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对策分析

2017-05-19 08:42:17郭莉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妇科护理人员病人

郭莉萍

(山西省人民医院妇科,山西 太原 030012)

妇科肿瘤是一种多发病,以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较为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医疗负担研究是卫生资源研究的重点之一[1]。妇科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生命财产安全,加之女性自身心理防线较男性想对脆弱,一旦患病对于心理和精神上的冲击和压力将难以承受,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轻生,这点在妇科肿瘤患者心理精神方面尤为显著。因此,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护理干预在临床肿瘤药物及其他方式治疗的同时,应引起现代医疗的广泛重视。我院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妇科肿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及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合理的心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微机随机筛选2013年5月~2017年10月经过病理、细胞学确诊的妇科肿瘤患者80例,分为均等的两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的即心理组40例,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24例、高中及以上16例。平均年龄(43.7±7.3)、平均病程(7.3±3.5);给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的即常规组40例,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22例、高中及以上18例。平均年龄(45.4±6.8)、平均病程(7.8±3.8),两组一般情况如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 给予静脉护理、饮食指导、手术或化疗后等常规护理。

心理组 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精神护理干预,包括保护性心理安慰,积极性心理疏导,暗示性心理减压,社会关系配合等,详细措施如下:

(1)保护性心理安慰:多数患者病情确诊为肿瘤时,尤其是妇科患者对生育,家庭、性生活等问题过分担心。加之妇科肿瘤病程长、预后差,或道听途说认为自己所患的为不治之症,从而产生严重的思想负担。护理人员需从多方面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况、身体状态、心理需求、针对性的采取相应保护性医疗措施,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进行谈话及宣教,通过亲和的言语沟通,给予病人同情和宽慰,尽量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向疾病和治疗过程存在认知错误的患者及配偶传达疾病的基本常识,传达给患者肿瘤可治愈性以及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详细讲解治疗中的基本操作过程,并介绍本院在相关疾病治愈医疗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的先进成果,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积极性心理疏导: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举动及情绪变化,因为病人患病后容易对自身的身体以及生理变化产生过激性性心里变化扰乱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使初始建立信心逐渐地丧失,导致悲观厌世的想法。医护人员应多组织并有交流宣讲会,利用病友抗癌成功事例刺激患者,使他们回复战胜疾病的希望。医护人员多倾听病人需求,督促患者家属及好友勤加探望,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亲朋好友对他健康的期盼,使患者提升自身存在的意义,使病人情绪积极向上,护理人员与病人建立家庭般的温暖环境,亲切交流、互相信任,通过饮食指导增加食欲、保障充足睡眠、使病人重拾对生活的兴趣以及价值,提升患者的主观能动积极性,为相关治疗打下坚实的生理基础。(3)暗示性心理减压:病人身体上顽固性的疼痛感会降低他们对于治疗的渴望,护理人员应多注意语言、非药物的暗示治疗,亦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减轻痛感,尽量降低患者对于止痛剂的依赖。例如,患者可多听听轻柔的音乐或是通过微信看一看家人朋友的动态,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4)社会关系配合: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康复,需要家属及朋友的支持,患者家属的态度及方式影响患者的心理波动。护理人员需建立健全医-患-社的互相支持,互相协助的体系,积极做好家属及朋友工作,互相沟通,根据患者主要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环境的温暖与关爱,消除焦虑、抑郁心理反应。

1.3 指标评价

护理人员随访调查患者及家属社会环境,统计抑郁原因,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焦虑程度测量选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设定测量分为H,严重焦虑:H>29,明显焦虑:21<H<29,确定焦虑存在;14<H<21,怀疑焦虑存在H>7,不存在焦虑:H<7,焦虑程度越重得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理精神焦虑原因

随访调查影响患者的心理焦虑原因数据显示:患者中担忧预后恢复71例、影响家庭关系67例、担忧身体受损18例、担忧疗效39例、担忧经济压力11例、担忧美观27例。其中婚姻家庭的影响、疾病预后担忧占据了大部分患者心理和精神焦躁的主要诱因,约为82.5%~90.0%。也有多数患者担忧术后美观程度及治疗费用压力。

2.2 两组患者HAMA评分

术后l周时40例心理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7分的患者为26例、常规组评分低于7分的患者为10例,改善率心理组65.0%明显优于常规组25.0%,组间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年后HAMA评分比较

3 讨 论

肿瘤患者几乎都有心理障碍,根据其日常性格、文化修养、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心理活动也各不相同,但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尤其妇科肿瘤患者更为明显[2]。

医护人员的主动与热情。让病人能够理智地、冷静地认识和承受自身所面临的疾病,树立正确豁达的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3]。护理人员应积极了解病员病情.心理障碍程度,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差异,采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改善病人的心理活动,使病人安心治疗,早日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调查分析患者心理精神焦虑抑郁的原因,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焦虑状况评分明显提高,焦虑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纠正患者对恶性肿瘤的错误认识,激发患者生存欲望;同时积极争取家属配合,以求心理护理效果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合理正确的心理干预对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问题起着药物难以取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积极开展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 慧,周思园,孙振球.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6):108-112.

[2] 李立新.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河北医药,2011,33(19):3028-3029.

[3] 沈 艳,黄仁寅.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27):47-48.

猜你喜欢
妇科护理人员病人
谁是病人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8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4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我帮病人“走后门”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12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