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对策探究

2017-05-19 23:30周娇薛志浩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高校

周娇?薛志浩

摘 要:高校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是未来国家与民族的合格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而现如今,大学校园中却频繁发生令人瞠目的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其对当事大学生造成的影响令人咋舌,这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从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基本情况出发,具体探究了如何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大思政格局中。

关键词:高校;极端心理;法制教育;心理教育

一、基本情况

近段时间来,“杀害室友”、“硫酸泼熊”等一系列血腥刺眼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而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当事人却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这不得不引起人民大众对当今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与心理教育工作的质疑,也不得不令当今高校反思,在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背后,高校这座悠悠“象牙塔”所应承担的责任。

二、发现问题

通过对部分高校进行调研,再结合网上文献资料,笔者发现,30%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只是徒有其表,缺乏相应的创新教育体制形式。35%的高校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不够高,具体表现为对咨询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灵敏度不高,缺乏引人入勝的心理疏导模式,且缺少对大学生心理辅导后的日常心理状态跟踪。再者,55%的高校缺少创新体制下的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活动形式,对在校大学生不能达到全面立体覆盖。

三、对策建议

1.转变传统观念,注重各方面素质发展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传统观念的“三好学生”往往只局限于文化课的优秀,而很少有高校评选部门去考究大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发展情况。这就潜在地助长了一些大学生“有才无德”的气焰。笔者认为,高校不仅要注重学术发展,更要注重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可以开展“我身边的道德榜样”评选活动,鼓励大学生注重品德素质发展,树立榜样力量,形成高尚优良的校风学风。同时,将个人素质的考量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作为评选各种荣誉称号的必要指标。

2.创新法制教育,突破法律基础课程的限制

当今大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只局限于开设与法制基础相关的公共课或者选修课,而这些课程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且除此以外,学校很少能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基础法律知识的其他途径。笔者认为,高校可尝试创新法律教育体系,突破基础课程及学时的限制,开展法律基础知识竞赛,并且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更新颖的方式让大学生参与到法律知识的教育中。同期,可开展“法律知识周”,在校园人流较多的地带设计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案例展板,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加深入地学习到基础法律知识,切实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工作。

3.配备专业人士,完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

配备一支专业素质强,灵敏度高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对于主动进行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应能够准确分析出问题,并且以亲切温和的方式来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泥潭。此外,在高校的各个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一职,专门负责关注全班同学心理状态变化,如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应及时与心理辅导老师沟通,对于没有勇气主动辅导的学生,应当增加关注,且通过适当的方式鼓励其接受心理辅导。再者,心理辅导老师能够及时发现人格明显偏离正常者,进行长期心理疏导,同时要注重对其的日常生活心理状态追踪,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4.全面立体覆盖,开展相关案例分析团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个大学生意识到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严重性与严禁性,将知法懂法守法的观念在学生群体中全面立体覆盖,笔者建议,可在各班组织举办相关案例分析的团日活动。使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深入支部,且确保覆盖到每一位大学生,以此有效扩大活动影响力。同时组织大学生党员深入学生寝室一线,为广大团员讲解相关案例,同时对其进行相关的法制与心理辅导,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让青年学子们体会到本次活动的意义,进而将知法懂法守法作为广大团员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内容,树立校园道德新风尚。

5.转变教育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轻松而又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大学生基础法律知识与心理疏导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增加自身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改善自身心理状态,极大地降低了极端心理的产生。此外,还可开展相关案例分析的电影展播活动,使大学生处在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中,巩固法制教育的成效,使大学生心理状态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J]. 王慧琳. 思想教育研究. 2009(S1).

[2]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成因与预防途径[J]. 吕途,杨贺男,张绍波. 教育探索. 2009(06).

[3]大学生极端心理问题的自身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J]. 张传锴. 中国成人教育. 2010(12).

[4]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成因与预防途径[J]. 吕途,杨贺男,张绍波. 教育探索. 2009(06).

[5]论有效预防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J]. 李道友. 孝感学院学报. 2007(01).

[6]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 蔡哲.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2(03).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高校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