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琴
[摘要]数学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形式,对提升学习效率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作业性多样性与层次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關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作业 巩固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15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能够使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还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由此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得到提高。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几组
作业是教学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班上几十名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知识差异,而此种差异正好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如甲组:学生反应慢,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较差;乙组:反应快,但成绩不稳定,具有一定的潜力;丙组: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基础知识扎实。在教学中,学生的分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采用流动式的教学方法,在两次考试与两个月的作业中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时,就可晋级到另一组。例如甲组的学生可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乙组。丙组的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需退到乙组。在激励制度下,学生有压力也有动力,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作业内容的分层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精心选择习题,做到难易适中,作业量要适当。可多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题目,按照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层次制定分层练习题。在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向更高层的目标发展。随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作业学分制,假如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就可给予“加分”鼓励。如甲组学生主要完成“A类作业”,假如学生感兴趣,也可研究“B类作业”;乙组的学生必须要完成“A、B两类作业”,完成两类作业后,可继续研究“C类作业”;丙组的学生必须要完成“B、C类作业”,同时鼓励丙组的学生帮助甲组的学生研究作业。各组学生都可在完成作业后对当日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尽量在当日完成作业。通过小结当日的知识点与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对于一些积极研究“高一级题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对帮助甲组的学生,教师更应及时表扬或奖励,让学生由此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按照知识基础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一组作业。
甲组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①3ax2-3ay4;②-2xy-x2-y2;③3ax2+6axy+3ay2;④x4-81。
乙组借助图1的图形面积因式分解:a2+3ab+2b2。
丙组①从下列各式中,随意选择两式作差,将得到的结果因素分解:9a2,(x+y)2,1,4b2;②可否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其能先提出公因式,随后再使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编写的三项式为____,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
(2)针对同一题目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应用性数学问题”时,教师可设计分层作业: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的进价是12元,售价为14.5元,每件乙种商品进价为8元,售价为10元,且两种商品的进价与售价不变。如今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使用的资金不能低于190元,不能高于200元。
甲组:该公司一共有几种进货方案?
乙组:在甲组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解决以下问题:该企业采用何种进货方案能够得到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多少?
丙组:除了解决甲组与乙组的问题外,还需解决以下问题:利用乙组得到的最大利润方案再次进货,请写出获得最大利润的进货方案。
三、对分层作业实施综合评价
批改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弥补学习缺漏,还能够检查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分类评价法对学生进行测评,例如甲组学生只要正确做完基本作业,就可给满分,假如学生做对了高层次的作业,可加半倍分数,做对超额作业,加一倍分数;乙组学生除了基本作业外,做对超额作业,可给予半倍加分。假如甲乙两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可暂时不给予评分,等学生弄清楚错误的地方并改正后,再给学生评分。对于丙组学生,就需要对比做作业的速度与质量,通过综合评价形式在丙组学生中间形成良性竞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业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