虽微小但有活力,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爱好在小众群体中得到彰显和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小众审美趣味也是对大众文化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的拒绝。

四、小眾审美趣味的走向

小众审美趣味尊重个体的爱好和追求,让个体的情感和精神有了安放的“角落”,不啻为一场审美的“狂欢”,使潜隐和内敛的个性化趣味在微时代有了“存在感”。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微媒介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重构具有审美“民主性”的意义,但是,文化过于小众化和草根化,在某种程度上会损伤文化的上升性、成长性和整体性。审美风格和趣味的变迁并不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当一种审美风格和旨趣表现到极致而成为一种僵化的规则时,它就开始走向另一极。小众审美趣味是对大众审美趣味的潮流性、标准性和单一性的“反拨”,但是,如果差异化、微细化和个体性的小众审美趣味成为审美主流,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整体性的沦陷、经典性的消逝以及宏大性的黯淡,审美的历史驱动力将会促使人们重新开始追求审美趣味的整体性和宏大性。同时,由于小众审美趣味的“庞杂”和“微细”,审美趣味边界的不清晰,也容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产生负价值。此外,小众审美“趣味共同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集结更多的人,有可能发展成为大众审美趣味,被商业收编,导致“原生和创造”的活力不再,成为模式化的“制作和生产”,失去其初心。

因此,要保持小众审美趣味的精神旨趣和个性特征,需要与生活诗学达成意旨上的关联,从生活世界中获取生生不息的活力,从深厚的传统美学中获得滋养,借助于微平台的传播扩大其影响,这些将成为小众审美趣味未来发展的向度。

诗性从来就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生命就是经验的累积和叠加的过程。如果在累积和叠加的过程中生成意义并且使之诗意地呈现,那么这种经验也就具有了审美的价值。小众审美趣味就是为了找寻和发现经验生活的诗意价值,它不是消遣生活,而是去审视生活,因为未经审视的日常生活,往往因为单调和目的不明而导致懈怠,这才是诗性的敌人。诗性活力的释放,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由生活之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勇气。当代美学的“生活”转向也意在发现生活之诗意、生活之趣味以及多样化生活的可能。按照布伯的观点,人能够在生活世界中与世界“相遇”而不是“使用”,才是生活的艺术化。小众审美趣味的多元和多样,来自于生活的多元和多样,个体也通过小众审美趣味实现生命和情感的自由。小众审美趣味朝着“微而深厚”的方向发展,还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中汲取营养。中国传统美学中“生活艺术化”的思想资源非常丰富,从“羊大为美”的生活之味,到动心动觉的“滋味说”,从生活之闲暇雅趣而获创造之妙得,到对事物的精微体察而达天地广远之气象,无论从诗词世界还是生活世界,都能看出中国传统士人在艺术化的生活中实现精神和情感的自由。生活的艺术化源于生活风格和审美风格的趋同,但这并不是把艺术降低到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装饰和点缀,而是提高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境界。小众审美趣味要想保持活力,并且对社会总体的审美构成产生积极的影响,还要借助微平台的传播,吸纳和集结具有同样“审美共识”的个体为“趣味共同体”蓄水,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力。王一川先生认为,“微而深厚”是微文化发展的目标指向,或许,对于小众审美趣味而言,保持其“微而生动”的活力,促进不同趣味之间的交流,才不会造成文化的封闭和敌意,因为只有对审美趣味的多元存在有更多的了解,才能从其他的趣味中获得自身的意义,也更有助于审美世界保持生机。

注释

①③④⑤[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艺术生活》,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6、264、266页。②⑧转引自[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4页。⑥⑦张世英:《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70页。⑨《发现小众——e时代的市场观》,腾讯网,http://luxury.qq.com/a/20070518/000033.htm,2007年5月18日。⑩参见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的宗旨。吴亮:《论小众文化》,豆瓣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27145/,2008年2月13日。

责任编辑:采薇

Abstract:The media revolution has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pattern and big changes of daily life, but also caused deep changes of aesthetic worl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ibal" of social groups in the Microage breaks down the generally consistent style of life and the aesthetic style, and forms the minority aesthetic taste expression of "I am the master of my domain". The aesthetic taste of social universe becomes vibrant and colorful because of its heterogeneity. The minority aesthetic taste embodies "tiny and vivid" "micro and deep" "heterogeneous and complex", possessing more independence, autonomy, stability and inheritance, supplying and renewing the aesthetic taste of social univers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piritual purport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aesthetic taste, it needs to be connect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Life poetics, to gain nourishment from the deep-seated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o communicate with micro platform, so as to maintain the vibrance of minority aesthetic taste and make the aesthetic world full of vitality.

Key words:Microage; minority aesthetic taste; life style; aesthetic style

猜你喜欢
微时代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微美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