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淞茗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性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知识的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学习的情绪,只有正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方式和效果,努力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借助一些技术手段来动态地演绎数学知识。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原本复杂的数学符号通过动态化的文字、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度。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手段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数学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呈现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数学的教学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塑造,注重在开放式、趣味式的课堂氛围中传授数学知识和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锻炼。
1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小学课程相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不像语文和英语等语言学科学习那样具有丰富的内容,也不像科学、品德那样具有人文气息,因此,从课堂讲授的内容本身来看,小学数学课程具有繁琐、枯燥的特点。就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学生学习的兴趣度不高
小学生由于处于年龄和身体发育时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喜欢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课程。而数学课堂往往是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板书的形式将固定的公式、定理讲授给学生,并且这些内容是恒定不变的,如果有一丁点的错误,就会导致一连串的错误出现。因此,课堂上学生往往会遇到难题,却又由于胆怯心理而不敢向老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长此以往,便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和抵触的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
1.2 教學方式单一
小学数学的学习除了教师的讲授外,就是学生的练习。因此,数学往往是通过教师的板书和学生的书写练习来进行,不像语文教学那样随意,可以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学方式的单一往往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低下,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停留了浅层次,无法有效地加以消化、吸收,更谈不上应用了。
2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虽然小学数学课程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在内容和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作为一门规律科学,数学的教学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可以创新和使用的。针对上述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解决,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教师可以通过动态化的课件演示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度和好奇心。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先设定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先进行自我的思考分析,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讲授来引导学生去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完善,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员而不是单纯地坐在下边听教师讲;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思维训练,通过分析一个问题来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提升其问题思维。
2.2 注重学生成就感的提升
多数学生之所以学习数学的效果低下,其主要原因就是面对难题缺乏克服的勇气,因此,教师要将问题进行最小化,并在课堂上引导或者帮助学生逐步克服难题,获得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
2.3 多进行现实性问题教学
数学的教学虽然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和公式来实现的,但是这些公式却可以通过一种轻松、快乐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教师在讲授加减法时,可以借助一定的情境(比如说买买东西)来演绎这一过程,一方面现在多数学生都经历过这些场景,能够感受到自己学的内容跟生活有一定的相似,有兴趣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数学教学成果,学生在课外的生活中也能够在相似的情境下进行问题的思考和发挥,延续了课堂教学的影响。
3 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虽然有其一定的特点限制了课程有效性的提升,但是教师却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丰富课程开设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科学的魅力和价值,热爱数学、运用数学,培养出更多的数学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吉林省九台市土门岭镇中心学校)
青苹果·高一版2017年3期